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1—2题。
1.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
2.X时期社会刚处在
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 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
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
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3—5题。
3.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
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
C.110亿、99亿
D.110亿、90亿
4.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
(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
示)、中国的环境人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
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5.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叙述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读图,完成6-9题。
6.最能代表现代欧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当今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9.人口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社会生产力 D、人口自然增长率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10---11题。
10.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11.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2-14题。
12.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3.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
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14.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5—16题。
15.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发展的特点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农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少
B.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速加快
C.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进入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D.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18.下列关于中国目前人口的认识,正确的是
A.目前中国的人口接近于合理人口容量
B.鉴于中国目前人口过多的状况,所以我国应该永远地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C.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带来老龄化问题,所以以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注意调整人口的年龄结构
D.20世纪80年代以后,影响我国自然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读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19—20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45万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25万 |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 30万 |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 35万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20.目前该岛国
A.环境污染严重 B.生态环境恶化
C.自然资源短缺 D.人口数量在环境承载力之内
21.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峰值将控制在15亿人左右,之后缓慢下降。当达到峰值时,我国人口状况可能是
A.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人口再生产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C.劳动力不足,需要鼓励其他国家向中国移民
D.老龄人口比重达到最大值
22.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湖南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深圳工作 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学习访问
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 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23—25题。
2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⑥
24.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⑤
25.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⑥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3,完成26—27题。
26.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7.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地区交通不便,环境容量小 B.城市地区工业集中,就业机会多
C.西部地区人口多,农业生产条件差 D.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房地产价格高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28—29题。
迁出国 |
数量 (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 (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 国 | 110.1 |
墨西哥 | 26.7 | 德 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 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个人收入的差异
C.各国宗教信仰的差异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29.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就业压力 B.加重迁出地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30.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蕴藏的资源数量 D.科技发展水平
二、判断题
31.“多子多福”的世俗观念,影响了我国人口的发展。
32.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人口出生率。
33.在死亡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相应地人口数量增长就快;反之则慢。
34.目前一般将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定为老龄人口,并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定为老龄化的开始.
3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36.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37.日本资源贫乏、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崎岖、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很少,所以其环境人口容量一定不大 。
38.我国当前民工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39.环境因素是当今世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40.同一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三、综合题
41.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国。老人占有较高百分比的是_______国。
(2)若A国的人口仍无法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_______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______ 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42.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回答(1)(2)题: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看出, 、 、 、 四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① ;② 。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0年—2000年期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分布的变化趋势: 。
原因:① ;② 。
材料二: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表
区 域 |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 GDP占世界百分比 | ||
1900年 | 2000年 | 1900年 | 2000年 | |
亚 洲 | 57.4 | 60.5 | 32.6 | 37.4 |
欧 洲 | 24.6 | 12 | 42.4 | 25.5 |
非 洲 | 8.1 | 13 | 3.4 | 3 |
北 美 | 5 | 5.5 | 16.6 | 24.6 |
拉丁美洲 | 4.5 | 8.5 | 4 | 8.1 |
大 洋 洲 | 0.4 | 0.5 | 1 | 1.4 |
(3)由上述表格中信息可知,20世纪人口贫困化越来越严重的大洲是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大洲人口贫困化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历史原因: 。
社会原因: 。
自然原因: 。
43.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新疆吸引人口的主要优势是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和 。
参考答案
1——30 ACBCD CBCCB DDADB CCCAD AACDA CBDBC
31——40 √×√√√ ××××√
41.(1)A B (2)人均资源减少 就业困难(或经济与生活水平下降) (3)第三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42.(1)沪、苏、津、粤(4分)
原因:①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2分);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平均寿命延长(2分)
(2)变化趋势: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2分)
原因是: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3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经济活力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行劳工和经商,造成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3分)。
(3)非洲(2分)
历史原因: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绝大部分国家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工业、农业生产落后(2分);
社会原因:旧的社会制度束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不稳定,战争频繁,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2分);人口增长过快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分);
自然原因: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很低,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2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3.1、C 2、D 3、A 4、C 5、B 6、(1)京津唐 、 沪宁杭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2)人口稀少,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国家边境贸易日益发展 (3) 缓解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4) 流动人口 务工 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