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的开发模式中,国内外运用较多的有: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 式、区域综合体建设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 (一)增长极建设 增长极这个概念,是 50 年代提出来的,以后逐步发展为一种很有影响的 理论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三大问题:①大城市 的膨胀及由此而来的“大城市病”日趋严重;②老工业区的衰退;③落后地 区长期得不到开发。为了调整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的增长和总体布局的 改善,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发达国家落后 地区的发展、衰退地区的振兴,作出理论上的论证。这个理论提出以后,也 被发展中国家、地区广泛采用,成为工业开发以至区域开发的基础模式之一。 增长极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一个区域的工业开发与 经济发展,光有增长的总量指标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工业、国民经济按
地理 单元,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工程项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增长不是在区内 每个行业都以同样的速度增长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相对集中 于某些主导部门和创新企业。这里所讲的主导部门,一般具有 3 个特点:① 相对说来,它是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业;②它的产品主 要输往区外,面向全国以至世界市场,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③对其它 产业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所讲的创新企业,是指由新型企业家开创的企业。 这种企业家,具有较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开拓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敢冒风险 的精神。这种创新企业,一般数量不多,是代表工业发展方向的尖端企业。 区域经济的增长,首先是这类部门、这类企业的高速增长,然后波及到其它 部门和企业。 从空间上看,这类部门、企业,也不可能同时在各个地方都发展,一般 集中在某些城镇中心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向外围扩散。这种集中了主导部门 和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有些人运用增长极这个概 念时,把它同城镇划等号,这是不全面的。并不是所有城镇,都能构成所在 区域的增长极。它不仅是已经形成的城镇,而且还要具备主导部门,这种主 导部门有一定的扩散能量,能够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同地方经济融合为一 体。只有这样的城镇才能算是区域的增长极。 1.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在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 即在极点上,由于主导部门、创新企业的建设,开始对周围地区产生了一定 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周围地区的劳动力、农副产品、原材料等资源,被吸引 到极点上来。随之对外区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外区的资金、人才、技 术、产品以至某些建设项目,也被吸引到极点上来。这两种吸引,形成大量 的外部投入,从而使极点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个过程就是极 点的极化效应过程。这时,增长极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能力,可以不断地 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因为: (1)在极化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了 5 方面的优势,即: ①科技力量较强;②信息传播速度较快;③基础设施与协作条件较好;④资 金相对充裕;⑤有集中的消费市场。这些优势的结合,使得增长极又具有开 发新兴产业、产品的能力。 (2)极化的结果,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增长极的竞争能 力。 (3)乘数效应会进一步加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由于主导部门的发展, 势必要求一系列为之服务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的相应发展,这些相应行 业的发展,会引起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引起消费需求及一系列为居民 服务的行业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人口的进一步增长。这些又带动固定资产投 资需求的增长。根据中国投入产出的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工业每增长 1%, 工资和奖金增长 0.17~0.2%,对农业的需求增长 0.33~0.4%,运输生产增 长 1.08~1.2%,能源消费量增长 0.5~0.6%,总投资增长 1.45%,而 1 亿 元固定资产投资,可带动 2.65 亿元的社会总产出和 0.42 亿元的居民消费需 求。这种乘数效应,是一轮又一轮地、按乘数增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极化 趋势。人口、经济密集的城市、城市群、城市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由上述可知,极化效应是增长极首要的经济职能。但极化效应不是无限 的。在极化过程中,同时又存在着两方面的制约因素:①从企业内部来看, 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受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企业的边 际效益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下降,从而抑制了资本继续投入的势头;② 任何一个极点,其地域范围总是有限的,也就是极点的空间容量、环境容量、 经济容量都是有限的,极化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就会导致城市病的 滋生:环境污染,高失业率,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等。这些城市病将损害 早期的外部经济效益,取而代之是外部不经济。这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会减 小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得扩散效应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首要问题。 2.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即增长极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把经 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表现为 3 种形式: (1)扩张扩散。增长极新事物的扩散,必须通过人来进行。通常,当新 事物刚刚出现时,只是为一小部分人所了解、所掌握,然后,通过人与人的 相互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将了解、掌握这种新事物,这个过程就是扩张扩散。 (2)重新区位扩散。有时,增长极的新事物,是由传播者自身的位移, 将其新事物直接带到新的地方,这个过程就是重新区位扩散。 (3)等级扩散。新事物在扩散时,
地理距离并不总是起重大影响作用, 而城市规模,有时也起着很明显的作用。增长极某些新技术、新思想的传播, 往往跳过紧邻的小城镇,在距离较远有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扩散,然后向 次一级的城市扩散。这种形式的扩散就是等级扩散。 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也是有条件的。从供需关系角度看,扩散地区与接纳 地区之间的交互作用,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或某 些东西可以并愿意或必须向外界提供,而另一方对这种或这些东西又恰恰有 需要,又有吸收能力,这时才能实现增长极与外围地区间的作用过程。这种 关系,即互补性。正是这种互补性,构成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相互作用 的双方,增长极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益是增长极发展的两个方面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 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由极点向外围的转移、渗透。二者都可以 从不同的侧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新的工业区域的形成、壮大。但 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在增长极发展 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也就是吸引外部的投入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 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再进一步发展,扩散效应逐渐 占主导地位。当然,增长极也可以通过其生产要素更新和重新组合,创造出 新的比较优势,产生新的需求,在新的基础上萌发新的极化效应。但由于总 体规模的局限,在工业的总体布局和区域的总格局中,极化效应可以延伸, 却难以占主导地位。相对说来,扩散成为它更主要的经济职能。总起来说, 极化效应是增长极能量的积累。这个过程有快有慢,有的顺利,有的不顺利, 以至于还来不及形成区域的增长极就未老先衰。从这个意义上讲,极化过程 是任何一个增长极形成的关键;扩散效应是增长极能量的释放,释放的强度, 既取决于极点能量积累的状况,即其主导部门、创新企业的规模、素质、水 平,更取决于国家的区域政策、管理体制、极点的区域环境。当后者有问题 时,已积累起来的能量扩散不出去或扩散能量薄弱。一些区域的二元结构所 产生的“屏壁效应”,就是增长极扩散效应难以发挥的重大障碍。 4.对增长极模式的修正和发展 增长极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中广泛采用以后,有得有失,但在 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模式是在发达国家的条件下,为了寻求经济的 增长而提出的,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开发的条件下,不宜照搬,而应当结合发 展中国家、地区的实际,加以修正、发展。 (1)对增长极的目标模式应作新的理解。增长极原来的目标模式是追求 经济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的涵义则广泛得多,它是指随 着工业开发、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至政治结构、观 念形态、生活方式的质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意味着 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三大状况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当务之急是实 现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不仅仅是工业的增长。但在实 际上,通过增长极的建设,往往是有增长而无发展。贫困、失业、收入不均 问题未能圆满解决,甚至有些还有所加剧。因此,虽然可以沿用增长极这个 概念,但更确切的应当是“发展极”。“发展极”的任务比增长极的更复杂, 既要把先进的物质生产要素向外围地区扩散,还要把商品经济观念和现代化 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扩散到外围地区。 (2)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实践证明,在发 展中国家、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远远超过其扩散效应。这些国家和地 区,一方面,城市化的总体水平低,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在土地报酬率递减 律的作用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面临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城市规模 结构和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显著的特点是大城市的过度城市化和广大农村地 区过低城市化同时并存。这两方面的情况严重限制了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 来区域发展的两极化,发达的越发达,落后的越落后。这个循环,光靠市场 机制的自发调节是不容易打破的。因此,在增长极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政府 的区域政策,应把注意力放在促进扩散效应方面,把扩散效应作为增长极发 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3)为了把增长极的建设同完善城市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工农结合有 机结合起来。应当重视增长极体系的建设,而不能只搞某一类型的、单个的 增长极。印度区域经济的研究者,提出了增长极体系的构想。这个体系包括 4 个层次:①区一级的服务中心。这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最低层次,它所 服务的人口广泛分布在农村,规模约为 5000~10000 人,包括一些最基本的 生活服务设施。它的主要职能是把发展信息传向广大农村,疏通城市深入农 村的渠道。②州以下一级的增长点。每个增长点为 10~20 个服务中心提供服 务,规模约为 10000~15000 人。与上述服务中心相比,增长点的依托主要是 农业部门,它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管理。与服 务中心不同之处,不仅仅是在规模和服务范围方面有差异,更重要的差别是 它要能够吸收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土地压力。③州一级的 增长中心。这是增长极体系中的第三级。人口规模约 5~50 万人,服务人口 为 100~200 万人。每个增长中心的影响面约 5~10 个增长点。它的经济活动 主要是制造业,也有不同的初级产业和第三产业。它是增长点最终产品或半 成品的消费者,也是服务中心和农村产品的消费地。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 将增长点不能完全吸收消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进来,减轻大城市的人口 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大城市的反磁力中心。它与增长点另一个不同 之处是,增长点主要按照“中心论”的思想,相对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而增长中心则主要符合工业区位论原则和区域发展的需要,以经济效益为目 标,因而其空间集中程度相对要高,其数量相对要少。④全国一级的增长极。 这是增长极体系的最高层次。人口规模在 50~250 万人之间,超过 250 万人, 管理困难,并出现规模不经济。其主要特点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往往超过 第一、第二产业,其主要职能是向增长中心和增长点扩散资金、技术、科研 成果、关键性的物质生产要素和系统的信息,是区域的心脏。建设增长极体 系,有利于国民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4)增长极模式认为增长极最主要的职能是第二产业,核心是建立工业 综合体。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实践表明,把增长极等同于工业综合体、等同 于工业化,这是不全面的。工业发展的确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工业增 长仅仅是增长极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多种情况下,增长极要同时具备 3 种职 能:①作为服务中心,既满足区域的基本需要,也满足区域的特殊需要;② 创新和增长的促进中心。为此,要具备满足区域以至全国最终产品需求的某 些加工制造业,还应有吸收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根据发展中国家、 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长极的企业规模,也不一定都是大型、超大型的工业企 业,多个中等规模的企业,比只建立一个大型企业有时更有效率。因为在市 场狭小或市场发育不全的情况下,孤立发展的大型企业,很容易形成产品的 需求不足。又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严重短缺,因此,增长极也不只 是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也应鼓励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③增长 极是社会交往中心、信息扩散中心。为此,要有满足实现社会职能的服务设 施。因此,仅仅把增长极建设成为工业点是不能承担其应承担的任务的。 (5)在增长极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增长极区域基础的加强。区域基础 就是农业和工业、城市和农村、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 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农村发展,不是政策的不同目标,而是互 补的过程。农业增长和工业增长的失衡,将对区域的总体增长不利。在很多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增长极与农村的联系很薄弱,孤立发展而缺乏良好的区 域经济基础。要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空间格局,关键在于强化工农业的互补性, 实现城市工业向农村的渗透以及农业生产结构以至农村社会结构的总体调 整,创造一个增长极与区域经济的和谐关系。 (6)要充分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必须大力调整增长极本身的产业结构, 率先在协调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化”。主要表现为:①第二产业在产业结 构中的相对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第二产业在全国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也由上 升转为下降。这两种下降,也就是增长极扩散效应发挥的结果;②增长极的 经济中枢机构和高级的、特种服务行业的发展;③第二产业向典型的城市型 工业结构发展,即以高、精、尖、新为主的结构过渡。这样,尽管增长极的 工业发展速度要慢一些,但其整个经济发展速度不但不低,反而可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 在这方面成功的一个例子是日本以东京都为核心的大经济区。这个大经 济区包含 4 个层次的小经济区:①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也就是这 个大经济区的三大增长极;②三大城市周围地区,它们与三大城市融合为一 体,成为三大城市圈;③三大城市圈周围地区;④其它地区。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 40 多年来,这个大经济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增长极极化效应不断强 化和扩散效应不断扩展的统一过程。最初,三大城市工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后来逐渐放慢,现在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其它三个层次的小经济区,其 工业生产占全国的比重也下降到最末位。也就是说,作为区域增长极的三大 城市以工业为主体的极化效应,由强变弱,其工业的扩散效应,由近及远、 由小到大有步骤地层层展开。与此同时,三大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工业已不再是三大城市的唯一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重要性逐步赶 上并超过了第二产业。其结果,工业发展速度虽然放慢,但三种产业净产值 的增长速度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56~1976 年,日本全国三种产业净产值 增加了 20.4 倍,而东京都和大阪府却增长了 24.3 倍,这个过程还在继续。 这样,三大城市在大经济区和全国的地位及其功能,继续提高和加强,始终 起着“头”和“眼睛”的作用。 上述例子很值得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辽中南地区、冀东地区、珠江 三角洲地区增长极发展参考。上海这种类似于东京都的增长极,发展到现在, 正面临着经济上的战略转换,即其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要尽快地由以传统 的第二产业为主体,转向以新兴产业为主体;从单一的、传统的工业基地的 职能,转变为国民生产总值全面增长、并逐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多种职能, 而不能继续围绕传统的工业兜圈子,搞面多加水、水多加面,在低水平上自 我循环。上海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也可考虑分为 4 个经济圈层:①上海及其 周围地区,组成一个大城市经济圈;②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小经济 区;③以长江三角洲外围的浙东北、苏北、皖北、皖中地区,组成第三个层 次的小经济区;④浙皖其它地方圈。在每个圈层内,各有其不同等级的增长 极,各自与其腹地相互作用,在上海经济区内,组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增长极 体系。这种开发模式,已经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增长极开发模式,它克服了 增长极原有理论的许多局限性。 (二)点轴开发 1.点轴开发是增长极及“中心
地理论”的发展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是均衡地分布在各地区的中心点、供销中心, 以其服务半径来划定其吸引范围,并根据城市的服务设施水平、服务对象的 多少、服务范围的大小,分为不同的中心地等级。点轴论在其基础上,进行 了修正,认为中心地或城市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中心点,而是 地理位置、劳动力、资本、资源、水利、交通通信等群体因素的综合优势以 及某些偶然因素或历史机遇交互作用的结果。群体优势,造成“外部的经济”; 偶然因素造成有利的历史机遇,从而具有最经济的工业区位。点轴论指出, 中地论只说了城市作为供销中心的职能,而没有包括工业区位问题,即没有 涉及到工矿城市的形成机制。实际上,工业生产,无论是采掘工业、原材料 工业,还是加工制造业,都是产生在点上,集聚在点上的,这是工业同农业 生产很不相同的。所以中心地不只是供销中心,更重要的是工业中心。这种 中心就是上面所讲的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中的“点”。点与点之间都不是 孤立的,而是由线状的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连结各点的主要交通线, 以至水源供应线、动力供应线,就是“轴”。轴的建设,又可形成新的有利 区位,或有利的投资环境。因为轴线方便了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 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总成本。所以新轴线一形成,对人口、产业具有新的 吸引力,吸收产业、人口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城市和居民点。在点、 轴关系中,点处于主导地位,轴线首先是为点服务的。反过来,轴又对新的 中心点的形成以及老中心点的兴衰产生深刻影响。点轴融合,形成点轴系统。 由于轴线是以不同等级的中心点为基础的,相应地就会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 系统。在总体布局中,经济的空间布局如何展开,就是要根据点轴层次的不 同,安排点轴开发的顺序,确定重点开发轴线。一般说来,首先是重点开发 全国一级轴线,然后依次逐渐扩展到二级开发轴线、三级开发轴线……。例 如有人主张,在本世纪内,中国一级开发轴线是两条:一条是东部沿海地带; 一条是长江干流沿线。这两大轴线相交,构成了 T 型布局的格局。以一级开 发轴线为主干,辅之以二级开发轴线、三级开发轴线的部分开发。等到一级 开发轴线开发到一定程度,二级开发轴线可以上升到下一阶段的一级开发轴 线,这样全国工业布局,有秩序地沿着轴线展开,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形 成规模不等、经纬交织的工业地带或工业走廊。 2.对点轴模式的认识 点轴开发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并带动城市 的发展;可以保证工业开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可以防止工业布局过分集中 的弊端。是指导工业布局的重要理论之一。与增长极模式不同,点轴开发是 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布局展开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据 点开发。但在实践中,也有其局限性: (1)点轴开发模式,比较适用于开发程度低、尚未奠定布局框架的国家 与地区。中国发展到现在,布局的骨架已初步形成,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重 要组成部分的乡办、村办工业和城乡个体工业,占了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 89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25.6%,它们分布广泛,已呈面的发展;而且中国 工业资源的地理分布,具有既相对集中又相当广泛的特点,适于集中开发与 分散开发相结合。所以从全国看,点轴开发就不能体现全国生产力总体布局 的总趋势和大框架。从地区看,在西北、西南一些省区,采取点轴开发模式 是可以的,但在如沿海的环渤海区、长江三角洲区、珠江三角洲区以至新起 的闽南三角洲区内,在中部工业比较发达的省,甚至是西部比较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的进一步展开,也不是点轴开发所能体现的。这类地区,综合体开 发或网络开发,就更能体现其布局要求。也就是说,点轴开发模式,并不适 用于各类型地区。 (2)点轴开发,一级轴线的选择,一、二、三级轴线的划分,没有提出 明确的标准和原则,因而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当以点轴开发论为指导的 中国 T 型布局模式推出后,就引起很大的分歧。许多人认为,T 型布局既不 能反映本世纪内布局展开的总趋势(如把新建项目相当密集的以山西为中心 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这一大块排斥在重点开发区之外),更不能反映 2020 年全 国布局展开的大趋势。所以有人主张,中国的一级轴线应当包括 3 条,即加 上陇海—兰新轴线,构成“兀”型布局;又有人主张包括 4 条,即再加上西 江轴线,构成“■”型布局。不管是几条,每条轴线都很长,东西或南北延 伸,跨越了东、中、西或北、中、南三大地带,也就是每一条轴线所经地区, 都同时包括了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而在一定时期内,不可 能整个轴线都能构成为开发建设的重点,所以单用点轴开发模式,并不能确 切地确定地区开发的顺序。 (3)构成现代区域空间结构,必须具备三要素:①节点。即各级各类城 镇;②“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③网络。由劳动力、商品、技术、资 金、信息等流动网和交通运输网所组成。三要素中,网络要畅通,能联结节 点和域面,使二者得以互换优势,互补劣势。还要能联结一个地域系统与外 部系统,便于地域系统间能量和分子的交换。只有点轴,是构不成现代区域 空间结构的。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建设 1.什么是地域生产综合体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地区内的企业在经济上的结合。 由于是根据该地点地区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以及运输状况和经济地理位 置恰当地、有计划地选择企业,因而可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也就是说, 综合体是指一定地区内,各企业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组合在一起, 而不是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综合体内的各企业是根据统一规划确定的, 因此是计划指导下的产物,而不是区位竞争的产物;综合体内的企业,是根 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和所在地区的具体条件而布局的,既能使各企业各得其 所,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 效益。 关于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内涵也有另一种概括和表述:它是一定空间范围 内,各产业(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中具有稳定的、相互联 系的各种设施与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的总和。这个总和包含以下含义:① 它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②它的建立,是为了协同地解决一定类型、一定 层次的国民经济问题;③它集聚在比较有限、但务必是紧凑的地区上;④该 地区拥有解决重大经济问题所必须的资源,它既保证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保护环境、保障资源的再生产,又参与地域分工;⑤它有统一的基础设施为 其服务。这个基础设施体系的组成和发展水平,符合于综合体各产业部门的 要求,并能保证居民一定的生活条件。这种地域生产综合体,一般规模较大, 有的可跨越若干省、区。 2.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特点和类型 这种开发模式的特点是: (1)以专门化部门为主体。综合体组成比较复杂,涉及的行业较多,但 各行业、各企业的作用不是同等的。其中专门化部门是整个综合体的主体和 核心,它决定着综合体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着综合体内其它 行业的发展。 (2)多部门的协调发展。在综合体内,要有面向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 带的专门化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辅助性、服务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专门化 部门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的协作配套的水 平和质量。综合体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可以是垂直的(如采掘~原材料~ 直到产品加工和处理),也可以是水平的(即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系),更 多的是这两种联系的交织。 (3)大多建立在能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区。 (4)综合体建设,是由国家大规模的投入,因此它的发展往往是跳跃式 的,而不是渐进式的,即其发展速度较高。 地域生产综合体类型,也有多种划分方法:①根据地域规模大小,划分 为大型的、中型的和小型的;②根据发展水平,划分为规划建设的、正在建 设的、基本建成的和高度发展的;③根据产业结构,划分为以采掘工业为主 的,采掘、加工并重的,以加工工业为主的;④根据专门化部门,划分为以 采矿冶金工业为专门化的,以燃料动力工业为专门化的,以水电工业为专门 化的,以化工和石化为专门化的,以机械电子工业为专门化的。 3.建设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意义 前面讲到,即使是国家一级开发轴线的开发,并不是全线同步开发。在 各级轴线或若干轴线交汇处,有些地区能矿资源富集,勘探程度已较高,用 地、用水、交通条件较好,其开发对解决某方面的重大国民经济问题有重大 意义,国家和所在地区有力量能够保证地域内多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各相关 部门、企业的同步建设,这类地区,就可采用地域综合体开发模式,进行综 合开发。以地区主导资源的开发为基础,形成地区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 同时围绕主导产业,相应发展其前、后向关联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其它资源, 强化基础设施,在纵的方面形成从资源开发到加工、直至综合利用、废料回 收的产业链;在横的方面,包括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 心,产运销、金融、科研在空间上有机结合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这种开发是 一种区域性开发,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产业关联度高,能促进资源的闭合 循环、高效使用,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同空间结构的优化有机结合,构成综合 经济核心区。中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中提出的 19 个重点开发区中,有相当一 部分在性质上就属于地域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它们大多位于中国中西部能矿 资源富集区。 (四)网络开发 在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采 用网络开发模式,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网络开发,就是强化网络和已 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 的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发挥不同等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大中心带动 次中心,次中心带动小中心,一个中心带一片,点连成线,线带面,这样点 线面结合,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形成一个一个各具特 色的区域经济网络。同时通过各个网络的外延,加强区域经济网络间的联系, 或者是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 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这是工业开发、区域开发比较完备的 一种开发模式,是区域经济走向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它是点轴开 发、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的延伸和质的飞跃,主要适用于发达地区。中 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中提出的 19 个重点开发地区中,少数区如长江三角洲 区、珠江三角洲区等,就属于网络开发模式。同上述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相 比,相同点都是重视产业间在空间上的有机组合。不同点是,前者主要是利 用地区的能矿资源优势,后者主要是利用地区已积累起来的经济技术优势; 前者主导产业的地位更突出,后者产业结构更加复杂、区域功能更加多样化; 前者一般是在开发成长区采用,后者主要是在经济成熟区采用。 以上分析说明:工业开发—区域开发的不同理论模式,解决问题的侧重 点是不同的,其适用范围也就不一样。一个国家、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地带, 不同层次的开发布局以至同一层次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理论模 式的选择,应当是因地制宜,各有侧重。而从总体上看,又须要综合运用多 种理论模式,使之相互补充,有针对性解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开发布局 问题。对于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的大国来说,尤其应当如此。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