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谁有这“鬼斧神工”的技能,将坚硬的岩石雕琢成这一千姿百态的奇 异景象的呢?是风——这个大自然的“雕琢艺术家”,因此人们把这些造型 精美的景象称为“风雕”。大漠中的风力疾厉,其威力之大往往出乎人们的 意料。它能把岩石表面已经风化破裂的碎石和沙粒吹扬带走,扩大岩石中的 裂纹、裂隙,加快风化的速度。同时,风挟带的碎石、沙子,在岩石的上部 和岩块之间的裂缝、沟槽中,对岩壁进行磨蚀,使岩块逐渐被磨削而变细变 形。磨蚀还能随着风力的大小,风向的转换,像能工巧匠一样,不断地变换 它的雕琢手法和雕力,使各种造型更加精奇多姿,瑰丽壮观。风雕的造型有 的似人、似兽,有的似柱、似蘑菇,有的似墩、似丘、似城堡……真是千姿 百态、惟妙惟肖。 地面上堆积的沙粒被风刮走,留下了石块、石子,这里便成为砾漠,也 就是人们常说的戈壁。戈壁滩上的砾石,白天受炽热的阳光不停地照射,连 砾石裂缝间含有的一点水分也无法保存,但被水分溶解的一些铁锰之类的矿 物质,却凝聚在砾石表面上,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硬壳,使戈壁滩上一片漆 黑,人们通常称它为“沙漠岩漆”。地表砾石,经风沙的长期磨蚀,表面便 形成与风向相同的磨光面,磨光面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棱脊,这种砾石叫风棱 石。由于风棱石的磨光面与常年风向一致,所以是戈壁滩上可靠的风向标。 当地沉积的大量沙土,被风吹刮,细的尘土被吹走,沙子留下来,再加 风沙中挟带的沙子,带到这里来沉积,这样使地面上的沙子越积越多,便形 成沙海——一望无际的沙漠。 沙漠中风暴骤起,黄沙弥漫,流沙滚滚,沙丘顺风移动,吞没大片沃土、 牧场,掩埋许多城镇、村庄,阻塞道路交通。沙暴把大量的沙子卷到大西洋 沉积,造成面积达 6 万平方公里的“海底撒哈拉”。据统计,仅仅一个世纪 的时间,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就扩大了将近 1/10。一次又一次的饥荒使居民大 量死亡,仅 1913 年的饥荒就饿死了 100 多万人。 在浩瀚的沙漠里,也有人间天堂——绿洲。绿洲是地下水出露或溪流灌 注的地方。这里渠道纵横,流水淙淙,林木苍郁,景色旖旎,从高空鸟瞰, 犹如沙海中的绿色岛屿。绿洲是沙漠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中心。绿洲的外围 是棕榈林,林间空地是开垦的农田。田间种植各种农作物,最普遍的是枣椰 树。枣椰树的果实椰枣甜美多汁,被用来做主食,树干用来搭房架,叶柄用 来当柴火,叶子用米扎篱笆和盖茅房,叶子纤维用来制扫帚、篮子和水囊, 树皮用来做绳索和骑垫。
棕榈林的深处隐藏着村镇。这里的民房是土木结构,墙壁厚实,顶上用 黄土垒平,屋里冬暖夏凉,既能防炎热,又能防沙暴。10 月是撒哈拉的黄金 季节,是沙漠商队起程的好时光。在撒哈拉沙漠的民间贸易全靠商队来沟通。 一支商队大约由 10 多个人和 100 多峰骆驼组成。他们的目的地是绿洲。当他 们来到绿洲后,宿营在绿洲的外面,当地穿红着绿的妇女和姑娘们,就背着 椰枣和商队的小米进行易货交易。在沙漠里,盐几乎同沙金一样昂贵,商队 把质量好的盐棒带回家乡出售,价格可以比原价高出十几倍,所以盐也是商 队交换的一种主要货物。商队的到来,增添了绿洲集市的贸易气氛。 50 年代以来,撒哈拉沙漠中陆续发现了石油、天然气和铀、铁、锰等矿 产资源,素称不毛之地的撒哈拉,现今被誉为“能源和矿产的宝库”。 撒哈拉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荒漠以后,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植物非常稀少, 沙丘连绵,戈壁无垠,地广人稀,在这样的地方,似乎应该是生命的绝境。 其实不然,这里存在着 300 多种沙生动物。最招人喜爱的动物是羚羊,人们 称它为“沙漠的儿女”。羚羊性情温和机灵,奔跑的速度很快,一小时可达 60-70 公里,特别喜欢同汽车赛跑,以沙生植物为食,其肉味美,皮可制皮 革。 沙漠中的狐狸,名叫沙狐,生性狡猾。人们喜欢把幼狐带回去喂养。可 是,它贼性不改,喂大后,表面上看虽然很温驯,但是每到夜晚却外出偷食, 骚扰四邻。沙狐生活在沙漠戈壁的草滩、丘坡上,昼伏夜出,行动诡秘敏捷。 它们主要捕食沙鼠、野兔、鸟类和鸟蛋为生,也食爬行动物和昆虫。沙狐是 珍贵的皮装原料。 大漠里还有大量的老鼠,一种叫沙鼠,它耐旱,以啃嚼沙生植物的根、 叶、果为生,门齿发达,尤其喜欢啃啮植物根系。据考察,100 只沙鼠的吃 草量超过一只羊。沙鼠还到处打洞挖穴,营造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行路时 如不小心,就会陷入鼠穴。沙鼠破坏植物根系,挖出的沙土掩埋大量的植物, 加速草场沙化。 撒哈拉沙漠有许多多姿多色的鸟类,有百灵、沙漠莺、沙鸡、野鹅、鸨 等。它们三五成群,有的居住在悬岩峭壁的风蚀洞里,有的出没在沙丘的灌 木丛中……靠行走而少飞翔,具有特有的保护色,因而人们往往只听到鸟鸣 声,而不见它的影子。鸵鸟是现代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约 2.5 米,体重 150 公斤。
鸵鸟是杂食性动物,很能适应沙漠环境,一般都群居;卵特别大,每 只重 1 公斤左右;两翼已经退化,不能飞翔,可下肢却特别粗壮发达,在沙 漠里奔跑如飞,每小时可达 40 公里,撒哈拉沙漠的鸵鸟,是世界沙漠中鸵鸟 的奔跑冠军。 撒哈拉沙漠常见的爬行动物是蜥蝎。蜥蝎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吃东西从 来不咀嚼,哪怕像自身一样大的食物,也是一口吞下去。身上生着很厚的角 质和鳞片。蜥蝎居住在洞穴里,或钻入沙丘,常和沙子打交道,为了防止沙 子吸入肺腔,在鼻孔里生长着一种特殊组织,吸气时就立即竖起来,聚缩进 气孔,使沙子不被吸入,另外,鼻孔里还有一对很发达的腺体,不时的向外 流出粘液,排出鼻孔里积累的沙子。蜥蝎中最大最凶的是巨蜥。它身长 1 米 多,皮肤似树皮,害怕阳光,白天钻入沙丘,晚上四处活动,行如穿梭,常 常伏在树枝上“守株待兔”,捕食鸟、蛇、虫等动物,遇人便张开大口,发 出凶猛的怪叫声,准备咬人。巨蜥咬了人虽然很痛,但往往因祸得福,从此 对毒蛇具有了免疫力,使其能免遭毒蛇之害。 沙漠里,人们最熟悉的动物莫过于骆驼了。骆驼能长途跋涉,横穿瀚海, 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被誉为“沙漠之舟”。撒哈拉沙漠的骆驼,全为 单峰驼,蹄子扁平,脚掌和腿骨之间有块弹性肌肉,还有肉垫状的胼胝体, 在沙漠戈壁地上行走自如,十分平稳。骆驼在沙漠戈壁中能耐热耐寒,又能 忍饥耐渴。它的体温能随周围环境而变化,不管外界气温有多高,天气有多 热,它本身能自行调节体温与外界平衡。单峰骆驼的饲养不需要精饲料,沙 生植物的叶子、枝条就是它的美味佳肴,甚至干燥粗硬的麦秸也会感到满足。 骆驼忍饥耐渴的本领,有人说是因为骆驼背上的驼峰里装满着水,随时可以 得到补充,所以几天喝不上水,也能坚持,不会有什么危险。其实不完全对, 驼峰里除了贮存水分外还有粗脂。当骆驼得不到食物补充时,就会动用驼峰 里的养分和水分来维持生命。大漠中气候非常干旱,地表水源奇缺,空气也 特别干燥,所以只要有水井或水源,干渴的骆驼靠本身的特异功能,在数公 里外就能闻到水气,找到水源所在地。一只干渴的单峰驼,一次的饮水量能 达几十公斤,等于本身体重的 1/3。这些水经过胃被输送到全身。在旅途中 无水的情况下,单峰驼可以持续 7 天不喝水,只吃点粗硬的干草。负载 200 公斤货物的骆驼,只需消耗很少的草和水,就能在沙漠里走几个星期。在丧 失体液 27%(近于体重的 1/4)的情况下,它还能活着。有两位美国学者在撒 哈拉沙漠作了一个试验:把几只骆驼拴在太阳下暴晒了 8 天,不给水喝,结 果骆驼体重减轻了 20%,的确变得“骨瘦如柴”了,但是它们仍然以惊人的 毅力,忍受着干渴,顽强地活着……不过,如果超过了它们忍受极限,它就 会躺倒,安静地等死,再也没有任何办法使它再站起来了。此外,骆驼很少 张嘴,呼吸的频率低,也可以大大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发。在炎热的白天,它 本身又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因此很少出汗。单峰骆驼性情温顺,不论是谁, 只要牵动它的缰绳,就听谁使唤。可是,千万别惹它生气,它一旦脾气上来, 十分固执,尤其是小骆驼,特别不愿意驮货,往往在主人面前怒吼、奔跳。 骆驼虽然吃的是草,但是它却浑身都是宝。骆驼皮可以制作各种皮革制品; 骆驼的毛绒是高级毛纺原料;驼奶和奶酪是美味食品;骆驼的骨骼是工业原 料和有机肥料;骆驼的粪便晒干后还是沙漠居民上好的生活燃料。总之,骆 驼的一生无求于人类,却对人类的奉献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