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路上 有朋友劝他暂时回家休息一阵子,不必再冒这种无为的艰险。可是他坚定地 回答说:“我不怕,即使不幸在旅途上牺牲了,就拿一把锄头,就地挖个坑, 给我埋葬在那里就满足了。”仍然按照既定的方针前进。 当他进入西南山区以后,曾几次遇到餐风露宿、饥寒交迫或无食盐的困 境。他说:“这一点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有个草堆让我躺下来休息, 就心满意足了。”有时,行走在无人的山区里迷了路,同行者不知所措,而 徐霞客始终乐观地开导他们说:“迷路有什么可怕?也不必懊悔,也许就在 迷途上有新的发现。对于探幽凌险、披奇扶奥的旅行者来说,三误三返也不 必灰心丧气。”有时,碰巧真的在迷途中获得新发现或意外的收获,他就高 兴得不得了,甚至大喊起来:“值得!值得!” 虽然徐霞客白天多在山野间长途跋涉,身体已经极度疲劳,但到晚上住 宿的时候,总是把当天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写在日记本上。即使有时找不到住 处,露宿荒郊、寄身于草莽之间,也要燃起篝火或松明,在风吹摇曳的火光 里,蛰伏在包袱上写他的日记。就以如此坚韧不拔的毅力,写下了独具一格 的“既锐于搜寻,尤工于摹写”的《徐霞客游记》。在这部巨著中,从 22 岁开始,一直写到 55 岁因病返回家乡,历时 34 年的旅行纪录。
这部著作的最初稿本共计 240 多万字,是徐霞客毕生心血的结晶,是他 的意志与才华所融合而凝成的科学与文学的硕果。史夏隆评论说,这是徐霞 客“一生心血,走笔成书”的杰作。但因 300 多年来辗转抄录,散失残缺, 迄今仅存 20 卷,约计 60 万字,还能见到其宏博的内容。 虽然书名为游记,但它不同于一般作家所写的游记,而是集地质、地理、 水文、气候、植物以及社会人文诸多方面的科学内容与风土人情的巨著。其 中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尤为珍贵,钱谦益曾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 奇文字”。西方的地理学界对这部巨著曾赋予高度的评价,并在 19 世纪时即 翻译过去,作为他们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文献。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 瑟博士在他的名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对本书曾作这样的评说:“他 的游记并不像 17 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 20 世纪的野外勘探家所 写的考察纪录。” 《徐霞客游记》的最大成就是在地理学方面。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 而系统地描述岩溶地貌的科学纪录,比以往地理学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研究 岩溶(喀斯特)地貌的德国地理学家 曼于 1858 年记述岩溶地貌还要早 200 年。 徐霞客从湖南经广西到云南的行旅中,一路上正好都是石灰岩地貌发育 区。他正确地描写了桂林漓江的奇峰群“青莲出水”;阳朔周围则是“碧莲 玉笋世界”、“山复峥峥,骨立石皆廉利侔刀戟”。并给这些岩溶地貌专门 命名了“石峰”、“石桥”、“环洼”之类。他前后探索溶洞共达百余个, 且考察精细,一丝不苟。比如在桂林调查七星岩溶洞群时,手擎火把,目测 步量,将全山 15 个溶洞的分布规律、结构、特征等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记录。 他认为石灰岩的质地比较坚硬,不易作机械风化破碎,但易被水流溶解。所 以,凡石灰岩分布区,平地多拔起的奇峰,山内则多空洞,洞内又因地下水 的长期活动,溶解与侵蚀并进,使溶洞日益扩大。洞中渗透的水中,溶解了 高浓度的碳酸钙,当其附着于洞顶和洞壁上,就会凝结起来,形成钟乳石, 当其滴下,在洞底或洞壁上凝固聚积,则形成石笋。这些见解与记录,无疑 是世界上最有系统又最早的岩溶地貌学的宝贵文献。 其次,徐霞客对水文学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例如,自《禹贡》 以来,都认为“岷山导江”,即长江的发源地就是岷江的发源地。但徐霞客 经过野外的调查研究以后,提出大胆的质疑:黄河的发源地在昆仑山以北的 星宿海,但河水的流量不大,其宽度也不及长江的三分之一。反之,长江的 流量远比黄河巨大,为什么发源地反而比黄河短呢?为了解开这个自己提出 来的谜,于是他“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经过数千里的 跋涉,终于查清楚并确认长江的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然后写成《江 源考》,这是我国地理学上的重大发现,但可惜的是,至今所见到的这本书 已非完整的全文,而是残缺本了。 又比如,在南方诸水系中的南盘江(云南省的第四条大河),关于它的 发源、流向,历来记载都很模糊,经过徐霞客的实地考察以后,写出《盘江 考》,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将其支流写成上游的错误,并分别确定了交 水和可渡河各是南盘江和北盘江的发源地。近代我国地质学的创始人之一的 丁文江,在其《徐霞客年谱》一书中,特意称赞《盘江考》是全游记中最重 要的篇章。 与此类似,徐霞客在福建旅行时,将九龙江与建溪作了比较,指出两溪 的发源地高程颇为相仿,但两溪内的急流、险滩的分布却不相同,提出了“程 愈迫则流愈急”的地貌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用现代地貌学的概念来说,距 离侵蚀基准面(海洋)愈近、流程愈短的,则多险滩了。 此外,他还提出了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山削成壁”的概念,这是流水侵 蚀地貌的重要见解和特点。 第三,徐霞客对火山地质的观察和研究,也颇有独到的见解。例如,他 在游记的《硫塘吼虎》(1639 年 5 月)一节中描述了滇西腾冲活火山喷发后 (离徐霞客看到时仅过去 30 年)留下的温泉及其周围的情景,因火山喷发导 致附近山林烧毁的生动场面,并指出硫磺等岩石与矿物都是火山的赐予,这 是很正确的论断。 第四,徐霞客对旅途中所见到的或亲身感受到的自然物体与现象,诸如 岩石、矿物、植被、气候等各方面都有浓厚的兴趣,并着力加以描述。甚至 在武当山等地,不辞辛劳与艰险采集了榔梅;在嵩山采集了金莲花;在五台 山采集了天花茶等珍稀名贵的标本,作进一步研究。 徐霞客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地理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当 时的几位著名文人都无不异口同声地称赞,如陈函辉说:“霞客工诗、工古 文词,更长于游记。文湛持,黄石斋两师津津赞美。”钱谦益称他的游记为 “古今游记之最”,奚又溥更以为“固应与子长之《史记》并垂不朽”。美 誉之辞,无以复加。 徐霞客一生的绝大部分岁月都是在荒山野岭间度过的,直到 1641 年,56 岁时,因病魔缠身,不得不中止旅行,只好返回故里。此时,他将自己几十 年来收集的岩石、矿物、植物标本一一摆设在病房内,朝夕摩挲相对,在抚 摸中回忆毕生的考察事业,内心发出微笑,好像在说,我没有辜负大自然的 期望,然后,静静地闭上眼睛与世长辞而去。 1979 年,在他的家乡江阴市街头,落成徐霞客雕像,在其祖居处建成徐 霞客纪念馆,并在东西两壁上镶嵌着 77 块明代的晴山堂石刻,记载了徐霞客 的家世及其一生的旅游活动的事迹,成为目前研究徐霞客的重要资料,吸引 海内外学者来此拜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