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题,每题2.5分,共10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20·江苏高考)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考向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
A.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答案 B
解析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其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地球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超级月亮”比平常看起来更大、更亮,说明此时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离地球距离较近,A项错误,B项正确;地月系位于近日点或远日点对于“超级月亮”没有影响,C、D两项错误。
2.[考向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答案 A
解析 4月8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夜,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向日葵被人们称为“太阳花”,白天花盘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动,其朝向落后太阳约12°。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此完成3~5题。
3.[考向 时间计算]当新疆阿克苏某农场(80°E)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
A.12:00 B.12:48 C.14:40 D.15:28
答案 D
解析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白天花盘朝向落后太阳约12°,因而时间落后48分钟;新疆阿克苏某农场(80°E)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阿克苏地方时为12:48;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比阿克苏早2小时40分钟,此时北京时间应为15:28。
4.[考向 日期变更]当北京市郊区(约116°E)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与北京同日期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7/24 B.7/12 C.1/4 D.1/2
答案 A
解析 当北京市郊区(约116°E)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该地地方时是12:48;北京时间(120°E)应为13:04,与北京同日期的地区范围从地方时0:00开始到日界线180°经线止,约占17个时区,占全球的17/24。
5.[考向 昼夜长短]夏至日,下列城市天气都晴朗的情况下,从日出到日落向日葵花盘转动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 )
A.北京 B.鄂尔多斯 C.济南 D.圣彼得堡
答案 D
解析 白天花盘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从日出到日落,向日葵花盘转动时间最长的城市是纬度最高的城市,即圣彼得堡。
(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的运动深刻影响了各种地理现象。据此完成6~7题。
6.[考向 地球运动特征]从建党节到国庆节期间,与广州(23.5°N,113°E)相比,重庆(30°N,106°E)( )
A.正午物体影子更长 B.自转线速度更大
C.白昼长度变幅更小 D.公转角速度更小
答案 A
解析 建党节到国庆节期间,即从7月1日到10月1日,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重庆的纬度比广州高,正午太阳高度始终小于广州,正午物体影子更长,A项正确;自转线速度更小,B项错误;白昼的变幅纬度越高变幅越大,C项错误;公转角速度都一样,D项错误。
7.[考向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下列地理现象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
①澳大利亚北部西北季风的形成 ②重庆到洛杉矶的飞行航线向高纬度凸出 ③日本暖流在流动中呈离岸趋势 ④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澳大利亚北部西北季风的形成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而成,①正确;重庆到洛杉矶的飞行航线向高纬度凸出是由最短航程决定的,②错误;日本暖流在流动中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具有离岸趋势,③正确;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是受海水密度的影响,④错误。故选C项。
(2022·河南高三摸底联考)日、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下图)的3种基本元素。“日”就是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气”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从冬至开始,到下一个冬至,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划为24份,称为二十四节气。“朔”指的是阴历每月初一的时候日、月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月相。古代先民根据历法将太阳升落方向用太阳方位角来表达,如“三七出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戊方”。日出方位角,即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东方向的夹角。据此完成8~10题。
8.[考向 地球运动特征]“三七出甲入辛地”指阴历三月、七月( )
A.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北约15°
B.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北约30°
C.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南约30°
D.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南约15°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历法将一个回归年划为24份,称为二十四节气。读图可知,每一个节气约15°。歌诀“三七出甲入辛地”指阴历三月、七月,日出的方向是正东偏北15°左右,日落的方向是正西偏北15°左右。故A项正确。
9.[考向 地球运动特征]图中白露的日期大约是( )
A.10月8日前后 B.9月7日前后
C.7月23日前后 D.8月7日前后
答案 B
解析 秋分大约是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白露和秋分相差一个节气,相差约15天,白露比秋分早,据此可推知,白露大约是每年公历9月7日前后。故B项正确。
10.[考向 地球运动特征]从“气”开始日期六个月内( )
A.乌鲁木齐市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北京室内正午采光面积逐渐变小
D.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气”开始日期为冬至日,从“气”开始日期六个月内指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此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北移经赤道到北回归线。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A项错误;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从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B项错误;北京位于40°N附近,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而正午采光面积大小与正午太阳高度成反比,逐渐变小,C项正确;海口纬度约为20°N,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先变大,到20°N达到最大值90°,随后变小,D项错误。
(2021·非凡吉创调研)一日内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间的角度是不断变化的。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一日内该角度与太阳辐射强度的逐时变化,图中角度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据此完成11~13题。
11.[考向 地理位置的判断]图示城市可能是( )
A.成都 B.西安 C.上海 D.拉萨
答案 D
解析 图示信息显示该城市的昼长约为14小时,太阳辐射最强时为北京时间14时,地方时约为12时,两地相差2个小时,东早西晚,应为拉萨(91°06′E)。故D项正确。
12.[考向 地方时的计算]当该城市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达最大时,当地地方时大约为( )
A.10时 B.11时 C.12时 D.13时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上题结论,当地地方时大约为12时,该城市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达到最大。C项正确。
13.[考向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该城市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应当( )
A.夏季升高 B.冬季升高 C.春季升高 D.秋季降低
答案 B
解析 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即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冬季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较低,故倾角应升高,夏季相反。春季与夏季相似,秋季与冬季相似,B项正确。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21·山东潍坊过程性检测)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绘成简图(如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考向 黄赤交角的意义]影响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的是( )
A.地球自转速度 B.地球公转速度
C.日地距离 D.黄赤交角
答案 D
解析 ①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约在60°~90°之间,并出现两次相同度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见此处位于赤道;②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约在45°~90°之间,且除直射外正午太阳方向均在北方,可见此处位于南回归线;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约在45°~90°之间,且除直射外正午太阳方向均在南方,可见此处位于北回归线;④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约在0°~45°之间,有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0°),且除直射外正午太阳方向均在南方,可见此处位于北极圈。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在45°左右,D项正确;地球自转速度、日地距离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没有影响,A、C两项错误;地球公转速度只会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速度,B项错误。
15.[考向 日出方位]9月份,③地的日出方位( )
A.逐渐北移 B.逐渐南移
C.先北移后南移 D.先南移后北移
答案 B
解析 9月份,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③地的日出方位逐渐南移,B项正确。
16.[考向 正午太阳高度判断]10月1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A
解析 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0月1日,直射点距赤道最近,故①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项正确。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EF的中点;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不同的日期。读图回答17~18题。
17.[考向 时间计算]此时F点的地方时为( )
A.9时 B.12时 C.15时 D.21时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D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同时D点为EF的中点,据此可知E点地方时为3时或15时;因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不同的日期,故E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或180°经线。分析可知,E点在180°经线上,则BC经线上为0时,F点比BC经线地方时晚3小时,故F点地方时为21时。
18.[考向 时间计算]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国际标准时间可能为( )
A.1月7日15时 B.1月8日3时
C.7月7日15时 D.7月8日3时
答案 B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D点地方时为18时,故AS为昏线。根据昼夜分布可知,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则此时为1月。D点地方时为18时,E点地方时为15时(180°经线地方时),故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地方时)为1月8日3时。
(2022·安徽省A10联盟高三摸底考试)下图为一位游客某日20:55拍摄的敦煌鸣沙山(40°05′N,94°40′E)日落景观。据此完成19~21题。
19.[考向 时间计算]该游客拍摄照片时朝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答案 A
解析 该景观拍摄于北京时间20:55,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约为1小时40分,此时当地地方时约为19:15,太阳应位于西北方向。
20.[考向 昼夜长短]推测该日该地昼长最接近( )
A.12小时 B.13小时 C.14小时 D.15小时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尚未日落,因此下午时长应大于7小时15分,该日昼长应大于14小时30分。
21.[考向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若该日为7月12日,则该游客一年内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可拍到该景观的日期大约为( )
A.1月12日 B.6月2日
C.8月2日 D.12月2日
答案 B
解析 拍摄该景观为夏至日后20天,若要拍摄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相同的日落景观,则该日的太阳直射纬度与7月12日相同,即夏至日前20天左右。
(2021·浙江嘉兴教学测试)下图为我国某地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该地春分日北京时间6:20日出。完成22~24题。
22.[考向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H是( )
A.70° B.75° C.80° D.85°
答案 C
解析 根据计算公式h=90°-|φ-δ|(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结合图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76.5°=90°-|φ-23.5°|,则φ=10°,所以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90°-|10°-0°|=80°,故C项正确。
23.[考向 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变化及日影的方向]该地( )
A.位于杭州市的西南方向
B.夏至日12时物体影子朝向正北
C.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北京
D.年内太阳高度最大值为76.5°
答案 A
解析 该地春分日北京时间6:20日出,当地地方时是6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经度差5°,该地的经度为115°E,当地纬度为10°N,所以该地位于杭州市的西南方向,A项正确;夏至日12时太阳位于偏北方位,影子朝向偏南,故B项错误;由于该地纬度比北京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北京,C项错误;由于该地纬度是10°N,有太阳直射现象,故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D项错误。
24.[考向 地理位置的判断]若处于不同纬度的两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均为50°,则( )
A.两地纬度数值和为80°
B.该日两地昼长和为24小时
C.两地的经度数值相同
D.该日两地的日出时间相同
答案 A
解析 若处于不同纬度的两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均为50°,表明两地离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差均为40°(90°-50°),即两地所在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纬线南北对称,设太阳直射点纬度为X,则两地纬度分别是40°+X、40°-X,因此两地纬度数值和为80°,A项正确;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昼长和为24小时,题意中的两地不一定纬度值相同,因此该日两地昼长和不一定为24小时,B项错误;正午太阳高度与经度数无关,因此两地的经度数值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题意中的两地有可能昼长不同,且经度不同,因此该日两地的日出时间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
(2021·河南省顶尖名校联考)下图中虚线表示我国某学校(43°N,87°E)2020年某日日出时刻操场国旗旗杆的影子,图中∠θ为全年中的最小值。据此完成25~27题。
25.[考向 日期的推断]该日最可能是( )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3月21日 D.9月23日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该日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所以日出东北方,且∠θ为一年中的最小值,据此可以判断该日最可能是6月22日。
26.[考向 太阳视运动轨迹]该日过后( )
A.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地球绕日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该地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D.当地日影轨迹变化范围缩小
答案 D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6月22日。该日过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动,A项错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项错误;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C项错误;该地位于43°N,该日过后,日出方向向东南偏移,日落方向向西南偏移,太阳视运动轨迹范围缩小,日影轨迹变化范围缩小,D项正确。
27.[考向 日影的方向]该日在操场上体育课的小亮同学手表显示13时时,该校国旗旗杆影子朝向(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地经度为87°E,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经度相差33°,地方时相差2小时12分,当北京时间为13时时,当地时间为10时48分,该地位于43°N,所以太阳位于该地东南方,影子朝向西北方,C项正确。
读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完成28~30题。
28.[考向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丁 D.乙、丁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甲地的昼长为18小时,其夜长为6小时;丁地的昼长为6小时,其夜长为18小时。甲地的昼长时间与丁地的夜长时间相同,说明甲、丁两地关于赤道对称,纬度数值相同。
29.[考向 地球自转的特征]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答案 B
解析 丁地的昼长为6小时,说明正午前3个小时日出,正午后3个小时日落,故丁地日落时刻是15时。
30.[考向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此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是( )
A.23°26′ B.56° C.72° D.90°
答案 C
解析 丙地的昼长时间是12小时,说明丙地位于赤道附近;当日全球昼夜不等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不直射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范围是66°34′~90°。
(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下图为中国北温带某地的中学足球场及旗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1~32题。
31.[考向 太阳视运动]不考虑地形和建筑物遮挡,7月1日这天同学们面朝球门练习射门时,以下球门位置和时间(地方时)阳光最刺眼的是( )
A.甲 19时 B.乙 16时
C.甲 9时 D.乙 6时
答案 A
解析 不考虑地形和建筑物遮挡,7月1日19时,日落方向为西北,此时面朝甲球门射门,朝向西北,光线最为刺眼,A项正确;16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此时面朝乙球门射门,朝向东南,太阳光线对射门影响较小,B项错误;9时太阳位于东南方位,此时面朝甲球门射门,朝向西北,太阳光线对射门几乎没有影响,C项错误;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此时面朝乙球门射门,朝向东南,太阳光线对射门影响较小,D项错误。
32.[考向 太阳视运动]不考虑地形和建筑物遮挡,一天中旗杆影子转动角最小的节气是( )
A.清明(4月5日前后) B.芒种(6月5日前后)
C.白露(9月7日前后) D.小寒(1月5日前后)
答案 D
解析 在冬半年,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越靠近冬至日,昼越短,旗杆影子的转动角度越小。
下图为我国某县(25°N,115°E)某新建校区教学楼顶层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阳光入射角度大、发电效率高。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据此完成33~34题。
33.[考向 昼夜长短]该县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光照射最长时间是( )
A.15小时10分钟 B.13小时40分钟
C.13小时 D.12小时20分钟
答案 B
解析 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此时该县115°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即该县日出的地方时是5:10,则该县夏至日的昼长是13小时40分钟,故B项正确。
34.[考向 正午太阳高度]若将电池板由固定式改为可调节式,在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 )
A.一直调大 B.一直调小
C.先调大后调小 D.先调小后调大
答案 B
解析 太阳能面板中阳光入射角度与电池板倾角互余,电池板固定式是以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依据安装的,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电池板倾角最大,故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一直调小。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017·全国卷Ⅲ)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35~36题。
35.[考向 四季和五带]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答案 B
解析 据丁发的信息可知丁位于北极地区且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甲所在地即将迎来夏天,应位于南半球;乙所在地冬季临近,应该是北半球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丙所在地秋季临近,说明纬度比乙所在地低,B项正确。
36.[考向 四季和五带]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答案 D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故D项正确。
(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诊)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是世界“十大落日景观”之一。下图为国庆节期间某中国游客拍下的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据此完成37~38题。
37.[考向 日落方位]上图船中游客穿行的运河河道大致走向为( )
A.西—东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北—南
答案 B
解析 国庆节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落西南;结合图示影子及河岸,船是向着日落方位航行,即运河的河道是西南—东北走向,B项正确。
38.[考向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若该游客欲故地重游且在同一位置观赏到如此美景(假设天气晴朗),还可以选择在( )
A.植树节前后 B.劳动节前后
C.春节前后 D.元旦前后
答案 A
解析 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距离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10天左右,若该游客欲故地重游且在同一位置观赏到如此美景应是在3月12日前后最接近,即植树节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距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10天左右,这两天太阳方位相近,A项正确。
(2020·天津高考)图一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二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回答39~40题。
39.[考向 地理位置的判断]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在二至日8:00和16:00小区住宅楼日影朝向有四个方向,8:00太阳位置偏东,日影偏西,16:00太阳位置偏西,日影偏东,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影朝向不同,说明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以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以北,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故D项正确。
40.[考向 太阳视运动]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答案 C
解析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住宅楼日影长,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大;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住宅楼日影短,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小。8:00~12:00,太阳在东南方向,日影朝向西北;12:00~16:00,太阳在西南方向,日影朝向东北。结合休闲广场形状可知,当住宅楼日影朝向西北时,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大。综上,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