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中国部分地质公园分布图
1.同学们发现有一类地质公园中的地貌名称为我国率先命名,其地貌景观描述为“顶平、坡陡、麓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列景观素描图中,与此描述最接近的是( )(2分)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文字信息“顶平、坡陡、麓缓”,与C景观图(丹霞地貌)匹配,故C正确。A图为三角洲地貌,地势平坦。C图为新月形沙丘地貌,起伏和缓、相对高差小。D为六边形玄武岩石柱,柱状节理是火山岩冷却时形成的柱状体节理,通常见于基性熔岩、酸性熔岩形成岩体中。
2.化石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的一把重要钥匙,有的小组尤其对化石感兴趣。下列地质公园中能发现大量海洋动物化石的是( )(单选 2分)
A.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B.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C.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D.山东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答案】A
【解析】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云南石林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被溶蚀而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A正确。安徽黄山山体是由花岗岩组成的,福建漳州滨海火山是有喷出岩组成的,山东泰山山体是由变质岩组成的,都不会含有化石。
3.有的小组计划考察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发现我国云贵高原是考察喀斯特地貌地质公园的首选区域。原因是该地为 (1) 气候(填气候名称),高温多雨,加之 (2) (单选:A.石灰岩 B.玄武岩)可溶性岩层发育完善,流水的 (3) (单选:A.下蚀 B. 溶蚀 C.侧蚀)、堆积作用充分,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3分)
【答案】亚热带季风 A B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温暖湿润的气候,加剧溶蚀、堆积作用过程。云贵高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石灰岩广布,故发育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流水的下蚀作用形成峡谷地貌;流水的侧蚀作用形成曲流地貌。
4.有的小组在查阅我国甘肃张掖雅丹地貌的相关资料时发现,该地貌所在地区昼夜温差大,尽管所处沙漠地区,但岩石的缝隙中有时会含有水。气温的变化和岩石缝隙内的水会促使岩石加速破裂,结合下图,判断其过程是( )(单选 2分)
A.结冰的水摧毁温暖的岩石 B.水把岩石冻结在一起
C.结冰的水在岩石缝隙中膨胀 D.冰让岩石的表面光滑
【答案】C
【解析】甘肃张掖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结合图示,夜间气温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在岩石缝隙中膨胀;白天气温高,冰融化为水;昼夜如此反复,岩石碎裂,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物理风化。
5.有的小组选择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想进一步了解河流地貌。查询资料时发现了三峡的景观照片(下图),据此可推断该地表形态的成因有( )(单选 2分)
①流水堆积 ②流水侵蚀 ③向斜成山 ④背斜成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故②正确。照片中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高于四周,为山,故属于背斜成山,④正确。故D正确。流水堆积作用下的地貌是地势平坦,图中为地势起伏大的山,故①不正确。向斜构造的岩层应该向下弯曲,与图示不符合,故③不正确。
6.安徽黄山闻名遐迩,曾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赞叹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同学们发现黄山“雄、险、秀、奇”的景观与其山体特点密切相关。黄山岩石属于 (1) (单选:A.沉积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构造地貌属于 (2) (单选: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其形成过程 (3) 。(6分)
【答案】B(1分) C(1分)。地下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后(1分),在地壳上升运动过程中岩层发生断裂(1分),并抬升出露地表(1分),后经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1分)形成景观多样的山地。(地貌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若有颠倒,从开始颠倒处至结束,皆不得分。)
【解析】黄山山体岩石属于花岗岩,文字信息“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该山应该属于断块山。地貌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首先是在地下因岩浆活动而成,目前在地表,说明经历过上升运动,又是断块山,故在上升运动过程中发生过岩层断裂,出露地表后经过温度变化、风力、流水、生物等外力风化、侵蚀,形成“雄、险、秀、奇”的景观。
7.同学们发现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世界首位。地质公园的保护对象属于 (1) (单选:A.自然生态系统类 B.野生生物类 C.自然遗迹类)。阐述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意义 (2) 。(5分)
【答案】C(1分) 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变历史的实物证据,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措施;地质遗迹有独特的观赏和游览价值,可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质公园包含地球演变的科学信息,可以向公众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任答二点 每点2分)
【解析】题干信息“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主体”,故属于自然遗迹类,C正确。阐述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意义,结合题干信息“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从“科研、经济、社会”角度加以阐述即可。
二.秘鲁曾在1947年提出200海里海洋权的主张。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20世纪,世界多国对于领海宽度有3海里到200海里的十几种说法。其中,不少拉美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安全和资源,提出了自己的领海和管辖范围为200海里的主张。1978年,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发表《秘鲁200浬海洋权的地理分析》一文,对秘鲁为什么提出200海里海洋权进行了精辟的地理分析。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将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宽度的区域作为专属经济区。
材料二 图1、图2
1.秘鲁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1) (单选:A.热带稀疏草原 B.热带荒漠),属于 (2) (单选:A.纬度地带性 B.从沿海到内陆地带性 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在 (3) (单选:A. 厄尔尼诺年 B.拉尼娜年),秘鲁降水有所增加。南北走向的山脉则是美洲板块与 (4) (填:板块名称)板块 (5) (单选:A.碰撞隆起 B.张裂隆起)的结果。(5分)
【答案】B(1分) C(1分) A(1分) 南极洲(或:纳斯卡)(1分) A(1分)
【解析】根据图2判断秘鲁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在其影响下形成热带荒漠。世界同纬度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故这里出现热带荒漠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在厄尔尼诺年近海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高,盛行上升气流,带来降水,故降水有所增加。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或:纳斯卡)板块碰撞隆起而成。
2.在图1中表示洋流的虚线上添画箭头,表示洋流流向(1)。该洋流岸成因属于 (2) (单选:A.风海流 B.密度流 C.上升流)。秘鲁的货轮向北航行,燃料消耗比向南航行要 (3) (单选:A.大 B.小),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向北航行时船只的吃水深度逐渐变 (4) (单选:A.大 B.小)。(4分)
【答案】画图:洋流箭头指向北(1分) C(1分) B(1分) A(1分)
【解析】图中洋流为秘鲁寒流,应该由高纬流向低纬。它是受离岸风(东南信风)影响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货轮向北顺洋流流向航行,速度快,比逆流航行要节省燃料。海水密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增,海水密度与船只吃水深度呈负相关,故船只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向北航行时,船只的吃水深度逐渐变大。
3.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在研究《秘鲁200浬海洋权的地理分析》一文时,概括了当时秘鲁渔业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如下要点,并发现这些要点之间存在相互联系。请将代表各要点的数码填入方框中,完成结构图。(7分)
A.渔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B.鱼粉出口值占秘鲁外汇收入的第二位
C.发展渔艇制造业 D.发展制糖业和棉纺织业
E.以鸟粪为肥料种植棉花、甘蔗等农作物
F.鳀鱼是秘鲁的主要鱼类 G.鳀鱼几乎全部用作鱼粉加工业的原料
【答案】(1)F (2)A (3)C (4)E (5)D (6)G (7)B (共7分,每格1分)
【解析】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资源与开发利用方式、产业链等原理知识,在秘鲁海洋渔业资源的形成和经济发展的各要点之间建立逻辑关联。
4.秘鲁当时主要着眼于海洋渔业资源而提出200海里海洋权主张。简述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对秘鲁国家安全的意义。(4分)
【答案】秘鲁沿岸有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鱼类众多,渔业在秘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直接关系到秘鲁的经济安全(2分)。海洋渔业资源还间接关系到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如鱼粉等鱼产品加工业、渔艇制造业以及农业(鱼类吸引海鸟,以鸟粪为肥料种植棉花、甘蔗)和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和制糖工业)等(2分)。所以,海洋渔业资源是秘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对维护秘鲁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第3题中的建立在海洋渔业资源基础上的产业类型结构图,从渔业以及其他多个经济部门的角度,全面、准确概述海洋渔业资源与秘鲁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对秘鲁国家安全的意义。
三.读武汉樱花相关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花期预报是根据长期物候观测资料,结合同时期的气象数据,开展的初花期、花期长度的一种物候预报。各地气象部门围绕地方特色,提供各类花期预报气象服务,不仅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可强化公众的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
材料二 图1、表一
1. 下图为某同学拍下小区内一颗樱花的四季照片,据图判断樱花属于 (单选:A.常绿阔叶树 B.常绿硬叶树 C.落叶阔叶树)。(2分)
【答案】C
【解析】照片显示樱花秋季落叶、冬季枝干光秃,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树种,故C正确。
2.樱花在我国分布广泛,南至海南三亚及云南西双版纳,北至黑龙江哈尔滨和新疆喀什均有樱花的身影,各地樱花花期各不相同。与哈尔滨相比,武汉樱花的初花期较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不定项选择 3分)
A.武汉纬度较低,入春后温度上升更快
B.武汉海拔较低,气温高
C.武汉相对受暖湿夏季风的影响更早,有利于樱花生长,刺激樱花提前开放
D.武汉土壤更肥沃
【答案】AC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1个得1分;错选、漏选不得分)
【解析】影响樱花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状况,即气温、水分、光照等状况,而且哈尔滨的土壤(黑土)比武汉肥沃,故D不正确。相比哈尔滨,武汉纬度较低,春季气温回升更快;夏季风为东南风,受暖湿夏季风的影响更早,水分更足,有利于樱花生长。故A、C正确。两个城市均位于平原地区,海拔差异小,故B不正确。
3.描述2022年武汉各地樱花初花期的分布特点。(4分)
【答案】初花期整体自南向北变晚(2分),但东湖樱园的樱花初花期比其西北面的堤角公园稍晚(2分)
【解析】根据图1,即可读出2022年武汉各地樱花初花期的时空分布状况。
4.武汉大学2022年的樱花花期为8天左右。为开展花期预报,查询到武汉大学樱花从1947年到2022年每十年的初花期、落花期的长期物候观测资料。可否据此资料对之后3年的樱花花期进行预报,并说明判断理由。(5分)
【答案】可作一定程度预报(1分)。从现有历史数据看,花期尽管存在波动,但综合不同的时段尺度,之后3年的花期与2022年相近仍具有较大概率,因此该时段尺度可作大致趋势性的预报(2分);但花期确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每年初花期等受多种天气要素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实际花期的确切长度难以精准预报(2分)。
【解析】植物的花期从大气方面来说,是气候特征、天气状态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根据表一数据,统计花期年变化规律,可以作大致趋势性的预报。但直接影响花期的大气是自然界中变化最为频繁的地理要素,气温、降水状况,瞬息万变,故对花期作出精准预报,比较困难。
5.武汉大学樱花花期较短,观赏时机少,且校园接待能力有限,请为武汉赏花游提出对策。(6分)
【答案】增加花卉品种,延长花期,增强游客的赏花体验;准确发布武汉各地花期预报,合理设计观赏路线;加强校园周边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做好樱花观赏区的规划和管理;进行网上预约和限制客流量等。(写出三点 每点2分)
【解析】针对“武汉大学樱花花期较短、观赏时机少、校园接待能力有限”分别提出针对性措施即可。
四.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自治区)交界地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榆林市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岩盐、石英等自然资源储量巨大,其中尤以煤炭、石油储量最为丰富。榆林市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特高压输电工程送电量连续实现阶梯式增长。截至2023年7月,榆林电力外送电超过232亿千瓦时,其中38%是“风光”发电。
材料二 榆林市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草地、林地、沙地、工业用地等土地使用类型的变化,极易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尤其是1985年开始大规模能源开发以来,生态环境恶化。
材料三 图1、图2、图3、图4、图5
1. 榆林市的不可再生能源分布具有显著的 (1) 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主要以 (2) 为主,中部地区以 (3) 为主,西部地区主要以 (4) 为主。(4分)
【答案】不均衡(1分) 煤炭(1分) 天然气(1分) 石油(1分)
【解析】图1中的煤炭、使用、、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分布不均,显示自然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征,根据图1图例所在区域,判读各自所在空间方位。
2. 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不定项选择 2分)
A.年降水量较少、年际变化较大
B.冬春季节多大风
C.地处水陆交界地区,土地易退化
D.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答案】ABD(全对得2分,选对2个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解析】榆林市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因距海较远,图1显示榆林市年均降水量约400mm;年降水量较少因夏季风不稳定,故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故A正确、C错误。该市接近冬季风发源地,图2显示年平均风速大,故B正确。材料二信息“尤其是1985年开始大规模能源开发以来,生态环境恶化” ,显示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导致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故D正确。
3. 榆林市地带性植被是 (1) (单选:A.森林 B.草原 C.荒漠)。根据图文资料,分析1985年以来榆林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2) 。(6分)
【答案】B(2分) 由图4可知,1985年以来榆林市生态环境恶化或环境脆弱指数最高的三个区县,都位于煤炭或石油大规模开发的地区(1分),这些能源开发需要场地、运输、物资堆放等,导致地表本就不丰富的植被被破坏(1分),进而引发荒漠化;大规模开发煤炭、石油,导致水资源短缺(1分)和大气、水体等污染(1分),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图1显示榆林市年均降水量约400mm左右,为半干旱环境,适合草原生长,故B正确。半干旱环境,水资源总量偏少,材料二信息“尤其是1985年开始大规模能源开发以来,生态环境恶化”,根据图1、图4信息和第1题,1985年以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能源开发有关。化石能源开发会破坏植被、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排放废水、废气,故会出现植被破坏(或: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4.榆林市清洁能源季节变化大,太阳能在 (1) (单选:A.夏季 B.冬季)更丰富,风能 (2) (单选:A.夏季 B.冬季)更丰富。面对榆林市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有专家建议:榆林市应该适度压缩煤炭资源的开发规模和产量,争取投入资金发展光伏和风能产业。从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说明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3) 。(6分)
【答案】A(1分) B(1分)
生态安全:适度压缩煤炭开采规模和产量,有利于防止植被破坏、环境污染、荒漠化等问题;光伏产业还有利于降低风速,减少土壤蒸发,恢复沙地生态,保障生态安全。(2分)
能源安全:榆林市的年太阳辐射量和年平均风速大,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和风能产业,以弥补因压缩煤炭资源开发带来的能源供应缺口,确保能源安全。(2分)
【解析】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纬度较高,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昼长长,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能丰富,但受夏季风影响小。冬季因接近冬季风发源地,风力大,风能丰富。故夏季太阳能丰富、冬季风能丰富。 第3题显示了榆林市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成因,故适度压缩煤炭开采规模和产量,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图5显示光伏板可以挡风沙、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进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用恢复沙地生态,确保生态安全。图2、图3显示了榆林市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和风能产业,作为压缩煤炭产业的替代方案,稳定能源总产量,保障能源安全。
五.读长三角都市圈相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城市内涝是诸城市共同面临的灾害。
材料二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铁矿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之一,形成了钢铁、汽车制造等一批优势主导产业,是上海装备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
材料三 图1,表一
1.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绝大多数年份6月中下旬到7月初受 (1) (填写:天气系统名称)影响,多连续性降水,在夏秋季受 (2) (填写:气象灾害名称)影响,多暴雨,易发生内涝。各城市除了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外,还增加绿地、水面,以增加 (3) (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减轻涝灾损失。(3分)
【答案】(江淮)准静止锋(1分) 台风(1分) 下渗(1分)
【解析】6月中下旬到7月初,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冬季风与夏季风势力相当,形成的准静止锋较长时间停留在包括长三角都市圈在内的江淮地区,产生较长时间的降水,引发内涝;长三角都市圈位于台风西北路径上,夏秋台风带来的暴雨,引发内涝。城市地面固结化比重大,内涝是地表径流过多的现象,城市可以通过增加绿地、水面、铺设渗水砖、建设“海绵城市”,以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进而缓解内涝灾害。
2.长三角区域空间组织是一个庞大的城镇网络体系, (1) (填写:城市名称)是该体系内行政等级最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该城市属于大都市,为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该城市对江苏苏州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比对浙江金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要 (2) (单选:A.强 B.弱),其辐射功能包括 (3) (不定项选择:A.技术辐射 B.制造业辐射 C.金融辐射 D.交通辐射)。(3分)
【答案】上海(1分) B(1分) ABCD(1分 全部选正确,得1分;漏选1个,本题不得分)
【解析】图1图例显示上海市是直辖市,是该体系内行政等级最高的城市。行政等级居第二位的是省会城市,第三、第四依次是地级市、县级市。苏州市距离上海更近,故受其辐射带动能力更强。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包括技术辐射、制造业辐射、金融辐射、交通辐射、文化辐射等。
3.表一显示长三角都市圈所有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同之处在于 (1) ;不同之处是上海、杭州、南京的第 (2) 产业比重远超过50%,表明这些城市具备了较强的现代服务功能,其中上海为其他城市提供金融、国际贸易、远洋航运等服务,这些服务业属于 (3) (单选:A.生产性服务业 B.生活性服务业 C.社会性服务业)。其他多数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表明该地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 (4) 基地。(4分)
【答案】第一产业的比重低(1分) 三(1分) A(1分) 工业(制造业)(1分)
【解析】表一数据显示所有城市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上海、杭州、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远超过50%,金融、国际贸易、远洋航运业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故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按我国产业划分,第二产业指工业,或制造业。
4. 在长三角都市圈中,舟山市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其第一产业内部比重最大的可能是
(单选 1分)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D
【解析】图1显示舟山市是岛屿城市,海洋辽阔,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故海洋渔业(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发达,相应产值比重大。陆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5. 分析马鞍山市成为上海装备制造业转移首选地的原因。(4分)
【答案】马鞍山位于南京都市圈和长江沿岸,水陆交通便利;铁矿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钢铁、汽车制造等一批优势产业,工业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好;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装备制造业市场大;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土地价格相对较低。(任答4点,每点1分)
【解析】根据材料二和图1中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区位信息,组织答题。另外,和上海相比,马鞍山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故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6. 江苏泰州城市化率从2008年的49.1% 提升为2022年的69.2%,表明该市城市化正处于 (1) (单选:A.起步阶段 B.快速发展阶段 C.稳定发展阶段)。据材料分析泰州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可能原因 (2) 。(5分)
【答案】B(1分) 泰州位于南京都市圈、临近上海都市圈(1分),受两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分),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分)。(说明:原因分析,要有“因”(分析过程)、有“果”),建立逻辑关系)
【解析】泰州城市化率介于30%-70%之间,且14年间上升近20%,故其城市化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过程。图1提供的泰州位置信息显示其可以同时受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获取的资金、技术、制造业辐射多;表一显示第二产业占比最大,工业化水平较高,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说明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强,推动城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