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为提高全国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拨出一笔经费,在全国选拔上万名中学教师,送到有关高校进行短期培训。其中地理教师在名额中占有相当比例,选择的学校多是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地理系也接受了培训全国各地学员的义务。学员们在2000年的10月到12月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教课的教员除北京教育学院地理系的老师外,还临时聘请了北京的有关高校的教师、研究机构的一些研究人员任教,这对于提高培训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培训学习除了讲课以外,还要求学员写一篇论文。在学习后期要选定论文的指导老师,在确定了论文题目后,学员们还需作一个选题报告,介绍选题依据与论文内容。在当年12月底以前,学员应与导师大体确定论文的写作大纲。为了保证论文的进行,北京教育学院地理系老师在2001年4月还分赴各地到学员工作单位所在地,了解学员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对遇到的难点给予帮助,实行追踪指导。在2001年8月下旬,学员们又集中到北京,用了几天时间,让每个学员都在答辩委员会上,进行论文答辩。在论文答辩前,北京教育学院地理系为了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还组织了一周的野外考查。地点选择在吉林省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及天池。
我有幸被安排对学员进行讲课、指导论文,参加答辩委员会,使我有机会接触学员,了解了很多情况。同时,这些参与活动使我对中学地理教育的提高产生一些新的想法,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近几年来,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人文地理学的内容。由于我们的大学地理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就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加上照搬前苏联的教学计划,结果导致大学地理系的课程中取消了人文地理,只留下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经济地理也只能讲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地理。结果,从50年代开始、三四十年来,大学地理系的毕业生都没有学过人文地理课。因此,很多中学地理老师,在面对中学地理课程增加人文地理内容时感到教学中有不少困难。为此,一些地方的教育领导部门,多采取短期培训的办法,请一些从事人文地理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作报告,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从我参加讲课及与学员接触过程中,了解到这种方式仅起到了应急的作用。由于讲课的多是针对中学课本中的人文地理内容作些扼要的解说,虽然对有关人文地理主题也作了些延伸,可是中学老师讲课时许多人仍然感到不能运用自如,往往在遇到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时,就更难以给予较为满意的答复。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主要在于基础训练不足。过去毕业于大学地理系的中学地理老师,他们学过自然地理概论、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外国自然地理等课程,另外,还可能学习了环境学概论等课程。可以说,在自然地理方面,从概论、部门地理、区域地理以及应用方面的自然地理都学到了。所以,在教到涉及上述内容的课程方面,不会遇到困难,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当然会感到应用自如。相对来说,人文地理方面,学生既没有学过像自然地理那样全套课程,也没有系统学过一门课的全部内容。这对于想通过短期的应急培训就能很快掌握人文地理来说,是不现实的。
还有,学习一门科学,也还需要些相关的科学知识。例如:学好自然地理学,需要掌握数、理、化、生方面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地质学、气象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科学性质的人文地理学,当然也需些相关的如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方面一些知识。如果具备了一定程度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深入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内容是会有所帮助的。当然,还需指出的是,学习人文地理也特别需要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
从以上表述中可知,学好人文地理要掌握很多方面知识,这对过去没有学过,而今又因工作、家庭、孩子各方面劳累,也没有时间学的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困难的。因此,不少学员对学习人文地理显得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