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地理示意图与景观图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3-12-04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2023·山东济南摸底考试)我国某城市(36°N,116°E)一段主干道两侧有辅路,辅路两侧分别有绿化带和行道树,绿化带内主要是常绿灌木,另外还混杂有落叶乔木和针叶树,而行道树一律是落叶树,每日14时前后行道树的树影会与辅路边线垂直。下图为该城市卫星图截图。据此完成1~2题。

1.(综合性)该路段辅路内树影最少时(  )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树影与辅路边线垂直
C.太阳可能在地平线附近
D.太阳的方位位于西南
答案 C
解析 该城市(36°N,116°E)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根据材料14时前后树影与辅路边线垂直可知,此时的太阳应偏向西南方,由此可知,辅路走向为东南—西北,辅路内树影最少时,应为树影与辅路边线平行,当日出方位在东南方地平线时,此时树影与辅路边线平行,D项错误,C项正确;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树影与辅路斜交,树影不是最少,A项错误;树影与辅路边线垂直,树影不是最少,B项错误。
2.(应用性)我们可以利用此卫星图片中的楼影判断拍摄时的(  )
A.季节                                                           B.日期
C.昼长                                                           D.太阳方位
答案 D
解析 影子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方位,故可以根据楼影判断拍摄时的太阳方位,D项正确。季节、日期、昼长需要通过正午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才能获得,而材料中并没有说明此卫星图片为正午拍摄的,所以不能判断拍摄时的季节、日期、昼长,A、B、C三项错误。
(2023·江西丰城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理想愿景。构建中国主导的“双环流全球价值链”(下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处于该价值链的中间节点位置,发挥着中心枢纽作用,据此完成3~4题。

3.(基础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双环流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不同,其决定性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经济总量
C.科技水平                                                   D.开放程度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第一梯队为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美国,第二梯队为科技实力较强的欧盟及日本,第三梯队为制造业较强的中国,第四梯队为提供原材料和资源的拉美和非洲地区。各梯队之间最大的差异为科技水平的不同,C项正确。四大梯队的划分与该地产业结构并无关联,A项错误。经济总量与开放程度不是决定性因素,B、D两项错误。
4.(基础性)中国在该价值链中发挥着中心枢纽作用,其中一个体现是(  )
A.与拉美国家开展能源合作                         B.向欧美国家输送高端产品
C.向非洲地区出口初级产品                         D.为欧盟国家完成高端制造
答案 A
解析 中国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制造业大国,拉丁美洲可为中国提供能源,中国可以助力拉美能源开发,A项正确。目前中国仍处于中低端制造业位置,即向欧美国家主要输送的是中低端产品,B项错误。非洲国家向中国主要出口初级产品,中国向非洲主要出口的是工业制成品,C项错误。高端制造主要在欧盟及美国地区,并非中国完成,D项错误。
(2023·河南安阳高三阶段练习)全球价值链的产业绿色化升级是指经济主体通过改变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组织方式以提升全球价值链的环境表现、减少环境危害。东莞的家具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现在的东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和集散中心。东莞家具制造及其相关企业共约3 000家,且大部分为外资(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形成集原木供应、板材和零部件制造、家具生产、设计和展销等于一体的家具生产链。下图示意全球动力主导下的东莞家具产业绿色化升级路径。据此完成5~7题。

5.(综合性)在该升级路径中,发达国家政府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提出绿色产品需求                                     B.制定进口产品绿色标准
C.研发绿色生产技术                                     D.提供绿色家具产品认证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发达国家消费者提出了绿色产品的需求,A项错误。发达国家政府制定进口产品绿色标准,B项正确。家具制造及其相关企业研发绿色生产技术,C项错误。检测机构提供绿色家具产品认证,D项错误。
6.(基础性)东莞家具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绿色升级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国内市场                                           B.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C.提高经济效益                                           D.加强产业集聚
答案 C
解析 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东莞家具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绿色升级是为了扩大国际市场,A项错误。全球产业链绿色升级会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但不是其主要目的,B项错误。全球产业链绿色升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C项正确。全球产业链绿色升级对产业集聚影响较小,D项错误。
7.(综合性)实现产业绿色化后,东莞家具企业(  )
A.生产环节简化                                             B.生产成本下降
C.产品种类增多                                             D.产品市场适应性增强
答案 D
解析 实现产业绿色化后能够取得国际绿色标准认证,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使产品市场适应性增强,D项正确。实现产业绿色化后,在生产环节上为达到标准可能有所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但对产品种类影响不大,A、B、C三项错误。
(2023·吉林梅河口五中开学考试)呵叻高原位于泰国东北部和老挝中部,其南、西、东北三面分别被北柬埔寨、南乌江和湄公河断裂带控制,构成一个独特的、长期较稳定的、持续下降的凹陷。高原中部的普潘隆起将高原分为2个盆地,北面为沙空那空盆地,南面为呵叻盆地。下图为呵叻高原含盐岩系剖面图。据此完成8~10题。

8.(综合性)推测两盆地中,石盐岩的物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沉积物                                               B.岩层中矿物
C.岩层风化物                                               D.浓缩的海水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呵叻高原被海水淹没,接受沉积,后期由于高原的隆起,在陆相环境下海水蒸发浓缩,浓缩的海水为石盐岩物源的主要来源,D项正确。由图可知,石盐岩、钾镁盐上层不存在含盐较高岩层,A、B、C三项错误。
9.(综合性)与沙空那空盆地相比,呵叻盆地(  )
A.岩层年龄更老                                             B.下陷深度较浅
C.沉积物分布更厚                                         D.受地质作用力影响较小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沙空那空盆地和呵叻盆地最底部地层同为第四系砾砂、黏土层,岩层年龄相同,A项错误;呵叻盆地下陷深度更大,所以接受的沉积物更多,沉积物分布更厚,B项错误,C项正确;与沙空那空盆地相比,呵叻盆地下陷幅度大,所以受地质作用力影响较大,D项错误。
10.(综合性)普潘隆起顶部无灰白色中粒砂岩的原因是(  )
A.地壳隆起,顶部受外力侵蚀严重
B.岩浆侵入,岩层变质形成新岩层
C.岩层受挤压,形成断层,发生位移
D.河流断流,河流挟带沉积物减少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普潘隆起地带岩层向上弯曲,地势较高,岩层顶部的灰白色中粒砂岩由于受张裂作用,结构疏松,易被外力风化、侵蚀,A项正确;图中不存在岩浆侵入现象,B项错误;图中普潘隆起部位没有岩层错位形成的断层,C项错误;普潘隆起地带由于地势高于两侧,流水的侵蚀显著,顶部无灰白色中粒砂岩与河流挟带沉积物的多少无关,D项错误。
(2022·江苏高考)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形态、土地利用、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图为“网商集聚的某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综合性)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Ⅲ,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  )
A.多元化                                                       B.内向化
C.等级化                                                       D.中心化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中看,阶段Ⅰ是由本村居民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阶段Ⅱ是由本村居民和外来人口两类社会群体(图中显示两个圈)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阶段Ⅲ是本村居民和外来人口两类社会群体充分融合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中显示一个圈),因此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Ⅲ体现了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多元化,A项正确。该村落接纳外来人口、服装工厂和网上商铺,体现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开放化,B项错误。图中没有体现出等级之分,C项错误。图中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成员间的关系较均衡,未明显体现出中心化的特征,D项错误。
12.(综合性)根据发展过程推断,该村落属于(  )
A.城市近郊型                                               B.边远山区型
C.搬迁撤并型                                               D.特色保护型
答案 A
解析 该村落应属于城市近郊型,位于城市近郊的村落可以吸引服装企业前来建厂并吸引较多外来人口,A项正确。边远山区型不利于服装工厂和网上商铺的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有限,B项错误。搬迁撤并型应是本村居民搬迁至他处,或其他村落的居民搬迁至本村,图文材料中未体现,C项错误。图中未体现该村的特色资源或特色产业,也未体现与保护相关的信息,D项错误。
13.(应用性)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历史文化传承                                           B.工业与信息化
C.自然环境变迁                                           D.交通区位变化
答案 B
解析 图中村落原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在本村居民之间发展,服装工厂的建设、网上商铺的出现使社会网络复杂,所以演化动力应是工业与信息化,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该村落的历史文化传承,也没有关于该村落自然环境变迁和交通区位变化的信息,A、C、D三项错误。
(2022·江苏高考)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下图为“绿江村‘水没地’照片”。据此回答14~16题。

14.(综合性)照片中河流对岸裸露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岸坡崩塌                                                   B.开山采石
C.水位涨落                                                   D.崖壁贫瘠
答案 C
解析 结合景观图可知,河流对岸裸露带具有呈带状分布且上限高度一致的特征。岸坡崩塌形成的裸露带受到坡度、岸坡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其上限高度很难保持一致,A项错误。开山采石不应在河流岸坡处进行,且开山采石形成的裸露带上限高度一般不会一致,B项错误。河流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降低,丰水期被淹没、枯水期裸露的河流岸坡,由于其环境变化显著、植被覆盖率低形成了裸露带,此原因形成的裸露带具有呈带状分布且上限高度一致的特征,C项正确。图示裸露带上部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崖壁贫瘠与实际不符,D项错误。
15.(综合性)与图中L线高程接近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L线为裸露带最高处,即河流丰水期水位最高时被淹没的上限。据图可知,甲处位于河流江心洲,其高度仅略高于图示时期水位,A项错误;乙处位于图示时期河岸处,其高度应低于丰水期水位,B项错误;丙处位于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最高处,同样为河流丰水期的最高水位,因此与L线高程最接近,C项正确;丁位于图示房屋的高处,房屋建设处高于河流丰水期的最高水位,因此丁处高程应高于L线,D项错误。
16.(创新性)下列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一般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 C
解析 图示河流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鸭绿江,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时,应为鸭绿江水位最高时,鸭绿江地区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最多,河流水位最高,因此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时间应为7月,C项正确;2月份东北地区比较寒冷,降水少,河流水位低,A项错误;5月份东北地区气温回暖,积雪融化,河流水位可能升高,但水量有限,水位不可能高于夏汛,B项错误;10月份,东北地区夏汛已过,降水减少,河流水位已经下降,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4题,共52分)
17.(2023·北京昌平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阿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于半农半牧区。这里是长江、黄河上游水系的“握手言河”之地,雪山、冰川、湖泊、河流荟萃,形成了诸多典型的高原湿地景象。藏式夯土民居“土碉房”是当地独有的景观,它利用细黄土、青稞秸秆、木头和少量的石头夯筑而成。主楼一般为三层,一楼泥墙的厚度一般为90~100厘米,二三楼为50~60厘米,只有楼上才留有窗口。一楼用来饲养牲畜和储存粮食杂物,二楼居住,三楼则为家庭宗教活动场所。

(1)(综合性)分析“土碉房”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4分)
(2)(综合性)当地依托特色民居、湿地、藏族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你是否支持?(4分)
阿坝县借助各地的扶贫帮扶力量,整合偏远贫困村的援建资金和产业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的形式集中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坝区(飞地)建立产业园区,进行抱团发展。这种“飞地园区”的发展模式,帮助当地农牧民实现了稳增收。
(3)(综合性)简述“飞地园区”发展模式在当地扶贫发展中的优势。(4分)
答案 (1)利用当地的细黄土、青稞秸秆(农产品)、石料和木材(山区)建造,有利于就地取材;冬季寒冷(海拔高),房屋墙体厚,有利于御寒;夏季多雨,“土碉房”多层结构,有利于防潮;半农半牧地区,底层有利于饲养牲畜、储藏粮食和杂物。
(2)支持。可以充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
不支持。大力发展旅游业,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植被破坏);减弱水源地的涵养功能(加剧水土流失);带来环境污染。
(3)集中发挥资金优势,实现规模效益;集中利用基础设施,节省基建投资,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利用物流、销售等条件,节约运输成本。
解析 第(1)题,“土碉房”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从建造的原料、气候、实用性等方面分析。土碉房藏式夯土民居“利用细黄土、青稞秸秆、木头和少量的石头夯筑而成”,“土碉房”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当地的黄土、青稞秸秆、山区的石料和木材,可以就地取材;据材料“主楼一般为三层,一楼泥墙的厚度一般为90~100厘米,二三楼为50~60厘米,只有楼上才留有窗口”可知,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气温低,房屋的墙体较厚,有利于冬季保暖御寒;夏季多雨,多层结构利于夏季防潮;该地属于半农半牧区,“一楼用来饲养牲畜和储存粮食杂物,二楼居住,三楼则为家庭宗教活动场所”,该地的底层可以用来饲养牲畜、储藏粮食杂物,有效合理利用空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第(2)题,支持,理由:当地为藏区,可以充分开发当地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土碉房、藏族文化风情);带动与旅游相关的小商品加工、导游、交通、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不支持,理由:当地自然环境脆弱,大力发展旅游业,会有大量的游客,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植被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加剧水土流失,使长江、黄河上游水塔功能减弱,生态环境被破坏;大量人类活动会造成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第(3)题,“飞地园区”发展模式在当地扶贫发展中的优势主要从规模效益、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分析。“飞地园区”打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规模较大,集中资金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工业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便于集中利用物流、销售等,整合优势资源,从而节约运输成本,提高效益。
18.(2023·河南洛阳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黄山花岗岩地貌的各种类型的形状和分布都有规律可循,且与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黄山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a)几千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体在第三纪后期出露地表,呈穹形山体,四周被围岩山地包围;(b)几百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二阶段),上新世(距今500万~250万年)穹形山体顶部起伏和缓,周边有明显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c)今日的黄山地貌(第三阶段),第四纪(250万年前至今),古夷平面被分割,产生峡谷和高峰。

(1)(综合性)指出地壳运动对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穹状山体形成的影响。(3分)
(2)(综合性)简述三个阶段花岗岩山峰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变化。(3分)
(3)(综合性)分析穹状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3分)
(4)(综合性)未来黄山独特的地貌将逐渐被外力夷平,推断黄山花岗岩山峰是否可能重现,并说明原因。(3分)
答案 (1)地壳运动导致黄山原有沉积岩层断层发育;伴随断块的运动,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块体隆升,风化作用对上覆岩层的剥蚀加剧,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
(2)花岗岩山峰由穹状山体四周向中心发展;山峰相对高差增大;由缓丘向高山峡谷发育。
(3)穹状山体的出现使得黄山形成了放射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对穹状山体进行溯源侵蚀,边缘出现起伏和缓的花岗岩山峰;在河流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峰落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割,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
(4)若地壳快速抬升,致使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地面,在河流溯源侵蚀作用下将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若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难以再次形成。
解析 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岩浆活动侵入岩层形成花岗岩,结合材料信息,先有沉积岩的沉积,后有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上升使黄山原有沉积岩层发生断裂,利于断层发育,伴随岩体的错位运动,花岗岩块体隆起上升,外力风化作用使上覆岩层不断被剥蚀,使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第(2)题,读图可知,花岗岩山峰由穹形山体四周向中心集聚发展,山峰变高,落差变大,在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下,平缓的丘陵向峡谷和高峰演变,相对高度不断增大。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穹状山体的出现,导致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为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的流水对穹状山体不断地进行侵蚀,使花岗岩山峰边缘地带起伏和缓;穹状山体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在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体落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割,放射状水系对穹状山体进行溯源侵蚀,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第(4)题,如果认为可以重现则从地壳运动出发,结合前面的分析并推测可知,如果地壳快速抬升,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会出露并凸出于地表,河流的侵蚀不断地作用于花岗岩山体,使其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如果认为不会再次重现,则从地壳稳定出发,如果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不会再次形成现有的地貌。
19.(2022·山东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堤围内河道纵横交错。

(1)(应用性)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2)(综合性)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4分)
(3)(创新性)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 (1)该区河流密布,大多乡民沿河而居,河流提供水源,提供充足农田;该区位于河流下游,河网密布;位于沿海地区,海岸线长。
(2)修建堤坝,完善水利设施,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修建堤坝,围垦田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沿海堤坝可以减轻海水倒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
(3)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搭配充分,适合发展桑基鱼塘。
解析 第(1)题,由图及材料可以推断,河流入海口处河网密布,而大多乡民沿河而居,河流提供水源,提供充足农田;位于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绵长,沿海地区聚落分散;由图可知,宋元时期,堤围未合拢,聚落分散;海平面较高,露出水面的地区没有集中连片,比较分散。第(2)题,修建堤坝,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灌溉水源;该区为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修筑堤坝可以有效减少旱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由材料“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可知,修建堤坝,围垦田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沿海堤坝可以减轻海水倒灌,减轻土壤盐碱化。第(3)题,结合混合农业的优缺点,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农业;地势低洼,且位于河流下游,水域面积大,排水不畅,易积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
20.(2023·广东四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雅江县(位置见图一、图二)是国家级藏族贫困县,牙衣河乡位于雅江县南部,地形以高山河谷为主,植被具有森林—灌木—草甸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当地政府以财政补贴、技术指导的形式积极向农户推广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项目,建成的日光温室规模均很小且设施简陋,所产蔬菜以自给为主。由于增强采光是建造日光温室的关键性技术,该地日光温室建造设计方案均选择坐北朝南、东西延展,并保持西偏北8°左右的角度。图三示意该地日光温室设计图,其两侧和背面为砖石墙体,前侧弧形斜坡面为薄膜等透光材料。

(1)(应用性)说明上述日光温室建造设计方案有利于增强该地采光的原因。(4分)
(2)(应用性)分析该地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以自给为主的原因。(6分)
(3)(应用性)有人认为日光温室项目对促进牙衣河乡农业发展和农户脱贫的作用不大。请你依据牙衣河乡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提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户增收的可行性措施。(6分)
答案 (1)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在当地正南方,坐北朝南有利于日光照射;东西延展可增加采光面积;西偏北8°左右的角度有利于延长午后接收光照的时间。
(2)种植规模小,技术设施落后,蔬菜产量低、品质差;当地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消费能力低,藏族居民饮食以牛羊肉和糌粑等为主,对蔬菜需求量小;其周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对该地蔬菜需求小;该地海拔高,冬季气温低,推广日光温室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贫困农户的蔬菜冬季供应难题;该地山高谷深,对外交通不便。
(3)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发展晚熟水果种植业;在草甸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如牦牛养殖),并引入企业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林副产品(如松茸)采集业。
解析 第(1)题,“坐北朝南、东西延展”的设计原因,需要从纬度及正午太阳方位等角度分析。“西偏北8°左右的角度”的设计原因,需要结合延长午后接收光照时间说明。第(2)题,主要从蔬菜质量和总量、市场需求、市场距离等方面考虑。该地位于西南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技术水平低下,蔬菜产量低;人口稀少,消费需求少;根据材料可知该县为藏族县,饮食上蔬菜占比较小;该区域山高坡陡谷深,交通通达度差,蔬菜外运条件差;日光温室主要目的是解决冬季蔬菜供应问题,因此,该地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以自给为主。第(3)题,该区域山高坡陡谷深,垂直分异规律明显,可利用地形高差大的优势发展晚熟水果,错峰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该区域森林、草甸分布广泛,因地制宜,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林副产品采集业;为增加收入,增加就业,可对畜牧业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示意图 景观图 地理
  • 上一篇:地理复杂坐标图与结构统计图
  • 下一篇:地理计算与画图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