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翻阅了有关的历史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之所在;陶之所以能有如此繁荣,主要是因为“诸侯会通,货物所交易也”。也就是说,陶地处交通要道,诸侯来往比较便利,货物交易在此集散,这一切,都为它提供了特殊有利的条件。
其实,陶在春秋战国之际已经开始兴起。在生产技术比较低下的古代,天然河道的通航,要比在陆地上修筑道路省劲得多,因此古代的交通,水路比陆路要便利得多。
陶位于济水沿岸,而济水同黄河及其大小支流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水路网。这个水路网的分布所在,在春秋时代本来有着许多诸侯封国,所以陶同这些诸侯国家的交通往来,自然是很方便的。
以后随着江淮之间的邗沟,连接济水与泗水的运河,以及鸿沟的开凿,进一步沟通了济、汝、淮、泗等几条河流,构成了一个广阔、方便的水路交通网,而陶恰恰又处在这个交通网的中间,所以,它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陶不仅地处交通枢纽,而且还位于富庶区域的中心地带。它的周围,平原宽阔而又肥沃,是崤山以东地区一片盛产五谷的地方,所生产出来的大量粮食,要靠济水岸边的陶来进行集散。
附近的齐鲁地区桑麻遍野,东边的临淄和西边的襄邑(今河南睢县),又盛产丝织物品,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陶的商品交易内容,使陶更显得繁荣昌盛。
二千多年前问世的《货殖列传》,毫无疑问地反映了许多经济地理的科学内容。我国地理学界,则称誉其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中山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白狄建立的国家,初名鲜虞,后来才改名为中山。
狄最早活动在陕西北部,后来渐渐东移,到了今山西、河北一带。春秋时期狄的势力颇强,它讨伐过邢国、晋国、郑国,灭过温国,还救过齐国,给中原地区以很大的震动。
公元前七世纪的后半叶,狄发生了内乱,分裂为赤狄和白狄。后来白狄在今河北省西部一带建立了鲜虞、肥、鼓三个国家。
公元前六世纪的后半叶,肥、鼓二国陆续被晋国灭掉,只剩下一个鲜虞。春秋末年鲜虞之名为中山国所取代。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六年以后,中山被魏灭掉。魏文侯先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后改封次子挚,挚死后子嗣为中山君,连续统治中山国20多年。
在这一段时期内,中山国进一步接受了华夏文化。从中山王墓出土器物上面的铭文也可以看出,中山国对儒家经典《尚书》、《诗经》等都运用自如,这表明中山虽是由白狄建立的国家,但它大量接受中原文化后,已和华夏民族逐渐在融合。
魏灭中山20多年之后,公元前378年,中山桓公又复国。这时中山国开始移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
平山出土的铁足大鼎铭文中称:“先祖桓公、昭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忧劳邦家。”由此可见,桓、成时候,一心为国操劳,已为中山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对于中山国的疆域,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战国策》和《史记》都说“中山之地方五百里”。据考古调查,由安新县经徐水县向西有一道夯筑城墙痕迹,相传是燕国的长城,应是当时燕与中山的分界。
中山国南部疆域,《史记・赵世家》说,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又说:“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请和。”可知房子、鄗、石邑、封龙、东垣原来均为中山地。
可见中山国南境应在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因此中山国的疆域大致是北自现在的保定和满城的南部,南至石家庄地区的南部。
下面我们再简单谈一谈古老的夜郎国。
夜郎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古国。
汉武帝时派遣使者唐蒙到夜郎国,使其归附于汉,夜郎王问汉使者道:“汉与我相比,哪个大?”夜郎之地只不过是汉时一州,竟以为自己比汉朝疆域还大,这就是“夜郎自大”这一成语的来历。
西汉时期,人们把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其中以夜郎最大,在贵州省西、北部及四川南部一带地方。
相传第一代夜郎王是从竹中剖出的。有一女子在遁水边洗衣裳,水上漂来一个三节大竹,正好停在她脚边,并闻其中有号哭之声,剖而视之,得一男孩,抚养长大,该男孩竟文武双全,并自号为夜郎王,以竹为姓,又称竹壬。破竹所弃之处变为竹林。
夜郎到战国时,其势力已相当强大了。所谓“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夜郎最迟在战国末年已建立国家,有君长等政权组织。
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夜郎人“耕田,有邑聚”,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1975年在贵州西南的兴仁、兴义县的汉墓中出土一具陶制的水田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块块相连的田中水稻茁壮成长,灌溉渠道纵横交错,水闸上飞鸟昂首而立,池中荷花点点,游鱼尾尾,岸上树木参参,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反映了这里的人们对水利的重视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