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3届高考总复习地理首选用卷-考点25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06-30 
考点25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8·海南高考)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考向 工业区位因素]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可知,煤制油企业主要布局在煤炭产地,即布局在原料丰富的地区,故B项正确。
2.[考向 水资源利用]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答案 A
解析 煤制油过程中,需水量大。在地表水匮乏的地区,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循环用水是最宜采用的方式,A项正确。
3.[考向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可知,发展煤制油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故C项正确。
(2021·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开发运营了六座巨型水利水电工程,打造了一条世界级的清洁能源走廊。完成4~5题。

4.[考向 能源的开发]图中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旅游         B.航运         C.灌溉         D.防洪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的水利工程是分梯级修建,修建水利工程可以调节径流,减少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起到防洪的作用,所以,图中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的生态效益是防洪,D项正确。旅游、航运、灌溉属于修建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A、B、C三项错误。
5.[考向 水能开发的影响]图示能源走廊的建成将(  )
A.解决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            B.阻碍沿线能源结构的调整
C.加大沿线铁路货运的压力            D.改善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
答案 D
解析 六座巨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打造了一条世界级的清洁能源走廊,提供了大量的水电(清洁)能源,能够缓解华东地区的能源短缺,A项错误;能够促进沿线能源结构的调整,B项错误;减缓沿线铁路货运的压力,C项错误;水电的利用使能源消费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可以改善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D项正确。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6~8题。

6.[考向 太阳能的利用]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当电力总需求量等于电力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知,电力总需求量等于电力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时到凌晨3时多,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项正确;3月和9月昼夜大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三项错误。
7.[考向 太阳能的利用]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
A.全天性减少                   B.时段性增加
C.时段性减少                   D.不发生变化
答案 C
解析 读图观察“光伏发电量增加200%时电力净需求量预测曲线”,与电力净需求量曲线对比可看出,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在大约3时多到18时减少,其余时段没有变化,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8.[考向 新能源的开发]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
A.火力发电技术                B.光伏发电技术
C.特高压输电技术              D.电能储存技术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式,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要降低夜间电力净需求量,需要增加光伏发电量,而光伏发电在白天进行,夜间要使用必须提高电能的储存量,就要提高电能储存技术,B项错误,D项正确;火力发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与此无关,A、C两项错误。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目前可以利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暖、供冷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表浅层水和地下土壤等的热量(简称地能),通过输入少量电能启动主机,冬季将地能“抽出”,提高温度后供室内采暖,夏季将室内热量“取出”,输送到地下储存,保证室内凉爽,而地下获得的热量又将在冬季得到循环利用。该系统在高纬度地区以冬季供暖为主,在低纬度地区以夏季制冷为主,但常年运行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下图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考向 能源开发的意义]该系统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是(  )
A.优化能源结构,杜绝大气污染
B.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C.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D.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 B
解析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利用地能,只使用少量电能而且热量可以循环利用,能够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故B项正确;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但不能杜绝,A项错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只是一个供暖、供冷系统,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关系不大,C项错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不需要大量劳动力,D项错误。
10.[考向 能源开发带来的影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常年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降低土壤肥力            B.降低土壤湿度
C.减少地下水量            D.改变土壤温度
答案 D
解析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地表浅层水和地下土壤等的热量,夏季土壤温度会升高,冬季土壤温度会降低,故D项正确;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对土壤肥力、土壤湿度、地下水量影响不大,故A、B、C三项错误。
11.[考向 能源开发条件]下列城市中,推广应用该系统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
A.海口          B.拉萨          C.哈尔滨          D.长沙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系统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以冬季供暖为主,即在拉萨、哈尔滨以冬季供热为主,夏季供冷时间短,土壤降温幅度会大于升温幅度。该系统在低纬度地区以夏季供冷为主,即在海口以夏季供冷为主,土壤升温幅度会大于降温幅度。长沙夏季炎热,冬季低温,该系统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的时间大致相同,土壤升温和降温的幅度大致平衡。因此应用该系统对长沙的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12~14题。
12.[考向 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人口锐减      B.资源耗竭      C.产业升级      D.生态恶化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卢萨蒂亚地区采矿业起步早,发展迅速;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矿区关闭,形成棕地,故B项正确。
13.[考向 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改善生态环境                   B.优化交通布局
C.发展旅游产业                   D.促进商业发展
答案 A
解析 依材料信息,该地进行棕地整治过程中采取了“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等措施,这些措施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故A项正确。
14.[考向 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甘肃玉门      B.福建厦门      C.辽宁鞍山      D.湖北武汉
答案 C
解析 辽宁鞍山为我国铁矿石产地之一,且铁矿资源日渐枯竭,适宜采用和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故C项正确。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15~16题。
省区 省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15.[考向 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答案 A
解析 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浙江丘陵多,适宜林业发展,江苏平原多,主要是耕地,A项正确。根据表中数据,两省面积相近,D项错误;人口多少对薪柴总量影响小,两省的水热条件差异不大,B、C两项错误。
16.[考向 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故B项正确。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稀土是高科技特殊材料的重要原料。美国稀土矿储量世界第三但稀土产量为零,进口的稀土80%来自中国。右图为中国南方丘陵矿区的氯溶液开采池。完成17~18题。

17.[考向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美国大量进口稀土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中国稀土产量高 ②统筹于资源储备 ③开采难度比较大 ④环境治理难度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美国大量进口稀土说明市场需求量大,美国稀土矿储量世界第三,稀土开采、冶炼对环境污染较重,为保护本国资源、保护环境开采量较少,②④正确,中国稀土产量高为次要因素,①错误;开采难度不大,③错误。
18.[考向 资源开发的危害]不属于该矿区稀土开采产生的主要影响的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壤盐碱化加重
C.废渣污染严重                  D.滑坡、泥石流发生
答案 B
解析 中国南方丘陵矿区地形复杂,植被破坏严重会加剧水土流失,A项不符合题意;土壤盐碱化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干旱地区,B项符合题意;稀土开采、冶炼会带来大量废渣污染,C项不符合题意;地形复杂、植被破坏会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D项不符合题意。
内蒙古阿尔山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并且是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下图示意阿尔山市的位置。完成19~20题。

19.[考向 资源枯竭的影响]阿尔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  )
A.草场退化           B.森林资源枯竭
C.土地污染           D.煤炭资源枯竭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阿尔山市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我国重要的林木生产基地,从而可推断其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森林资源枯竭。
20.[考向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最适宜阿尔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航空航天及相关旅游业           B.化石能源产业
C.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             D.绿色、特色食品加工业
答案 D
解析 阿尔山市森林资源枯竭,转型的方向应是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兴安岭拥有绿色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野果、野菜、食用菌资源,适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业,D项正确;阿尔山市作为一个纬度较高、降水少的山区森林城市,不具备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高技术水平,也不具备发展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的水热等条件,排除A、C两项;阿尔山市没有大量化石能源,不能发展化石能源产业,排除B项。

(共3题,共5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德国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2018年12月关停了最后一个煤矿——鲁尔区Prosper­Haniel煤矿。根据德国能源发展规划,2022年最后一座核电站也将结束运营,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将达到发电总量的31%。
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最可靠、最经济的储能装置。鲁尔区Prosper­Haniel煤矿计划将原矿址改造为综合性的抽水蓄能电站,其设计原理是:利用地表的煤矿塌陷地作为上水库,将地下的废弃巷道改建为下水库,用电低谷时,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将下水库的水抽回上水库,蓄积能量;用电高峰时,将上水库的水释放到下水库来发电。下图为综合性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

(1)分析德国目前关闭所有煤矿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德国发展风能的区位优势。(4分)
(3)说明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4)简述综合性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Prosper­Haniel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
答案 (1)煤炭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可再生能源相比,燃煤温室气体排放量大)。
(2)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地处西风带,风力资源丰富;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国家能源政策扶持。
(3)受天气和气候影响明显,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较大,能源供应稳定性和连续性差;能源调节、储存难度大。
(4)促进产业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合理利用塌陷地和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利于防治煤矿废弃后的地表塌陷、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电力供应具有削峰补枯的调蓄作用,提高电能利用率;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解析 第(1)题,德国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与可再生能源相比,燃煤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第(2)题,德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地处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科技发达,风能开发的技术水平高;国家能源政策扶持。第(3)题,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天气和气候影响明显,发电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较大,能源供应稳定性和连续性差。煤炭易存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调节、储存难度大。第(4)题,综合性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能够促进产业转型;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合理利用塌陷地和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对电力供应具有削峰补枯的调蓄作用,提高利用率;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2.(2021·山东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6分)
答案 (1)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氢能原料有水、煤、化工尾气等,来源很丰富,且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受气象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从图中可知,氢能的用途有燃料、供热、电力,而太阳能和风能只有电力,说明氢能的用途多样,更广泛。第(2)题,氢能来源多样且利用广泛,氢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氢能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材料“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说明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绿色生产,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说明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工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第(3)题,京津冀地区是大同主要的能源消费地,所以有利于京津冀地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减少雾霾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京津冀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瑞典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使用曾经长期依赖石油进口。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后,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开发利用本国资源(下图为瑞典水电站和森林资源分布图),短时间内成功将进口依赖型能源结构调整为可持续性“绿色能源”结构。当前瑞典生物质能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36%,水电占31.6%,其余为石油、天然气、核电等。近年来因能源利用率最高、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和宣布2020年告别石油而受到世界高度关注。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林业、木材加工废弃物为原材料,经过粉碎、烘干、成型等工艺,制成后在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燃料。含硫含氮量低,在专用锅炉燃烧可达到天然气锅炉的排放标准。与煤炭供热相比无需增加除尘、脱硫等设备,供热成本比石油和天然气便宜。

(1)据统计,瑞典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70千克/年,为世界第一。根据图文资料,推测瑞典居民能源消费量高的原因。(4分)
(2)据材料分析瑞典利用本国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的独特优势。(6分)
(3)根据材料,归纳“绿色能源”的主要特点。(4分)
(4)根据瑞典能源结构成功转型的经验,概括今后世界能源结构变化的总趋势。(4分)
答案 (1)瑞典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促而凉爽,每年供暖时间长(约7~8个月)。
(2)瑞典森林覆盖率高,林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木材加工剩余物多,可加工转化为生物燃料;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国土狭长(地形南北狭长),西部为山脉,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海洋,河流众多,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且具有梯级开发水能的优势。
(3)可再生;利用效率高,成本低;污染物排放少。
(4)发展多元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解析 第(1)题,能源消费量高的原因主要考虑能源需求量和能源利用率。瑞典为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率高,故主要分析能源需求量大。影响能源需求的因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结合瑞典地理环境特征即可分析。第(2)题,据材料可知,瑞典的绿色能源主要有生物燃料、水能。生物燃料主要与森林覆盖率有关;水能资源主要与地形、水量有关。第(3)题,绿色能源的特点主要是可再生、利用率高、污染轻。第(4)题,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从能源类型、利用技术、比重变化等方面分析。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矿产资源 能源 高考总复习 地理首选用卷
  • 上一篇:2023届高考总复习地理首选用卷-考
  • 下一篇:2023届高考总复习地理首选用卷-考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