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是我国著名的咸水变迁湖,因这里发生过许多离奇事件,而被称为“神秘之地”。据考察,2000多年来,由于湖盆内部新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化,它的位置和积水轮廓,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距今最近的第三次大变化,大约在公元13世纪,随着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干,流入罗布泊的水量大为减少,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一直延续到近代,罗布泊面积缩小到了最小的程度。1930年,我国陈宗器等人到罗布泊测量,当时湖水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南北长1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形状如人的耳朵。今日的罗布泊,湖底已干涸,残留的湖水也很浅,沼泽连片,人若误陷其中,不能自拔。沿岸裸露的湖底,布满盐层,有的地方坚硬的盐峭耸立,如石林一般。盐峭都是正多边形的结晶体,高达80厘米,直径50厘米,上部周围翘起,中间凹下,好似荷叶,地面沙碱土下面,埋藏着盐的大块结晶体,以及丰富的钾盐、石膏、镁等矿物。罗布泊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带。那时,来往商旅、游客穿过这个险恶地区,经常因饥渴而死,被人们称为“死亡之地”。
我国唐朝著名的大旅行家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也曾走过这一段路程。据说,他到了瓜州(今甘肃敦煌)以后,听到人们对罗布泊的介绍,跟随他的几个人都不敢再继续西进了,于是,玄奘一个人带着别人赠送的一匹老马,毅然走进这个可怕的地区。在茫茫无际的大沙漠中,他苦熬了几天几夜,并且迷失了方向,在布满盐层的湖底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眼看干渴得就要一命呜呼了,幸亏那匹老马把他驮到一个有泉水的地方,才死里逃生。世世代代,不知罗布泊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直至近代,中外探险者们还把这里视为畏途。1981年6月,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同志来罗布泊地区考察,中途断水,为了节省开支,不用飞机空运淡水,他只身一人冒险寻找泉水,不幸牺牲在罗布泊附近的茫茫沙漠中。为表彰彭加木同志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中国科学院已在他遇难的地方树立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