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集聚与消聚,在中国通常称之为工业企业集中与分散。正确处理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业布局的重要原则之一。其理论基础就是“集聚论” 与“消聚论”。 (一)集聚论 集聚论的主流思想是:生产的空间集中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基本要 求,也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空间集中,可以产生组合效 应,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英国经济学家 K·J·巴顿(Button)将集聚效益分为十大类:①本地市 场的潜在规模。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市场经济,城市人口的增长, 促使城市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反过来又为当地工业、商业,增加了潜在市 场。扩大当地市场比发展外地市场更有利,因为运输费用比较低,从而降低 了实际销售费用。②集聚扩大了市场需求,使生产者确信自己的商品有足够 的市场容量,从而愿意采用较大的、效率较高的机器设备,并把更高层次的 技术引进自己的工厂。③集聚有利于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所需要的人口限度。 特别是交通运输,如机场设施的设置,铁路干线的配置,高速公路的修建, 需要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城市规模。而良好的交通运输,既有利于输出,又有 利于输入。④某种工业
地理上的集中,有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 也为成品的推销、运输提供了方便。⑤生产的集聚,引起熟练劳动力的汇集。 ⑥多种有才能的经营家、企业家的集聚,有利于形成高智力结构。⑦金融与 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⑧集聚能经常提供范围更广的设施(如职工学校、 产品研究开发机构、设备维修和其它社会服务),这是单个企业所办不到的。 ⑨工商业者更乐于集中,因为他们可以面对面地打交道,便于知己知彼,确 定自己的经营战略。⑩多种企业的集聚,加强了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家去进 行改革、开拓。这 10 个方面集中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益。即形成相 当大的成本优势,使这一区位优于其它区位。 正是集聚效益,使城市化、城市大型化以至大城市带的产生成为必然。 由于经济效益同经济空间集聚程度呈相关关系,所以城市的经济效益大于农 村,大城市的经济效益高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又高于小城市,小城市高于 小集镇。因此,集聚论不仅主张生产力布局的空间集中性,而且主张大城市、 特大城市的继续扩展。这个理论认为,尽管集聚达到很高程度时,会带来一 些矛盾和问题,但同集聚效益比较起来,这些矛盾和问题是相对次要的,而 且有了经济基础,矛盾和问题也不难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大城市出现了 一些弊病,城市大型化的潮流依然存在的原因。控制大城市,是不符合经济 发展规律的,事实上也控制不住。相反,多搞小城镇是不经济的。因为:① 企业的分散化,比集聚占用的可耕地多得多,而可耕地是一种稀缺资源;② 多搞小城镇,降低了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基础设施达不到“门槛效益”,形 不成规模经济;③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按世界情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 4000 美元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 60%以上时,人们才开始逐渐迁往郊 区,出现“郊区化”,也就是逆城市化倾向。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 300 多美元,城市化水平才 20%多,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即集中发展大城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强调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也 不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集中—高度集中—分散—更高度集中—分散,是近代工业布局的一般趋 势。美国的制造业最先集中在大西洋沿岸的东北部,并迅速涌现出一批工业 城市,使工业集中到饱和状态。从 19 世纪中叶起,经过两次西迁运动,在中 西部五大湖南部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区。接着,东北部和中西部又联结起来, 形成为一个工业企业更加集中的北部工业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 是 60 年代以来,工业才较大规模地向南方分散。但直到今天,北部工业带还 是美国工业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这个工业带,北起缅因州,南到弗吉尼亚 州,长不过 550 公里,大中小城市就有 100 多个。日本工业长期以来主要集 中在东滨、阪神、中京、北九州四大工业区,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进一步 集中在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沿岸,即三湾一海地区。尽管 60 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国家的干预采取了“工业分散化”和“开发地方工业” 等措施,力图把工业企业向原有工业区周围和内陆地区分散,但在占全国土 地面积 22%的三湾一海地区仍集中了全国工业产值的 80%,其中重化工(如 钢铁、石油加工、乙烯等)更占全国 85~95%,而南九州、四国南部、本州 东北部和北海道的工业仍然稀疏。 (二)消聚论 消聚论认为,集聚的确可以产生效益,但集聚并不永远同效益成正相关 关系。集聚的节约,不能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因为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的制约:①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导致因运输、电力、劳力、用地、水源、 原材料的短缺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提高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②可 能引起销售方面的问题,即成品极限运距内的需求趋于饱和,进一步扩张, 就要延长成品的运距和追加过多的运输支出。③组织管理上的不利。集聚程 度越高,区内外的经济技术联系起来越复杂,增加组织、管理特别是决策上 的难度,一有重大失误,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就是风险增加。④技术 上的不利。由于上述限制因素的作用,可能引起贵重设备利用率的降低,企 业的运转低于其全部生产能力,从而单位成本提高。这些反集聚的因素,就 必然导致消聚的产生。 就集聚的集中表现——城市规模而论,也不是规模越大越经济。根据有 关学者研究,城市规模经济效益的下限是 15 万人口以上,其上限是 100~200 万人口以下。在 15~100 万人口范围内的城市,基本公用服务成本比 15 万人 口以下的城市更便宜,也比 1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便宜,一般生活条件不 致恶化,就业前景良好;15 万人口以下的城市,生活条件较好,但经济效益、 就业机会不足;100~200 万人口的城市,就业情况较好,但生活条件随之恶 化,教育、销售网、服务业、市政业务等将出现严重问题;超过 200 万人口 的城市,整个生活条件严重恶化,生活费用高,就业情况紧张,竞争剧烈, 污染严重,犯罪率高。虽然职工的实际收入比 30~60 万人口的城市职工高3~ 6%,但却为高昂的生活费用所抵消。 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用 4 个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的城 市的利弊。这 4 个指标包括生活条件、就业、收入、生产率。结论认为:有 30~50 万人口的城市最为理想;人口在 60 万人以下的城市,能为居民提供 最好的生活条件;人口超过 100 万人的城市,生活条件就明显恶化,犯罪率 会显著上升;人口达 200 万人的城市,交通和住房发生拥挤,市政府不得不 在公共交通和住房方面大量投资。因此报告建议不要发展人口在 200 万人以 上的大城市。K·J·巴顿根据城市市政服务费用的“U 形成本曲线”和生产 效率的“反 U 形曲线”的研究说明,在城市扩展初期,市政服务费用是下降 的,达到某种最低水平之后,即开始上升;而生产效率在开始时随城市规模 扩展而上升,后来曲线变平,最后达到最大的城市规模时,实际上就趋于下 降。因此,即使是中等城市,也不宜都扩展为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 (三)工业集聚与消聚的关系 尽管上述分析的依据不一,但其共同点是,他们都认为城市规模过大是 不经济的,过小也不经济,主张把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中等城市中去;有的进 一步分析论证中等城市的吸引力有增大的趋势,因为它与许多小城市不一 样,它们已具有相当的设施,又不像大多数大城市那样,人口拥挤或污染, 城市刑事犯罪情况不如大城市那样严重,而生活费用一般比大城市低,上下 班也比较方便。所以在美国,中等城市现在正受到新的注意。在法国的“地 区整治计划”中,从 1961 年开始,采取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方针,1976~ 1980 年,进一步改为以发展小城镇为主,鼓励工业向小城镇分散。原联邦德 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和发展工业过程中,比较重视创造工业分散的各 种社会经济条件,到现在,全国在 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汉堡、慕 尼黑和西柏林,多数工业分布在中小城市。工业集中的鲁尔区,其工业也相 对分散在该地区内的中小城镇,这个总规模十分庞大的工业区域内,最大的 工业中心也只有 70 多万人。相对说来企业过分集中,大城市膨胀的矛盾在发 达国家中是比较小的。 笔者认为,集聚与消聚或集中与分散,是相反相成,而不是绝对对立的, 二者又都不是无限制、无条件的。因此,既不能笼统地否定集中,也不能笼 统地否定分散。从世界工业化的历史发展看,企业的集中,相应地,大工厂、 城市的迅速发展,曾经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迄今为止, 多种经济活动集聚的大城市,也仍然是世界各类型国家区域结构的主体和经 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布局进一步展开的前进阵地。但同时,企业布局的过 分集中,大城市的过分膨胀,由此而引起的许多“大城市病”,又的的确确 是困扰着世界各类型国家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工业由高密度地区 向低密度地区的分散,逐步降低经济空间的集聚程度,是许多国家区域政策 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反过来,为了避免过分集中的弊端,而走向过分分散, 也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同样使工业布局难以合理化。中国的实践就是证 明。“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相对集中。以“156”项为中心的 674 项重点 新扩建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京冀辽和内地的晋、内蒙古、吉、黑、 豫、鄂、川、陕、甘,在这些省市区内,又相对集中于若干工业点成组布局。 现在看,效果是好的:沿海老工业区得到了加强,一批新基地较快成长起来, 工业总的增长速度较高,工业经济效益也较好。但到“二五”的前 3 年,在 工业布局上,大搞遍地开花,星罗棋布,新铺的大中小摊子数以万计,表面 看来,工业点似乎很快就铺开了,但实际上,由于建设条件不具备,大批项 目不得不中途下马,许多已花了大量投资的半拉子工程完全报废,设备器材 大量破坏和丢失;勉强搞起来的,也大量亏损,靠财政补贴维持生产,最后 不得不关停并转,铺开的工业点大批巩固不下来。60 年代、70 年代初,以及 70 年代后期的一段时间内,也曾相继出现过工业布局不恰当的大分散,效果 也不好。这说明把企业的分散和集中绝对对立起来也是不恰当的。 80 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乡办、村办和城乡合营、城乡个体工业迅猛 发展,工业向小城镇、农村扩散,相应地,也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迅 速提高了各省市区的工业实力,也大量吸收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了 农村的土地压力,也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大城市的压力,显示了工业 分散化的优势。但农村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暴露出许多弱点:企业规 模过小,形不成规模效益。村办工业平均企业职工规模仅 27 人/个,产值规 模 20.5 万元/个,城乡合营工业更分别只有 8.9 人/个和 9 万元/个;技术力 量薄弱和技术装备水平低。村办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不足 2.7%,其中中 级以上工程技术人员仅占 0.3%。人均装备固定资产 4662 元,基本上是手工 操作,因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低,应变能力差。更重要的是,与上述特 点相对应的是布局过散,不仅缺乏集聚效益,更难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 理开发利用。许多污染型企业,三废处理率极低,甚至未经处理而任意排放, 严重污染环境。资源型企业,回采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或乱采乱伐,破 坏资源。“散、小、低”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而必须进行调整。 因此,集中与分散,不应互相排斥,而应有机结合。集中里有分散,分 散里有集中。 日本的企业布置,在高度集中这一基本形态下,就有相当的分散,在一 个工业高度集中的工业区域,也可以看到在规模巨大的企业周围,集结着许 多中小企业。或者是在一个主体城市的周围,散布着若干小的工业城镇,组 成一个以某种工业为主体的规模庞大的工业中心。与法国里昂、英国曼彻斯 特并称为欧洲三大纺织中心的意大利的普腊托纺织工业区,就是以该城市为 核心,加上周围几座市镇组成的,在总面积 7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 全国粗纺毛绽的 70%,织布机的 50%,纺织工人的 40%,共拥有中小企业 1200 家,家庭工业 8300 家,通过纺织企业家的组织协调,近万家分散的中 小企业和家庭工场,形成一个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这种“镶嵌画”式的工 业结构,反映了企业布置集中里的分散,分散里的集中。这是集中与分散结 合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 “大分散、小集中”,是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另一种形式。“大分散”, 是指在大的空间范围内,如一国、一个大的经济区内,企业的分布应适当分 散,防止过分集中,具体说来就是: (1)现有大工业城市,特别是 2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除特殊情况 外,一般不要再新建大型工业企业,特别是占地面积很大或占用工人很多的 工业企业。如果需要协调生产,以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可相应地进行 一些必要的改、扩建。城市经济的发展,应将重点转向第三产业,工业发展 的重点,应转向高新技术工业,提高整个工业的素质和集约化的程度。现有 工业企业中,那些条件不好,或与城市发展方向相悖的,还可适当拆迁到其 它地方。特别是市区的黄金地段,效益不高或污染扰民的企业,必须拆迁或 关停并转。 (2)新建的工业企业,应优先摆在具有建设条件而原来开发程度低的中 小城市、矿产地、林区。 (3)新开辟的工业点一般不要布置过多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而全的 企业。一个点上摆上少数骨干厂作为总厂或核心厂,然后搞若干协作配套厂, 分别着重生产少数产品,同总厂或核心厂协作配套,这是可以的,但不宜再 摆协作厂的协作厂,因为企业之间直接间接的协作面很广,如果要一个套一 个,没有止境,势必使一个点上工业企业过分集中。 (4)工业点与工业点之间,一般应保持较大的距离,彼此之间通过运输 干线或大型水运干线联成一气,形成一条一条的线状工业点,而不是形成范 围很大的块状的工业城市集团。 而要做到工业在大范围内的适当分散,需考虑以下几点: (1)创造条件,有步骤地进行,不能盲目地追求遍地开花。企业分散范 围的大小,工业点铺得多开,必须根据一定时期内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综 合平衡下可能支持的总的工业建设规模。总的建设规模大一些,能够建设的 项目多一些,布点也就可相对多一些;相反,就要相对集中一些。企业向新 区分散,还要考虑地方条件。在全国综合平衡下,进一步做好地区平衡,即 从地区内资源、产销、工业与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消费品供应以及 组织新的协作等方面的平衡,注意同各有关方面的衔接。如果各方面或主要 方面条件不具备,勉强分散开来,一下子把工业点全面铺开,势必拉长基建 战线,分散建设力量,既影响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而且铺开 的工业点终究也会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巩固下来。 (2)因企业制宜。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特点和区位要求,其分散的可能性 和程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如下列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比较广泛的布点是 有利的:①所需资源的
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原料来源广,产品消费对象也较 普遍,相对分散的布点就有利于原料、生产、消费在空间上的结合;②技术 要求比较简单,建厂投资不多,各级地方有能力办,而且对地方经济特别是 农业生产直接有利的,比较分散的布点就能发挥地方的主动精神,并促进地 方经济的发展;③原料运输方便,而成品调运困难,或成品地区性很强,集 中生产,分散供应,不易切合各地需要的,在总的原料资源比较富裕、供给 有保证时,比较分散的布点,有利于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相反,下列企业就不适于广泛布点:①技术要求高,或要求某些特殊条 件的企业,由于建设条件不是许多地区都具备的,广泛布点就难以巩固;② 建厂投资大,而生产周期长,生产批量小,国家平均每年的需求量也不大的 企业,如果到处建厂,投资既多,设备能力又不能充分利用;③所需资源的
地理分布很集中,而这种资源又不宜长途运输或运输很困难的企业,即使其 产品的需求面广,也不宜广泛布点。 (3)因地制宜。工业的合理分布,要求点面的结合。即一方面要建立一 批全国性、大区性或全省性的基地,作为推动广大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一 方面要逐步建立小型地方工业网,作为就地就近支持农业的技术基础;同时 还要建立联结大工业城市与地方工业的基点。这三者任务不同,工业企业集 中分散的程度也就不同。大基地势必要集中较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相对说 来工业生产就比较集中,否则它担负不起支援广大地区的繁重任务;小型地 方工业网,工业规模小得多,生产就分散一些;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工业基点, 其集中程度就比基地要低,比小型工业网又高一些。 因地制宜还包括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工业的分散度 也应有区别。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在工业化初期或开发初期,由于条件的 限制,工业布点就难以展开,只能较多地集中在少数条件最好的地点,这类 地区工业集中程度高一些是合理的;经济实力较强、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 由于工业发展条件较好,工业布局就可适当展开,相对于前一类地区而言, 集中度降低而分散度可高一些;经济发达、处于成熟期的地区,工业的扩散 力强,有条件建设工业点的较多,工业的分散度就可以更大一些。 所谓“小集中”,是指具体到一个城市或一个工业区,规划建设若干工 业企业时,企业的布置应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即将一些相互配合、彼此关联 度较高的企业分布在相距不远的地点,防止工厂区在郊区四面开花。这样便 于按区域建立专业性的协作厂和车间,建立区域性的热电站、锅炉房、氧气 站等公用设施,统一安排供排水设施和运输通讯网络,从而节约建筑面积、 机器设备,减少生产管理人员;可以缩短各有关企业之间的运距,便于进行 生产协作,并建立技术上的相互关系;可以避免城市的架子撑得过大,过多 地占用郊区耕地;生活服务设施可统一安排,既节约非生产性投资,又方便 职工生活。 但这种集中,不能理解为一个城市的所有工业企业都无条件地集聚在一 个角落。这是因为,同一城市,特别是工厂较多的城市,如果企业布置过于 集中,必然形成“工业疙瘩”,企业的回旋余地太小,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 的要求;由于受地形、河流或其它条件的限制,一批大企业、特别是占地面 积很大的企业,事实上难以完全集中于城市的一个角落;许多原有城市,由 于历史原因,旧工厂区的布置从安全、卫生、经济等方面来考虑有许多不合 理之处,这些既成事实的工厂区一般不宜于完全迁建,彻底改造已需相当的 力量和时间,如果新建企业也向此集中,就会增加不合理的程度;有些企业 在布置上必须彼此保持相当大的距离,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企业以及在生产 过程中互有干扰的企业,更不宜挤在一起。这就是说,在“小集中”中也还 有适当的分散。这又涉及到城市工业区的布置问题。一个城市如果工业企业 较多,一般要形成一个以上的工业区。至于各工业区的规模大小,适于摆多 少企业,同一工业区内各企业之间距离多远,各工业区之间距离多远,由于 各个城市的规模、性质、工业结构的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以下 原则可供掌握参考:①同一工业区内,要求协作的厂距离要小一些,间距尽 可能在经济半径之内。矛盾大的工厂距离要远一些,以符合卫生防护安全的 要求为准。②同一城市两个工业区之间的距离,要有建设隔离带的必要空间, 并防止工业区的发展又连成一片,形成更大的集中。③开辟工业区的数量, 以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其功能分区的要求为准。 (四)工业企业集中与分散的定量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企业布置集中与分散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由于现代工业企业类型复杂多样,在布局上的要求各异,而各地区的情况又 千差万别,并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因而事实上很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数量指标, 来判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数量范围之内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才是适度的。要把握 “适当”,首先需要把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结合起来。从宏观经济 角度看,应有比较科学的经济区划体系,据此安排好地区经济布局,正确确 定各类工业中心、工业枢纽、地区工业生产综合体的规模和性质以及工业构 成;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应在符合工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要求的 前提下,根据企业特点、主导企业与相关企业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进行 成组布局。与此同时,可利用国内外常用的一些衡量企业分布集中化和分散 化的指标作些定量评价,这些指标主要有: (1)工业空间集中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C = 1- H T ( )×100 式中 H—达到经济总量一半时的各地区人口数量之和; T—大区的总人口数。 其计算步骤是: 第一步,计算出大地区内各地域单元的人均产值,并按人均值大小排序; 第二步,按上述人均值顺序,列出各地域单元的总产值,并依次相加, 加到其和正好等于大地区总产值的一半的地域单元为止。实际上,很少有加 到某一地域单元其和恰好等于大地区总量的一半,因此,只能加到接近大地 区总量一半而不到一半的那个地域单元为止。然后看其和比大地区总量的一 半还差多少,就从下一个地域单元的产值中取出多少,使之恰好等于总量的 一半; 第三步,根据这个地域单元的人均值,计算出抽出的那个部分产值相当 于该地域单元的多少人口; 第四步,将这个地域单元的这一部分人口数,与其上各地域单元的人口 相加,其和即为 H。代入上式,即可求出这个大地区生产的集中指数。指数 越大说明集中程度越高,反之说明比较分散。最分散时,集中指数为 50,这 时人口与生产分布完全一致,即占总人口 50%的地区,分布着生产总量的一 半;指数最大时,也不可能达到 100,因为那意味着生产有一部分是在无人 烟的地区进行的。所以集中指数永远是在 50~100 之间。在这个范围内,如 指数为 50,为相当分散;50~60 为比较均衡;70~80 为相当集中;大于 90 为高度集中。 根据上述计算式,利用世界银行《1990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供的 1988 年世界被统计的 121 个国家(地区)的有关数据,笔者对 1988 年世界经济(因 无工业的系统数据,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的空间集中度进行计算。按上述 计算步骤,计算出集中指数为 91.37。这意味着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 50%, 集中在仅占世界总人口的 8.63%的国家,集中指数大于 90,属于高度集中。 但在世界高收入国家范围内,国民生产总值的集中指数只有 58.4。说明 国民生产总值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布就比较均衡。在发达国家内部,1978 年,美国国民收入的集中指数为 53.3,日本为 59.7,都属于集中度较低、分 布比较均衡之列。中国 1980 年国民收入的集中指数为 72.25,高于美、日, 属相当集中型。中国工业的空间集中度较国民收入集中度还高,1980 年为 77.83,1990 年有所降低,但仍达 74.76,属于相当集中型中更为集中的一类。 (2)集中度的绝对指标。集中度的绝对指标等于全区工业产值地区构成 中前三名地区所占比重之和。比值越大表示集中程度越高。 (3)分散度的相对值指标。分散度的相对值指标为前三位地区所占比重 之和减去其余地区所占比重的平均值。此值越接近于 0,表明集中度越大; 越接近于 1,表明分散度越大。 (4)也可以利用“地理联系率”来衡量生产的空间集中度。地理联系率 反映两个地理要素(通常是产出与人口,或产出与土地面积)在空间上的联 系状况。如果两个要素在地理分布上比较匹配,地理联系率就高,说明生产 的空间集中度较低,分布比较均衡;反之,说明生产的空间集中度高。 其计算式为: C = 100- 1 2 å - i= n Si Pi 1 | | 式中 C—地理联系率; Si——第一要素(为人口或土地面积)占总量的比重; Pi——第二要素(为产出)占总量的比重。 可将世界各国(地区)划分为 4 个类型:低收入国家(地区)、下中等 收入国家(地区)、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和高收入国家(地区)。1988 年,世界银行《1990 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的 121 个国家(地区),4 个类 型国家(地区)的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布见表 7: 表 7 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地区)人口与产值分布(1988 年) 由上表统计数据可看出:占总人口 83.44%的低收入、下中等收入和上 中等收入的国家(地区),只占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 18.21%;而人 口只占 16.56%的高收入国家(地区),却占有国民生产总值的 81.79%,反 映了生产的高度集中。 (人口与生产)地理联系率 = 100 - 1 2 å - i= Si Pi 1 4 | | =100-65.23=34.77 说明人口与国内国民生产总值在各类型国家(地区)极不匹配,地理联 系率低,世界生产的空间集中度很高。 如进行国与国的对比,1978 年,美国人口与国民收入的地理联系率高达 96;1980 年,中国人口与工业总产值的地理联系率只有 86,1990 年为 87.14, 表明中国生产的空间集中度比美国高。 (五)规模经济理论 同集聚论与消聚论密切相关的是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是指“规模收 益递增”。从狭义上讲,是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和最佳规模所产生的节约, 称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同一地区范围内企业集聚的合 理规模,由此而产生的节约,称之为外部规模经济。集聚问题前已述及,这 里主要讲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大规模、专业化(也包括联合化)、高集聚, 是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规模经济理论认为,经济规模具有客观性(任 何一个项目,在可供选择的不同建设规模中,总会有一种建设规模比其它建 设规模有更多的收益)、临界性(产品年产量必须有一定的数量界限,才能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低于或超过这个界限,企业就会亏损,这就是企业的 盈亏临界点)、系列性(不同项目的工艺技术特点和不同地区同类项目的建 设条件不同,因而不同项目的经济规模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同一项目的经 济规模也不同,因此,一个项目的经济规模不是一个,而是存在于一个经济 规模系列之中)、二重性(经济规模是一个项目的技术与经济优势的重合)。 经济规模的重要性,主要在于能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带来明显的规模 经济。可以说,经济规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 重要途径。追求企业的规模,就意味着追求效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 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实现大规模生产。正因为如此,世界上从工业 化大国到工业化小国,从发达地区到发展中的地区,普遍重视这个问题。但 在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之中,规模经济问题却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工业生产建设中,如按规模的经济性,大体可分为 3 类产业:一是规 模经济显著的产业,如乙烯、钢铁、轿车等行业;二是规模经济不很显著或 对经济规模要求较低的产业,如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行业;三是规模经济 不明显的产业,如家具制造、饲料工业等行业。就提高规模经济而言,重点 是第一类产业。 根据国外经验、中国国情,第一类产业中,适合于中国现阶段经济技术 水平的主要产品的合理规模,如上述合理规模,主要是根据中国现实的经济技术水平而言的,较之发达 国家、地区同类产品的经济规模特别是最佳规模,下限明显偏低。即使如此, 从全国来看,产品年产量真正达到合理规模的企业还为数不多。 就一些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而言,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全国汽车生 产厂有 120 多家,平均每个厂年产量仅 5000 辆,年产量小于 1000 辆的近 100 家,而国外一家大汽车厂,年产达几十万、上百万辆。即使号称中国的大汽 车厂,也没有一家达到上述经济规模。汽车改装厂 620 家,生产能力共 15 万辆,厂均仅为 240 辆;全国电梯生产厂 300 多家,年产量最高的 650 台, 有 200 家只一二十台,国外大电梯厂年产近万台;集成电路生产厂 40 多家, 过千万块产量的只有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无锡)1 家,也远没有达到表 8 中 2000 万块(年)的合理规模;到了 90 年代,中国在建、拟建的新乙烯厂, 设计规模绝大多数也只为 11~14 万吨级的;钢铁工业效益的取得,很大程度 取决于经济规模。当前国际上一般认为最小竞争规模应为 800 万吨的综合生 产能力。从中国国情出发,300 万吨应是最小经济规模,目前中国 500 家最 大工业企业中,钢铁行业虽占了 82 家,但达到这个低标准以上的只有鞍钢、 宝钢、首钢、武钢 4 家,即便以 100 万吨划界,也只有 17 家。中国钢铁工业 企业数占了世界的 1/3,而钢产量只占世界 1/10。如果说,经济规模带来规 模经济,那么,非经济规模必然带来不经济,主要表现为:①单位产品建设 投资高,有限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②单位产品能耗、物耗高,生产成本高, 企业效益差,竞争能力低;③自我积累少,产品更新换代慢,导致开拓市场 能力差;④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的大型设备,企业技术素质难以提高; ⑤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的整治;⑥企业总体格局的小型化和分散化, 使得市场的稳定性低、信息渠道杂乱失真,不利于宏观调控。 中国即将重返关贸总协定,为了换取外国市场,必须开放国内市场,降 低关税,逐步取消许可证和行政审批手续,取消非关税壁垒,这意味着向外 国商品、包括发达国家具有竞争规模的优质商品敞开国门,如果中国再不讲 求经济规模,改变小散乱的局面,将很难承受这个新的冲击。因此,规模经 济问题已不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而是关乎中国工业发展前途的一个重大实 际问题。 要解决非经济规模问题,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按照不同行业制定建设项目的经济规模系列。特别是对市场供求矛 盾比较突出、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和比较显著的产品,要提出科学的经济规模 标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引导建设项目和现有企业调整提供规模依 据。对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的新建项目,标准可适当放宽。 (2)对未达到经济规模的现有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可能,分步骤 地进行改造、调整。以重点企业为核心,推动联合改组、兼并,办好有不同 特色的企业集团,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是以优质名牌产品为龙头,组织专业 化生产,通过调整,提高专业化水平;也可以转产。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 的,可暂维持现状。 (3)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在竞争机制下,优胜劣汰,利用这种 克服非经济规模的手段,限制非经济规模的蔓延和发展。 (4)建立大中小型企业互相结合、协作、比例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互 相补充,克服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的全能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有效规 模,即提高企业单一品种或主产品的生产批量。 (5)参加关贸总协定,严峻的形势,也给中国工业转变观念、调整结构 提供了一个契机,由长期依靠行政手段,转而真正按经济规律办事,工业中 的小散乱局面有可能改观。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