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化前期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时期,地方农产品加工和小型制造业,以及为地 方服务的商业,与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个个孤立分散的小地域单元内, 地域经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农业虽然是地域经济的主体,但专门 化率极低,自给性很强。手工业虽有一定程度的分工,但企业规模细小,前 向、后向联系很小,产品也主要是在狭小的地域范围内销售;产业的分散化, 在空间上就表现为均衡化。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职能单一,一般都是行政 和商业中心,基本上没有职能分工,辐射半径短,彼此之间以及城镇与农村 之间缺少经济技术上的联系;各个地域产业结构雷同,自我循环,相互封闭,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地域分工。产业的发展,直接取决于小地域范围内的资源 条件,特别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这种产业结构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空间 结构稳定性强,演进缓慢,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结构。
(2)集聚阶段。 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滋生、成长,工业与农业彻底分离,成为国民经济 的主体。机器工业的本质特征是大规模、专业化、高集聚。产业分工以至产 品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导致地区主导产业的形成并得到强化。这种主导产业, 首先集中在人口密度大、交通方便、能矿资源丰富或已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 区,以其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强大的扩张能力,带动前向、后向联系产业的发 展,并冲破狭隘地域范围的限制,不断从外围地区吸引生产要素,造成产业、 人口在所在地区的进一步集聚,形成更强大的扩张能力,逐渐在外围地区又 形成新的集聚点,进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工业的集聚区。这种集聚过 程,集中表现为工业点、工业枢纽、工业地域综合体、工业经济圈以至工业 条带的形成。 由于各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不同,主导产业类型和工业结构层次的不 同,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企业空间集中度有较大差异。以轻纺工业为主导 的地区,企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而以采掘原材料和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为 主导的地区,企业的集中度就高。但从总体上看,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间、 地域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加强,生产要素和产业分布由分散走向集中和更高度 的集中,是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工业空间集聚度的提高,意味 着地区差别的扩大。工业区与农业区、城市经济区与非城市区域、原材料产 区和加工工业集中区、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差异日益明显,过密与过稀的矛盾 加剧,这是空间结构演进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演进阶段,也是区域问题和“有 问题区域”产生的经济基础。中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地区都还处在这一演 化阶段。
(3)向后工业化过渡的阶段——空间结构分散化趋势开始显现。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展开,在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地区,高新 技术的产业化,使大规模、高集聚已不再是工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小批量、 多品种、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化,日益成为发展的主要要求。支配工业 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工业布局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具有不 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增长极交错发展,城乡一体化加深,点轴系统趋于完善, 节点、域面、网络相互交织,促进了区域系统的网络化;高度现代化的运输、 通讯网络,使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区域之间、国际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能量、物质、信息的空间交换更加频繁,也更加多样化。在高新技术基础上 的多极化、分散化、网络化以至城市的郊区化,是这一阶段空间结构的基本 特点。它不是前工业化时期空间结构的回归,而是空间结构的高级形式,是 国家、地区经济成熟的主要标志。 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反映了国家、地区工业化总体水平和经济成熟程 度的质的差异。但这几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一国、一地区,其中任何一种都不 是纯粹的。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地区,第二种模式还 占据主要地位,但已开始向第三种模式过渡,并有局部的体现;发展中国家、 地区,大多是 3 种空间结构并存。在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地区,大多还处 于第一种模式为主或由第一种模式开始向第二种模式过渡的时期。在研究、 规划国家工业总体布局时,就需要从所处发展阶段出发,结合工业结构变动 的导向,来相应地构造、调整自己的空间结构,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工 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化,并向高一级的模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