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周围还有小屏霞、天窗洞、龙鼻洞、小龙揪瀑布、独秀峰、卓笔峰、玉女峰等景点和“美女梳妆”、“老僧拜塔”等石景。
离灵岩翻越马鞍岭,沿碧流潺潺的锦溪溯源而上,望见剪刀峰端有水雾腾腾,远远传来呼呼水声,这就给人感受到大龙揪瀑布非凡的气势。绕过剪刀峰,凌空飞泻的大龙揪就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大龙揪瀑布从连云嶂上轰然下泻,高达190米,论其高度应当我国瀑布之首了。蔡元培先生在1937年游大龙揪后写诗道:“天台之瀑一大胜,雁荡之瀑长者优,天下之瀑十有九,最好唯有大龙揪。”大龙揪与一般瀑布不同之处,是在于没有“倚壁而下,触石而注”,无所撞击地凌空飞泻。因而受到风力影响,常常远近斜飞,变幻不一,“或如散珠、如飞雪、如轻烟,或飘转断续,或左右飞散,或直下如建领,或屈曲如婉蜒,或细泻中琴筑或大注撼雷霆,种种奇态,不可名状。”而且随着季节变化,大龙揪姿态万千。盛夏季节,雷雨初过,大龙揪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泻大潭,入潭之水进喷出急雨横飞,声震如雷,气势粗犷强悍。秋冬季节,瀑布如珠帘下垂,随风化为水雾,映成五色彩虹,如果山风向上劲吹,瀑布似倒卷而上,腾掷空际,顷刻之间无影无踪。三月春雨如丝,大龙揪如一位披上春装的苗条少女,聘聘婷婷,一步三摇,悠然自得飘逸而下,轻如薄纱,幻若迷雾。难怪有人说“欲写龙揪难下笔”,只有亲历其境,才能领略大龙揪的雄伟、奇幻、秀美、多姿的特点。
雁荡名瀑除大龙揪以外,还有小龙揪、三折瀑、梅雨瀑、西石梁大瀑、燕尾瀑和散水岩瀑布等处。小龙揪在灵岩寺西北,明代土献芝是这样描写的:“高视大龙揪之半,而谷之广亦只三之一。泉飞崖上,触石腾空,如雾团结,旋而流转,飞洒沾人,乍巨乍细,亦无定迹。”三折瀑以其中中折瀑最为壮观,瀑后有路可通行,透过珠帘水,可远望山景。郭沫若偏爱中折瀑。写诗道:“奇峰百有二,大小有龙揪;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西石梁大瀑高160多米,气势雄伟。其他瀑布,各具风姿,装点着风光如画的雁荡山。
雁荡山之名来自山顶的雁湖。这里曾经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也是一大名胜。现在的雁湖冈上虽已无湖,但留下一片沃土,遍布茶树。顶上有一块巨大的雁顶石,这里海拔1046米,距海仅10公里,在此观赏雁湖口出,红口在朝霞中跃出海面,景色壮丽,是雁荡山胜景之一。
除了灵峰夜色、灵岩巧石、龙揪飞瀑和雁湖口出以外,巨大的嶂谷也是雁荡山的一大奇景。所谓嶂,是指连续展开的悬崖峭壁,好似一道高大的石墙。位于雁荡山北的显胜门是两座各高200米的山壁组成,峰脚只相距六、七米,峰顶几乎相撞,“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入门仰首只见青天一线,两侧千嶂壁立,瀑布飞泉破岩而出,被称为“天下第一门”。沿显胜门的岩径可到达礼佛坛,坛侧一小洞的石壁上有唐僧、孙悟空、沙僧三人物的天然造型,故而得名石佛洞。像这样的岩嶂,雁荡山内有22列,蜿蜒蟠结,气势磅礴,如同铜墙铁壁,构成了著名的8门。除显胜门外,还有石柱门、南天门、响岩门、石门、化城门、西龙潭门和东龙潭门,都是雁荡山上著名的胜地。所以,有人评价:黄山之奇,在于峰、石、松、云的有机结合;桂林之奇,在于峰、石、洞、水融于一体;而雁荡之奇,则是峰、嶂、洞、瀑四绝交辉。真是“不游雁荡是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