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属于实践活动课程,它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锻练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多年来的地理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那种脱离社会实践、脱离教育对象,局限于课堂传授现存的书本知识,是很难造就出合格人才来的。只有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补充,扩展施教渠道,增加实践环节,才能培养具有能力的人才。近年来,我除了搞好课堂教学法外,特别在地理课外活动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很有收获。
一、组织活动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几年来,在承担学校地理教学的同时,我组织了由地理爱好者参加的地理活动,开展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地理课外活动。
1.增设地理活动实用内容
为了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先后开设了农业与气象、人口与教育、家乡与旅游等讲座,编写了资料,供学生学习参考。通过农业气象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各种气象观测仪器,并初步掌握了分析气象资料的基本方法及观测天气、预防灾害天气的基本技能,还收集了大量的天气谚语。从当地农村缺柴少煤状况以及挖掘当地潜力出发,专门收集了制取沼气的资料,向学生详细介绍有关沼气的理论知识,并请农村能源站的同志,讲解沼气的整个制作过程,使学生掌握了沼气池的建造工艺。
2.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具备运用知识能力,依照教学计划进度,我组织学生结合星座教学进行天象观察来认识星座;结合地球运动教学测量本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测出当地的经纬度等。利用星期日进行野外观察活动。结合“地壳和地壳的变动”一节组织学生观察地形、地层,进行断层、裂隙、背斜、向斜的判断,以及寻找化石,并采集矿物岩石标本,识别矿物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岩溶地貌的观察,对岩洞石林等成因进行实地分析讲解,结合“地球上的水”一节组织学生对龙川河水文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请当地水文站的同志,亲临讲解,并逐一示范,学生亲手实践,很快掌握了整个观测过程。这些活动既达到地理课内学习,课外理解巩固的预想效果,又教会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讲述环境后,让学生到龙川河进行调查,了解河水污染状况,通过水文观察分析洪涝灾害,使学生懂得修建防洪堤的意义,懂得只有爱护河流,才能享受河流给予的快乐。
3.编写乡土教材
学生虽然生活在本乡本土,但对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并没有仔细观察和全面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的认识。为此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考察活动,去接触家乡的一草一木,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家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给学生讲解了乡土地理的编写方法,以石阡地理为调查对象,拟出了编写提纲,同学们利用假期节日到有关单位查找资源,实地考查收集资料,这类活动,不仅仅让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锻练,同时从具体的事实数据中,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家乡,激发了他们为家乡而奋斗的紧迫感。为我日后编写《石阡地理》乡土教材提供了宝贵资料。
4.进行实践操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适应中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我针对地理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绘教学挂图,简易教具。利用采集岩石矿物标本,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地理展览室。在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了一技之长,同时也充实了学校教学设备。
二、扩展地理施教空间,了解地方乡土民情
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学课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能否通过寒暑假社会性实践活动把地理课堂教学法与课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扩展书本知识,建立新型的能力结构?
石阡山川秀丽,历史悠久,自然、人文地理资源荟萃,多彩起伏的地形,鲜艳亮丽的四季景观,葱茏的佛顶山,神奇的石阡温泉水,秀丽的龙川河,瓜果飘香的农业基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几年来,我将寒暑假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有机结合,融地理内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揣着成果返校。尝试结果表明,用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落实地理学科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保证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2003年暑假,我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组织了学生进行家乡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等县情乡情调查,并拟出与之相关的调查提纲。为了使活动收到实效,以乡镇为单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个题目,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开学后总结评比。同学们选取了家乡典型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石阡县的“猪-沼-果”工程,既是山地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改善红黄壤地区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实施这一工程,部分农村的山水变绿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而且还成为我县重要的水果产区,产生了沙甜柚之乡,这一切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学生回校后,从家乡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等方面撰写了小论文,为各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对家乡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兴趣浓厚
为了鼓励和发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地理课外活动,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强化学生的地理意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举办地理知识讲座。立足于拓宽和加深学生今后所必备的地理知识,有计划地举办了一些融知识趣味实用为一体的地理专题讲座。“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贵在“新”,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普遍关注。从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内容看,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相联系,举办一些融知识趣味实用为一体的“新闻”专题讲座,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
开展地理知识竞赛、趣味地理活动。本着寓知识于各项活动之中出发,丰富活动内容,我开展了“文笔杯”地理小论文征文竞赛活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利用春游开展地理知识解谜答题,地理小制作竞赛活动。县情知识抢答赛,地理摄影展评活动。编写地理小刊,同学们既要编辑,又要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着眼于山村教育实际,我给学生规定了地理板图板画基本功训练,定期考核为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几年来,由于地理课外活动内容广、形式多,参与地理课外活动学生增长很快,活动积极性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地理课堂教法改变。回顾近年来组织的地理课外活动实践,我认为:民族地区办教育,要办出特色,开辟地理课外活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地理教学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地理课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因地制宜大力结合本地环境,有针对性的开辟广阔地理课外活动阵地,建立常规性课外活动基地,以扩展教学空间,丰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才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