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中地理学案内容的选择优化研究》结题报告摘要

归属:地理教研论文 2022-08-06 
  课题缘由:
  关于课堂教学的模式的探究一直由来已久,从“四段”到“六段”,从“三段教学法”到“生本教育”,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学案的设计探究也从未停止过。
  教案、教参、教材等是课堂教学的资源,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形成学案。教师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分割、重新积极构建,然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形成丰富多彩的、富有情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
  把教材上的静态知识转变成为动态的、生成的教学资源,把课堂的“复制知识”转变为动态的、生成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从这个意义来讲,不仅学生是教学过程参与者和知识资源的建构者,教师更是课堂资源的积极建构者。如果师生能共同去发现和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都将得益于学案内容的优化与选择。而在教学过程中,在学案上分层设计问题的具体实践、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很少。只有在近两年的教学杂志上偶有篇章涉及到问题设计、思考的部分问题。全面的学案问题设计,基本上没有。
  研究成果:
  在学案的研究中对教师的影响:教师的理念与行为,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前提是尊重学生,这就是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更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作为人师,更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做学生的赏识者。
  对学生的影响:首先,学生的学习的方式转变了。原来的课堂是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但现在通过学案优化取舍,学生不仅可以自学,还可以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有机会展示自己,他们的信心变足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其次是学生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因为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思考,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明显比以前活跃,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案设计的变化:1.量的变化:首先是每节课使用8K正反面的导学案,内容是细到细微处,生怕留有学习的盲区,后来实践说明,越是老师做的细和全面,而学生越会粗心和疏漏。开始使用16K正反面的导学案,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让老师在授课是好宏观上把握导学案,让导学案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经过实践证明,效果强于以前量大的学案,但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有些时候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还是很难轻松一些的完成,于是又开始研制第三个方案的导学案,就是现在使用的16K单面导学案,这样有限的版面需要老师精心的字斟句酌的准备,这要求老师至少要提前3-4天就投入准备,再三打磨,形成定案,这样,老师是辛苦了很多,但学生却能轻松许多了,也让老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时候有的放矢,轻松驾驭。
  2.内容变化:从一开始的全部是内容的罗列和简单的整理与所谓的六个环节的生搬硬套到后来的以提问为主以指导为主再到现在的不拘泥于环节的齐全,更重视对学生的指导与点拨,字字斟酌,句句三思的导学案,形成了一个以引领为主、帮助为主、更为高效的学生学习指导的材料。
  一次一次的蜕变一次一次的提高,每一步都有深深的脚印:
  《学案导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2011市教研室论文二等奖;《人口移动与人口迁移》发表于连云港市教研室编印的内部资料2010年4月;2010年:《人口移动与人口迁移》在连云港市教育局组织的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地理选修班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县五四杯一等奖;《高中地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案荣获省教育学会二等奖;《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教学更和谐》省“师陶杯”二等奖。
  《地理导学案编写的设计与思考》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12(太原师范学院)。
  2011《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获市教研室教学设计三等奖。
  当然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不足、疏漏,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前面路长,我们也将永揣梦想,心存感恩,一直在路上与你同行。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案 结题报告摘要
  • 上一篇:《地理能力的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 下一篇:高中地理综合分析题教学研究开题报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