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三地理微专题--焚风效应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06-29 

【高考真题回顾】
【例1·2013·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说明: AD589说明: AD590
【解析】攀枝花位于河谷中,北部有高山阻挡冷气流,所以冬季受冷气流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使河谷处气温升高。
【参考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例2·2013广东卷】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增温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局地气流下沉
【解析】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欧洲西部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阿尔卑斯山脉的背风坡,受下沉气流影响,形成焚风效应,气温较高,所以冰雪融化速度快。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参考答案】D
 
【例3·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textimage12.jpeg
(1)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6分)
【解析】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本为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山高谷深,深谷的两侧为高山,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当暖湿气流翻越高山后,气流下沉,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拔的下降,气温不断上升,同时气流下沉升温造成水汽难以冷却成云致雨,下沉气流成为干热风,使谷地气候变得又干又热;再加上谷地地形封闭,热量难以扩散,导致谷内气温更高。
【参考答案】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点睛】学生应理解焚风效应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并能在解题时灵活应用。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使该地气候变得十分干热。
 
【例4】(2020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两山地属于(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山地纬度相同,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横断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都处于温带地区,秦岭处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
第(1)题,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而且位于甲山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的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烈,所以,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属于非地带性现象;乙山地基带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充足;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与山谷风影响无关;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是因为基带受焚风作用强烈,气候干热,并不是因为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参考答案】(1)D  (2)C
 
【核心素养解读】
【焚风效应的含义】
焚风(Foehn)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在高压区,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
【焚风效应的成因】
焚风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它是由于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这就是说,当空气从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0℃以上,使凉爽的气候顿时热起来,这就是“焚风”产生的原因。
【焚风效应的影响】
★消极影响
“焚风”在世界很多山区都能见到,但以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原苏联的高加索最为有名。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突然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经常发生火灾。强烈的焚风吹起来,能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
焚风的害处很多。它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使森林和和村镇的火灾蔓延并造成损失。十九世纪,阿尔卑斯山北坡几场著名的大火灾,都是发生在焚风盛行时期的。焚风在高山地区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能引起雪崩。如果地形适宜,强劲的焚风又可造成局部风灾,刮走山间农舍屋顶,吹倒庄稼,拔起树木,伤害森林,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只发生事故。
★积极影响
焚风有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益处。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不要多久,积雪会全部融化,大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而当地人把它称为“吃雪者”。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所以原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干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风”。
【焚风效应的分布】
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峪形成的一种热而干燥的风,美洲的落基山、俄罗斯的高加索都是与阿尔卑斯山齐名的盛产焚风之地。在我国各地也可以见到它的踪影,如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二郎山等高大山脉的背风坡,都有极为强烈的焚风效应。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年平均焚风为19天,最多的年份可达49天。
 
【创新对点演练】
下图为北美洲西部区域,K城海拔1048米。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1~2题。
高中试卷网 http://sj.fjjy.org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2.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
A.东去种麦           B.南下踏青          C.西山牧羊           D.北山滑雪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3~5题。

3.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他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是(    )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4.气流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垂直递减,④处气温比①处大致高(  )
A.3℃  B.9℃  C.12℃  D.7.5℃
5.下列地理现象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  )
A.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    B.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
C.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D.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
6.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143.TIF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4分)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4分)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4分)
 
 
(4)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4分)
 
 

1.A读图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判断,K城处于落基山脉的东部,是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愈接近地面,温度愈高,气温高,导致冰雪融化,A对。反气旋控制,气流下沉不一定温度高,B错。冬季的锋面类型多为冷锋,C错。该地地处内陆,基本不受洋流影响,D错。故选A。
2.C K城的河流位于山地背风坡,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当该河进入主汛期时,说明此时是夏季;东去种麦是春季或秋季;南下踏青是春季;北山滑雪在冬季;西山牧羊属于山地牧场,在夏季,故选C。
3.C 湿空气和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汽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
4.D  5.D
6.【解析】第(1)题,图中M地气温25 ℃,水汽含量每立方米15克,据图乙可知在17.5 ℃时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有降水,根据气温每百米降0.5 ℃计算可知海拔1 500米附近天气变化显著。第(2)题,同一高度的A、B两地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以计算出各自的气温。第(3)题,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参考答案】(1)22.5℃  28.5℃
(2)1 500 m  1 500 m附近为云雨天气。
(3)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晴朗。
(4)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世界:如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汽进入,形成南、北美洲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三地理 焚风效应 微专题
  • 上一篇:高三地理微专题--狭管效应
  • 下一篇:高三地理微专题--热岛效应·冷岛效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