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图示区域( )
A.①地地表的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B.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C.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指示灯 D.夏季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侧柏是我国特有树种,常绿乔木,根系浅,能适应多种环境,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黄河、淮河流域。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物物种选择既要满足交通安全需求,又要有生态防护效益,侧柏因其优良的适应性常作为隔离带植被的首选。下图是2023年4月30日15:40拍摄的某高速公路湖北恩施段的中央隔离带植被侧柏及行进中的车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图中中央隔离带引种侧柏的合理性,推测关于其生长习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喜酸 B.抗寒 C.耐旱 D.耐高温
4.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一般选择侧柏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常绿无落叶 B.叶密挡光效果好 C.生长较缓修剪少 D.缓冲失控车辆
5.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当前车辆行进的方向是(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下图示意某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日变化。研究表明,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与植物蒸腾量呈显著正相关,温度过高时,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会关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该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呈现图示变化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日出后因气温快速升高,茎干液流通量快速上升
B.上午1000后因气温过高,气孔关闭导致茎干液流通量下降
C.下午16:00左右因大气降水,茎干液流通量出现小幅上升
D.夜晚因气温较低,茎干液流通量普遍较低
7.8月份,我国下列地区中正常生长的成年银杏树,其茎干液流通量最大的是( )
A.长白山区 B.塔里木河流域
C.武夷山区 D.淮河流域
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独特的结构层次,凋落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养分平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9℃,年总降水量574.9mm,森林覆盖率81.4%,植被以云冷杉为主。下图示意不同林地(T0:对照样地;T1:常规抚育样地;T2: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00株/hm2样地;T3: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50株/hm2样地)云冷杉林总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云冷杉林凋落物总量发生月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温②风力③光照④水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不同云冷杉林地针叶量大小顺序表现为( )
A.T2>T0>T3>T1 B.T0>T1>T2>T3 C.T1>T3>T2>T0 D.T3>T0>T1>T2
10.云冷杉林凋落树叶有利于( )
A.促进植被体内水分循环 B.减少植被体内养分消耗
C.增加林下土壤水分蒸发 D.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
土壤干层是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土壤水分流失,形成的含水率低于10%的干燥化土层,是区域内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宁夏云雾山自1980年代开始封山禁牧,自然植被逐步恢复,对土壤干层产生了一定影响。下图为“云雾山放牧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宁夏云雾山土壤干层含水量( )
A.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B.1米范围内变化大
C.4米以下变化剧烈 D.4米左右含水量高
12.该地形成土壤干层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夏高温蒸发旺 B.夏秋暴雨冲刷强
C.土质黏重下渗难 D.农业灌溉取水多
13.恢复自然植被若干年后,推测云雾山草原土壤干层厚度发生的变化及原因正确的是( )
A.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变厚;植被增加吸收大量土壤水分
B.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变薄;植被增加雨水截流和水分下渗
C.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变薄;植被根系使水分向较深处干层汇集
D.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变厚;植被生长使水分向表层土壤汇集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其复合生态系统由于同时具备高生产力和低降解速率两大特点,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江苏中部滨海湿地由光滩和盐沼组成(见下图),盐沼上广植促淤造陆的互花米草。某团队在此测量不同部位的土壤有机碳以研究碳汇能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与光滩区域相比,盐沼区域( )
A.土壤有机碳更多,季节变化更小 B.土壤有机碳更多,季节变化更大
C.土壤有机碳更少,季节变化更小 D.土壤有机碳更少,季节变化更大
15.光滩区域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来自( )
①漂浮藻类②悬浮颗粒物③盐沼植被④土层深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为增强江苏中部滨海湿地的碳汇能力,建议( )
A.大规模引种互花米草 B.在光滩补充优质海滩沙
C.在盐沼区域开挖排水沟 D.在近岸海域修筑防波堤
土壤储存的碳是植物的三倍多,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减少。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厘米的底土放置在0-15厘米的表土上方。如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吸收较少 B.淋溶作用较强 C.土质疏松多孔 D.生物质积累多
18.当表层土壤有机碳几乎不再增加时,可以实施下一轮“倒置耕作”。“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9.“倒置耕作”的作用主要有( )
①抑制杂草生长②减轻土壤侵蚀③减排温室气体④减少病虫危害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答案 |
二、综合题
20.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森林土壤有机碳与植被凋落物及土壤微生物状况密切相关。不同植被的地表凋落物会导致输入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和数量存在差异;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差异,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猫儿山为南岭山脉越城岭的主峰,主峰海拔2141.5m,相对高差1862m,山顶的年均温7℃,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下图示意猫儿山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下表示意猫儿山主要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
海拔范围 | 植被类型 | 海拔范围 | 植被类型 |
460-1400 | 常绿阔叶林 | 1580-2005 | 针阔叶混交林 |
1400-1580 |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2005-2120 | 山顶植被 |
(1)据图表描述猫儿山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点。(8分)
(2)推测说明猫儿山山顶植被的特征。(6分)
(3)分析猫儿山针阔叶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其相邻植被类型的原因。(6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如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1)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图2)。
(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9分)
(2)分析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8分)
(3)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6分)
参考答案:
1-5 BBA DC 6-10 CBCAB 11-15 DABBA 16-19 DDCC
20.(1)(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海拔460~1580米(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波动上升明显;海拔1580~2005(针阔混交林)明显比附近要低;2005米~2120米(山顶植被)迅速上升。(8分)
(2)为矮林、灌木和草丛;(风大,)矮小弯曲;耐湿,耐寒。(6分)
(3)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相比,针阔叶混交林的植被生物凋落物少;与山顶植被相比,针阔叶混交林海拔低,水热条件更好,有机碳分解快。(6分)
【分析】本题以猫儿山主要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猫儿山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海拔460~1580米(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先变化不明显,随后波动上升明显;海拔1580~2005(针阔混交林)明显比附近要低;2005米~2120米(山顶植被)迅速上升。
(2)猫儿山1580~2005m范围内,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山顶海拔2005~2120m,海拔高,热量条件差,植被要适应当地环境,必须耐寒;该山海拔不太高,降水丰富,蒸发较弱,山顶附近湿度大,植被要适应当地环境,必须耐湿;山顶多大风,植被矮小弯曲,表现为为矮林、灌木和草丛。
(3)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植被提供的有机质和淋溶作用,生物分解作用;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相比,针阔叶混交林的植被生物凋落物少,提供给土壤的有机质有限,与山顶植被相比,针阔叶混交林海拔低,水热条件更好,有机碳生物分解快。
21.(1)针叶:为了适应低温,保持水分;塔形树冠:降雪多,有利于积雪下滑,避免被压断;直根浅侧根发达:有永久冻土,根系多横向生长。(9分)
(2)主脉西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总体缺水;山脊北坡为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少,水分条件比南坡好。(8分)
(3)倒木清理后,地表裸露,阳光直接照射,地温升高,永久冻土开始融化,地面沉降(塌陷)形成洼地,积水形成小池塘;夏季降水汇集入坑,带来更多热量,导致更多永久冻土融化,池塘扩大加深。(6分)
【分析】本大题以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四道试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差异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材料“泰加林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上”可知,由于泰加林生长地带气候寒冷,其分布在冻土层上,泰加林的直根很难向下伸展,且林中的表层土壤养分和水分比深层处更丰富,有利于侧根的生长;而泰加林树木高大,需要发达的侧根支撑整棵树木,因此泰加林多横向生长,侧根发达;为了适应低温,保持体内水分,叶片缩小成针状,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冬季降雪多,为了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过多,压断树木,树冠呈塔状。
(2)首先应该明确,影响泰加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大兴安岭的西坡为夏季风即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因此背风坡降水少,总体缺水;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向西延伸的山脊北侧为阴坡,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因此蒸发量小,山脊北侧的土壤水分比南侧好,因此泰加林的覆盖率在山脊北侧较高。
(3)据材料及已学知识分析,倒木被清理后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夏季时,地表受到阳光的照射,使地表温度高于有植被覆盖时的地温;根据材料“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可知,倒木被清理后,气温升高,永久冻土融化,地面沉降形成洼地,积水形成小池塘;夏季降水较多,汇集入坑,使小池塘周围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因此水向周围传递热量,导致更大范围永久冻土融化,小池塘的面积不断增大、加深。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1.从材料可知三叶草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环境。从图中等高线的走向可以判断:①地位于山脊北侧,属阴坡,采光效果相对较差;②地为山脊的阳坡,排水良好,最适宜三叶草生长;③地为山谷的阴坡,采光效果相对较差;④地位于背阴的坡地上的小丘,有一定的排水环境,但相较于②地的坡地,其采光效果相对较差;还有④地海拔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位为761到762米,潜水埋藏深度1~3m,而三叶草平均根深20~33cm,所以也不适合三叶草生长。综上所述,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②地,B对,排除ACD。故选B。
2.①地东南高,西北低,故坡面径流应向西北,A错;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判断规律,可以知道,④地位于山谷,而溪流应发育在图中的东南侧山谷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其走向应为自东北流向西南,而图示区域为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夏季日落时塔影朝东南,所以图示区域夏季日落时塔影和溪流不会平行,D错;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可知③地位于763~764之间,④地位于763~764之间,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能相等,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B对;④地和电视塔之间有一个突出的山脊,阻挡视线,夜晚看不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C错。故选B。
【点睛】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值线的值与两侧等值线中的较低值相同,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低于低值;如果闭合等值线的值与两侧等值线中的较高值相同,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高于高值。“疏缓密陡”:在等高线图中,两点之间从高处到低处,如果等高线是先密集后稀疏,表明为凹坡,可通视;如果等高线是由稀疏到密集,表明为凸坡,不可通视。
3.A 4.D 5.C
【解析】3.喜酸是南方植被的普遍特征,而非选择作为隔离带树种的原因,不正确,A符合题意;面对高速公路上较差的土壤环境、较少的水分,需生存能力强、抗寒、耐旱、耐高温、耐贫瘠、抵抗污染等能力,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作为高速公路上的绿篱,一要做到绿化效果好,二要避免落叶在高速公路上纷飞、遮挡视线带来的隐患,所以需要常绿树种,A正确,不符合题意;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一般选择枝叶茂密的植物,主要原因是高速公路夜间行车需要打开远光灯,这样会对对面开车的驾驶员眼睛产生强烈的眩光而影响行车安全,绿化带植被枝叶茂密可挡住对面来车的灯光,B正确,不符合题意;高速公路车辆行驶速度快,绿化树经常修剪存在通行安全隐患,所选树种生长缓、修剪少,C正确,不符合题意;侧柏树小、根系浅缓冲失控车辆效果不明显,D符合题意。故选D。
5.5月1日15:40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天空,车影位于车辆左侧,车辆行进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侧柏生态习性: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耐强太阳光照射,耐高温、浅根性,在山东只分布于海拔900m以下,以海拔400m以下者生长良好。抗风能力较弱。
6.C 7.B
【解析】6.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与植物蒸腾量呈显著正相关,温度过高时,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会关闭。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日出后因气温快速升高,活力较足,茎干液流通量快速上升,A不符合题意;上午10:00后因气温过高,气孔关闭导致茎干液流通量下降,B不符合题意;大气降水并不会带来茎干液流通量增加,C符合题意;夜晚因气温较低,活力不足,茎干液流通量普遍较低,D不符合题意;结合题意,故选C。
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月份,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高、空气干燥,正常生长的银杏树蒸腾量最大,茎干液流通量最大,B对;长白山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武夷山区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足;淮河流域此处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8月份降水较为充足;排除ACD,故选B。
【点睛】随着温度的升高,蒸腾量逐渐加大,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随之上升;一天中约10:00之后,由于气温过高,植物气孔关闭,蒸腾量减少,相对茎干液流通量降低;下午气温下降后,植物气孔重新张开,蒸腾量小幅上升,相对茎干液流通量小幅升高;夜晚随着气温下降,蒸腾量减少,相对茎干液流通量降低。
8.C 9.A 10.B
【解析】8.由图可见,11凋落物为0,说明在前一阶段,能掉落的枝叶已经全部凋落。故动态变化主要看7-10月。由图可见,7到8月凋落物总量基本稳定,从8月后凋落物出现明显上升,10月份到峰值,结合所在位置为吉林,8-9月降温幅度较大,降水减少,凋落物明显增多,①④是主要因素,C对;8到9月风力增加不明显,光照变化较小,风力和光照不是影响凋落的主要因素,②③错,ABD错。故选C。
9.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北麓,林地以针叶林为主,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凋落晚于阔叶林,结合图示,9月出现第一次凋落物较高时期,结合植被特性,此时主要凋落物应为阔叶林凋落。则9-10月间凋落物应主要为针叶林凋落。由图可见,10月份凋落物最多的为T2,其次为T0、T3、T1。可知,四种林地针叶量大小排序为T2>T0>T3>T1,A对,BCD错。故选A。
10.植被凋落树叶,蒸腾作用减弱,不利于体内水循环,A错;减少树叶,尤其是老叶,减少了养分和水分的消耗,B对;凋落树叶覆盖在土壤之上,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C错;针叶林往往含有较多油脂,其落叶又相对干燥,堆积较多时易引发火灾,增加林火发生概率,D错。故选B。
【点睛】树木落叶常见原因:水分不足:空气逐渐变得干燥,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变快。日照减短:秋分后日照时间逐渐变短,植物接受光合作用的时间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叶片掉落能够减少养分的消耗。温度:当温度开始下降,树木为了防止水分冻结在树枝和叶子上,会通过掉落叶子的方式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感染病害:常绿树感染病害而落叶。
11.D 12.A 13.B
【分析】1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宁夏云雾山土壤干层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所升高,排除A;一米范围是土层形成的深度,并未到达土壤干层,排除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四米以下变化较小,四米左右含水量较高,D正确,排除C。故选D。
1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土壤干层是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土壤水分流失形成的含水率低于10%的干燥化土层,主要原因在于,宁夏地处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但春夏季节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导致水分流失严重,A正确,排除B;宁夏地处内陆地区,本地区土质较为疏松,下渗较多,排除C;该地区区属于放牧草地,农业灌溉取水量较少,排除D。故选A。
13.根据所学知识,自然植被恢复过后,植被起到截流雨水的作用,其涵养水源保持能力提高,因此下渗增多,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干层逐渐变薄,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土壤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水培植物除外),另外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少量落在叶片上的水分。 土壤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和灌溉水,参与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的水分大循环。
14.B 15.A 16.D
【解析】14.土壤有机碳指的是土壤中存在于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它包括来自植物和动物遗体、粪便等残留物质以及微生物和根系分泌物等形成的有机质。由图可见,盐沼区域生长互花米草,为土壤提供了大量有机质,有机质来源丰富,而光滩区没有植被,有机质来源少,故盐沼区土壤有机碳更多,CD错;盐沼植被生产受季节影响,其提供有机质季节差异大,光滩区没有植被,有机碳季节变化小,A错,B对。故选B。
15.在光滩区域由于地势低且无植被覆盖,被海水淹没时间长,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海水中藻类以及悬浮物中的有机质,①②正确;高潮位低于盐沼区,潮水很难从盐沼区带走有机质,通过海风吹拂,地表径流携带等方式到达光滩的有机质十分有限,③错误;土层深处有机质含量少,④错误。综上可知,正确的是①②,A对,BCD错,故选A。
16.大规模引种互花米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变得单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A错;淤泥质海岸,补充沙滩沙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B错;在盐沼区域开挖排水沟会改变盐沼积水环境,加快有机质分解,C错;在近岸海域修筑防波堤能减弱风暴潮等灾害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了盐沼植被,有利于增加碳汇能力,D对。故选D。
【点睛】有机碳是指土壤中有机物质所含的碳元素。有机碳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的遗体、残渣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机碳对土壤肥力、水分保持和养分供应等起着重要作用。
17.D 18.C 19.C
【解析】17.由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吸收较少与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不大,且“倒置耕作”对植被吸收影响较小,A错误。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黏粒、有机质、易溶盐、碳酸盐和铁铝氧化物等)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淋溶作用弱,B错误。土质疏松多孔与草地表层壤有机碳含量关系不大,C错误。草地和草原由于季节性枯萎,导致积累下来的有机质较多,故有机碳含量较高,且淋溶作用较弱,D正确。故选D。
18.读图可以可以看出,倒置耕作后,15年内表层土有机碳一直保持增加,到15年后几乎不再增加,故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15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根据题干,“倒置耕作”会将杂草种子、病菌孢子、害虫卵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①④正确;由图可知,有机碳储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有可能将土壤中的碳储存在地下土壤中,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③正确;在水土流失或风蚀作用的地区,“倒置耕作”后土壤处于疏松状态,易引起水蚀或风蚀,加重对土壤侵蚀,②错误。故选C。
【点睛】“倒置耕作”会将杂草种子、病菌孢子、害虫卵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危害。有机碳储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将土壤中的碳储存在地下土壤中,可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