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 大气受热过程]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右图中的( )
A.① B.③ C.⑤ D.⑦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表示被大气削弱之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⑦表示射向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D项正确。
2.[考向 大气受热过程对气温的影响]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弱 B.②强,③弱
C.①强,③弱 D.④强,⑤弱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①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强,故温度高,而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③弱,故温度低,由此导致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C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祁连山某谷地的山风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考向 热力环流的判断]据图可知,此时( )
A.山谷气温较低 B.山顶气压较高
C.山坡降水概率大 D.夜晚可能性大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为我国祁连山某谷地的山风示意图,风由山顶往山谷吹,可能为夜晚。山顶降温快,气温低,空气密度大,受重力作用沿山坡向下流动,山谷气温高。山谷海拔低,山顶海拔高,故山顶气压较低。气流下沉降水概率低。
4.[考向 热力环流]与此现象类似的有( )
①海陆风 ②湖陆风 ③城市风 ④太阳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海陆风、湖陆风、城市风属于热力环流,与其类似;太阳风属于太阳活动,与其不同。故选A项。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5~6题。
5.[考向 风向的判断]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北半球,附近气压北高南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因此乙地的风向是东北风,故B项正确。
6.[考向 风力的判断]此时,风力最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A
解析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图中四地中甲地等压线最密,因此风力最大,故A项正确。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20·全国卷Ⅱ)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间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7~9题。
7.[考向 大气受热过程]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0~6时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项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项错误;傍晚沙漠地表温度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项错误;上午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项错误。
8.[考向 大气受热过程]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虽然沙漠夜间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地表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项。
9.[考向 影响大气受热的成因]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 C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是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该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7~8月。也可以据图分析,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沙漠在15时左右地表最高温已达40 ℃左右,故最可能发生在7~8月,C项正确。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单位:m)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考向 等压面的判读]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A=PC=PB,故D项正确。
11.[考向 气压分布与天气]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答案 D
解析 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在高空,同一海拔高度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A对应的近地面应是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项正确。
12.[考向 风向判断]C点近地面吹(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答案 C
解析 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结合前面分析,风由A吹向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根据指向标判断,风向是东南风。
我国华北某地西北靠山,东南面海。下图示意该地15日11时~16日11时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4题。
13.[考向 热力环流]据图推断,该地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是( )
A.15日14时 B.15日23时
C.16日0时 D.16日11时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15日空气相对湿度高,16日空气相对湿度低;相对湿度越低,空气中水汽量越少,排除C、D两项。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读图可知,在15日14时气温明显高于23时,A项正确,B项错误。
14.[考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该地15日23时~16日0时受阵风影响。该阵风的风向与性质是( )
A.西北风;暖湿 B.西北风;暖干
C.东南风;暖湿 D.东南风;暖干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15日23时~16日0时,气温迅速升高,说明气流较为温暖;空气湿度迅速降低,说明气流较干,干燥气流一般由陆地吹向海洋,结合“西北靠山,东南面海”可知,风向为西北风,即气流顺山坡下沉增温,气流暖而干,故B项正确。
深圳地处广东南部,东西两侧均临海,中南部地区毗邻香港,是中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高速的城市化也给深圳带来了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2016年深圳城市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与附近郊区近地面气温的差值)空间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15~16题。
15.[考向 城市热岛效应]深圳城市热岛强度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
①人口密度 ②海陆分布 ③纬度位置 ④地形起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图示热岛强度呈现出“中强东弱西居中”的格局。深圳东西两侧靠近海洋,受海洋调节作用,使得热岛强度相对较低;中南部地区邻香港陆地,海洋调节作用则较弱。深圳中部人口密集,排放的废热多,导致热岛强度增大,故A项正确。
16.[考向 城市热岛效应]春节期间,深圳城市热岛强度往往岀现冬季最低值。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寒潮侵袭 B.政府控制城市规模
C.台风侵袭 D.务工人员大量返乡
答案 D
解析 春节期间,大量深圳务工人员返乡,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减少,排放的人为热减少,从而导致城市热岛强度出现低值,故D项正确。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022·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湖陆风是发生在较大湖泊周围,风向和风速存在明显日变化的风。图一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湖泊及其西北侧五个气象观测站的位置,图二是五个观测站不同季节的风速日变化曲线。其中“风速”是与简化湖岸线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分量,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全日平均值”为全天的平均风速,是认定湖风与陆风的风速标准。完成17~18题。
17.[考向 热力环流]关于该地气象观测站测到的湖风,描述正确的是( )
A.湖风为离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
B.湖风为向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
C.湖风为离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
D.湖风为向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
答案 C
解析 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湖区气温低,气压高,以湖风为主;晚上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湖区气温高,气压低,以陆风为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观测站测到的为正值,晚上测到的为负值,根据材料信息“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可知,白天湖风为离岸方向;晚上陆风为向岸方向。C项正确。
18.[考向 热力环流]该湖西北侧湖陆风强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 )
A.春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弱
B.夏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强
C.秋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强
D.冬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弱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风速最大的季节是冬季,风速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晚上风速最大的季节是夏季,风速最小的季节是冬季。据上题分析可知白天为湖风,晚上为陆风,所以湖风最强的季节是冬季,最弱的季节是夏季;陆风最强的季节是夏季,最弱的季节是冬季。D项正确。
(2021·广东梅州丰顺县第一次质检)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9~20题。
19.[考向 影响气温的因素]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1月份气温低,故曲线③和④表示1月份隧道内外温度日变化;7月份气温高,故曲线①和②表示7月份隧道内外温度日变化。1月份气温较低,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热量交换,隧道内平均温度较高,温差较小,隧道外平均温度较低,温差较大,故曲线④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
20.[考向 气温变化的原因]此隧道( )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B.内部温差比外部小
C.午夜内外的温差最小 D.比较闷热
答案 B
解析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长短、海拔高低,通过气温变化不能判断太阳辐射量的大小,A项错误。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热量交换,具有保温作用,隧道内温差小,B项正确。读图可知,午夜内外的温差并不是最小,C项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曲线①和②表示7月隧道内外温度日变化,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热量交换,隧道内温差较小,故曲线①表示7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曲线②表示7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7月份白天(约8时至19时)②相对①温度较低,说明夏季隧道内较凉快;由上题分析可知,曲线④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则曲线③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1月份约16时至次日10时③相对④温度较高,说明冬季隧道内平均气温较高,因此隧道内冬温夏凉,D项错误。
(共3题,共5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1.(2022·江西抚赣六校高三阶段监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冰川地区,由于冰川表面上空气温度比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度低,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冰川风。
材料二 天山北坡天池附近存在冰川风现象,山谷风也相当典型。冰川风与山谷风会相互影响。下图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
(1)判断天池气象站白天主要的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要分析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附近山谷风的影响。(6分)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推测天山北坡冰川风势力的变化,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西北风(或偏西风)。白天,盛行谷风,由低处吹向高处,结合图中位置可判断白天风向主要为西北风(或偏西风)。
(2)冰川风会加强山风的势力,削弱谷风的势力;冰川风会延长山风的时间,缩短谷风的时间。
(3)冰川风势力变弱。理由: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大量消融,天山北坡冰川面积减小,冰川面上空气与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差变小,导致冰川风势力变弱。
解析 第(1)题,天池位于山谷地区,受地形等各种要素影响,白天吹谷风,自山谷吹向山顶,结合气象站的位置可知该地区吹偏西风。第(2)题,冰川风的形成是因为山顶被冰川覆盖,气温低,冷空气下沉,形成冰川风。冰川风的风向与山风的风向一致,使得山风的风力逐渐加大;谷风的风向与冰川风的风向不同,使得谷风的风力减弱。另冰川的存在也使得冰川上部大气的温度比同纬度大气的温度低,且低温时间较长,则冰川风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山风的时间也比较长。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大面积消融,下垫面改变,使得冰川上部的气温升高,与周围同海拔的大气温度相差减少,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弱,风力减弱。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2.(2021·湖南百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下,经过城市化后,在城市的特殊下垫面和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气候,改善城市气候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或其他植物栽植或铺贴于建筑物等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图一中甲为海滨城市,乙为海滨地区一工厂,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近年来,甲城加大了城市垂直绿化的建设力度(图二)。
(1)试从海陆风角度考虑,分析甲城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8分)
(2)分析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的原因。(8分)
(3)简述甲城建设城市垂直绿化的益处。(6分)
答案 (1)白天海风吹向陆地,将工厂大气污染物带到甲城城区;且较冷的海洋空气在下方,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逆温,污染物扩散速度慢;海风和陆风转换时刻,原被海风吹走的污染物会被陆风带回原地,形成重复污染。
(2)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城市空气中杂质比郊区多,为云层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遮挡阳光;城市建筑物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使云层在城区停留的时间比郊区长。
(3)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增强城市立体景观效果,美化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吸烟除尘,减弱噪声,减轻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保温隔热,节约能源;截留雨水,使地表径流量减少,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
解析 第(1)题,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可以从海陆风的影响、逆温等方面分析。第(2)题,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城区和郊区水汽形成条件存在差异,在城区有垂直上升气流,更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同时人为水汽排放,使得局地云量增加;城市中工厂、汽车等污染物排放较多,为云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市建筑物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减小风速,使云层在城区停留的时间比郊区长。第(3)题,由材料可知,城市垂直绿化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或其他植物栽植或铺贴于建筑物等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可从减少热岛效应、美化环境及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辐射强迫是指由某种温室气体(或其他因素)浓度变化所引起的向外红外辐射量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中不同因素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以通过辐射强迫来衡量。
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4分)
(3)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的原因。(4分)
答案 (1)特点:呈负值。
原因:气溶胶悬浮于大气中,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提高大气的反射率);气溶胶可以起到凝结核作用,增加云量(提高云层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温度。
(2)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为正值,增温幅度大;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为负值,降温幅度小;两者共同作用下减缓地表温度的上升。
(3)气溶胶作用时间短;(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未来SO2的排放量减少。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两种形式(直接效应和云反射效应)都为负值。气溶胶存在于大气中,能够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地表温度;气溶胶作为凝结核使水分子凝结,能够增加云量,进而增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第(2)题,据材料可知,辐射强迫为正值,使大气升温;辐射强迫为负值,使地表降温。据图可知,温室气体辐射值为正值,使大气升温;气溶胶辐射强迫为负值,使地表降温,共同作用使地表升温幅度减缓。第(3)题,根据材料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可能是SO2的排放量减少,同时读图可知,气溶胶气候效应时间在数小时到数天之间,作用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