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2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4-06-06 
广东2021年高考开始使用新的试卷结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16题)+非选择题(共3题)。新课改模式下的新高考,仍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适当考察区域发展和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中的大气、水、地表形态,人文地理中的产业活动,仍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不过,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命题形式更加新颖,地理核心知识更多的以新材料呈现来考察,可以说是“无情境、不高考”。因此,夯实基础知识,用好材料和情境,成为当前高考的重要突破方向。

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是2023年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风险识别。例如9~11题湖北省冻雨导致树木被压断;12~14题森林火灾后的生态影响等相关问题。
备考时应特别注意以时事热点材料为背景的新情景问题,此类试题蕴含浓厚的地理气息,将地理知识时事政治等融为一体,能有效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站城一体化是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的发展模式。深圳西丽高铁新城通过对车站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以轨道交通综合枢纽为核心,集科技创新、商务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站、产、城”高度融合发展的城市核心片区,将于2025年实现站城一体化,是深圳先行先试重大交通枢纽改革的重点项目和践行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标杆项目。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站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策支持              B.信息通达            C.经济发达           D.环境优美
2.深圳西丽高铁站实现站城一体化应首先(     )
A.增加列车班次       B.完善路网设施     C.新建商务中心     D.改造居民小区          
3.深圳西丽高铁站站城一体化可以提升城市(     )
①职能种类 ②空间利用 ③交通服务水平 ④等级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C    2.B     3. B
【解析】1.由题意可知,站城一体化是一种新的将交通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本地区有发达的经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支撑新模式的发展,经济发达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C对。需要政策的支持,但不是最重要的,A错。信息通达度对站城一体化影响不大,B错。环境优美不是站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可直接排除,D错。故选C。
2.站城一体化,是城市与交通之间的连接,有城有交通,所以要实现站城一体化,首先要完善当地的交通,完善路网设施,B正确。增加列车班次、新建商务中心、改造居民小区都不是实现站城一体化的内容,排除ACD,故选B。
3.站城一体化,对车站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以轨道交通综合枢纽为核心,集科技创新、商务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站、产、城”高度融合发展的城市核心片区,并不会提升城市职能,错;通过站城一体化可以将更多的城市空间利用起来,也可以提高交通服务的水平,②③正确;城市的等级规模受行政和人口、经济等共同影响,但主要由行政决定,④错。②③组合正确,故选B。
丹霞地貌中崖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泉水侵蚀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泉水侵蚀导致丹霞崖壁后退,地表水侵蚀和地下水侵蚀两个过程都在崖壁的后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丹霞山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泉水侵蚀导致丹霞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为(     )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5.新的丹霞崖壁出露的直接原因是(     )
A.重力崩塌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6.在丹霞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中,与剧烈的大断层作用相比,泉水侵蚀(     )
A.形成的崖壁更高                                  B.速度更快              
C.持续时间更长                       D.规模更大
【答案】4.B   5.A    6.C
【解析】4.泉水侵蚀导致的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为地下水沿不透水岩面流动至崖面出水口,出水口处崖面被侵蚀形成凹槽,引起上方岩石不稳定,坡面发生崩塌,导致崖壁后退,即②③。故B选项正确。
5.本题考查新的丹霞崖壁出露的直接原因,同时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图示阶段,可以看到上部岩石因重力作用而崩塌,这表明新的崖壁出露是上方岩石重力崩塌所致。故A选项正确。
6.由材料可知,该丹霞地貌区流水冲刷(泉水侵蚀)把掉落的物质从悬崖底部带走,进而继续循环,因此与剧烈的大断层作用相比,泉水侵蚀规模较小,速度相对缓慢,侵蚀较弱,持续时间长,难以形成更高的崖壁;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地壳最重要的地质构造类型之一,受剧烈的断层作用、节理的共同影响,丹霞崖壁(岩体)发生崩塌,局部形成破碎面,导致该地丹霞崖壁后退演化过程无法持续进行。故C选项正确。
哈尔滨文旅为何出圈?哈尔滨太“宠”游客了。从冻梨切片,到飞马踏冰,从商场内表演交响乐,到广场上建起温暖驿站,再到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表演驯鹿……为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掏心掏肺掏家底”。
7.此次哈尔滨文旅出圈的原因有(     )
①起步时间早 ②旅游环境优化 ③游客需求多样 ④旅游产品多样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南方小土豆”占领了东北人朋友聚会常去的洗浴中心,哈尔滨有了冻梨摆盘、甜豆腐脑,还出现了小土豆挂件等。这些现象体现了旅游促进(     )
A.南北文化的融合                                 B.产业的转型         
C.网络的传播                          D.生活方式的改变
【答案】 7.C    8.A
【解析】7.哈尔滨文旅出圈的原因是:从冻梨切片,到飞马踏冰,从商场内表演交响乐,到广场上建起温暖驿站,再到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表演驯鹿,推出了多样的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为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掏心掏肺掏家底”,优化了旅游环境;②④正确;起步时间和游客的需求在材料中无法体现,③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南方小土豆”占领了东北人朋友聚会常去的洗浴中心,哈尔滨有了冻梨摆盘、甜豆腐脑,还出现了小土豆挂件等。这些适应了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体现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产业的转型、网络的传播、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024年1月30日到2月7日,湖北省遭遇连续冻雨导致多地树木被积雪(冰)压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冻雨俗称“滴水成冰”,多出现在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下图为冻雨发生时大气垂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湖北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0.从树木角度分析此次湖北城区香樟等常绿乔木折断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树木含水量较大                                 B.树根深,树体高大
C.枝叶过多,枝干负重大                      D.木质化程度高,抗压能力差
11.武汉形成冻雨现象时,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的是(     )
A.IMG_256     B.IMG_256       C.IMG_256          D.IMG_256
【答案】9.D    10.C    11.D
【解析】9.冻雨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逆温层和融化层等条件分析,读冻雨形成与逆温关系示意图可知,上层大气中水汽充足,所以冷却形成液体水与固体水后下降,掉进中层温暖的逆温层,气温升高,固体水融化成液态的小水滴,继续下降至近地面,由于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形成过冷降水,由于冬季地面温度更低,降落地面后,在地面或物体上立即凝结形成冰壳或冰柱,从而形成冻雨。湖北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④处。故选D。
10.樟树叶片较大,承受的重量就大,更容易被压断枝。在冻雨天气影响下,针叶类、松柏类树种虽然也是常绿树,但由于叶片面积小,出现断枝现象就很少,树木含水量较大、树根深,树体高大、木质化程度高,抗压能力差均不是湖北城区香樟等常绿乔木折断较多的主要原因。因此,ABD错误,
B正确。故选C。
11.武汉形成冻雨现象时,近地面气温低于0℃,且在半空中出现暖层(逆温层),暖层的气温高于0℃,对流层高空的气温受地面辐射影响小,气温也低于0℃,气温的垂直分布应该先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递减后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年份火烧迹地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和阴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土壤碳包括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主要分布于土壤上层。完成下面小题。

12.森林火灾对森林土壤的有利影响是(     )
A.土壤养分增加                      B.孔隙度下降          
C.保水性和渗透性降低                          D.微生物数量减少
13.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较好的位于阴坡,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蒸发作用强             B.土壤含水量较少   
C.光照较弱,气温较低                          D.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少
14.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应选择(     )
A.草本植物           B.苔藓地衣           C.乔木                      D.灌木
【答案】12.A    13.C    14.D
【解析】12.结合所学知识,有利影响:大量植被燃烧后会转换成草木灰进入土壤,使土壤养分增加,A正确;高温及燃烧环境下,土壤中的害虫等减少。不利影响:森林火灾烧毁地表植被的同时,破坏了土壤的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使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减少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降低:高温及燃烧环境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结合所学知识,与阳坡相比,阴坡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多,排除D;阴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恢复,C正确,排除B。阳坡光照充足,蒸发作用强,土含水量较少,不利于植被恢复,排除A。故选C。
14.结合所学知识,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受森林火灾的影响较小,火烧后可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与乔木相比,灌木生长所需的养分较少,在高强度火烧恢复初期更容易成为优势物种,D正确,排除ABC。故选D。
乡村聚落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近20年以来,通过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驱动,江西婺源篁岭村已由从传统的乡村聚落演变成为典型的乡村旅游聚落,并成为乡村旅游的标杆和典范,享有“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美誉。下图示意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模式时空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叙述合理的是(     )
A.单一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上升            B.生活与旅游空间区域趋于重叠
C.聚落功能区逐步出现分化                   D.聚落中心地等级逐步提升
16.依据篁岭村旅游聚落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推测其驱动力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本体   ②客体   ③媒介   ④主体   Ⅰ景观资源   Ⅱ政府—居民   Ⅲ规划实施   Ⅳ市场需求
A.①-Ⅰ,②-Ⅱ,③-Ⅲ,④-Ⅳ              B.①-Ⅰ,②-Ⅳ,③-Ⅲ,④-II      
C.①-II,②-Ⅰ,③-Ⅳ,④-Ⅲ               D.①-Ⅳ,②-Ⅰ,③-Ⅲ,④-II
【答案】15.C    16.B
【解析】15.由图可知,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降低,并向“居住一旅游一商服"多元复合型功能演变。从篁岭用地时空演变来看,聚落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存在不协调现象,其耦合度不高,主要体现在:旅游休闲度假空间过于集中在古村区域,村民整体搬迁至新村,村民居住区旅游功能较弱,村民生活空间与游客旅游空间分割明显,AB错误。聚落等级属行政赋权,等级尚未提升改变,D错误。从单核古村演变成形成“古-新”双核,功能区出现分化,C正确。故选C。
16.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其驱动因素中景观资源属于本体因素,市场需求属于客观因素,规划实施属于媒介,而当地的政府和居民属于主体,符合题意的为B,排除ACD。故选B。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信息卷
  • 上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广东
  • 下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广东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