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上海环保与发展同步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2023-01-08 
上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并把环境整治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转换及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用于环境保护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已从1991年的0.85%升至今年的3%以上,10年的总投入超过了620亿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与黄浦江交汇的苏州河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上海的象征。20世纪20年代起,由于沿岸纺织、面粉、化工、造纸等工业的发展,苏州河发黑了,变臭了。横穿上海城区的苏州河得不到治理,上海的环境质量就不会得到全面的改善。
 1993年,上海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苏州河综合整治办公室,1996年,启动了上海开埠百年来最大的环境治理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项工程规划投资200多亿元,计划用10多年的时间,通过水资源调度、水污染整治、沿岸景观改造等17项主体工程的实施,使苏州河消除黑臭、重新恢复鱼翔浅底的勃勃生机。
正在实施的苏州河治理一期工程已投资86亿元,通过综合调水、支流截污、码头搬迁、桥闸改造等工程,现在苏州河上的黑臭已基本消除,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2000年11月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在苏州河上举行了“苏州河光明行”,让上海水上运动队的运动员们在苏州河上悬帆劈浪,引来观众阵阵由衷的欢呼。昔日深受苏州河恶臭之苦的居民们终于可以亲近苏州河了。
上海整治环境的努力还体现在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城市功能上。无自然资源优势的上海在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日益完善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格局中,走出了一条能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及时调整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的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大力发展汽车、通讯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石化和家电等六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又将重点拓展到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上。目前,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已占全市GDP的54%,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12.8%。
上海的经济在整个90年代的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3%,由于80%以上的工业企业治污达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却有较大幅度的削减。1999年,全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工业化学耗氧量分别比1990年减少40%和63%。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分别比5年前减少了50%以上,空气中已几乎不含有直径大于100微米的大颗粒悬浮物,酸雨的发生频率平均每年也下降了3个百分点。2000年7月1日我国实行新的国家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这以后,上海测得的一、二级空气质量天数超过100天,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十几年前,上海市中心还是烟囱林立、烟尘弥漫的工厂与居民住房混杂的城区,功能不分,林立的高楼间夹杂着“棚户区”和“穷街”,环境问题突出,市民生活质量不高。现在,通过城市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已有1 500多家企业或向工业区、开发区集中,或被淘汰、转产,腾出地盘发展第三产业。现在的上海中心城区栋栋摩天大楼取代了工业烟囱,20多个3 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绿地取代了“棚户区”和“穷街”,有代表性的老建筑经过整修焕发了“青春”,上海城市面貌更具现代化色彩了,更具亲和力了。
上海城区已是处处透绿。90年代,上海建成公共绿地约3 000公顷,是前40年绿地建设面积的3倍,绿化覆盖率增加了9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上海市区每年新建的公共绿地在200公顷以上,人均公共绿地由解放初期的“一双鞋”(0.13平方米左右)增加到目前的“一张床”(4.5平方米以上)。同时,上海用改革开放的思路,仅用了10年的时间,新建住宅1亿平方米,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1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由31.2%提高到70%以上,300余万市民搬进新居。买房、买套房、买环境可人的称心房成了眼下上海人颇感自豪的新话题。
上海城区环境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中心城区贸易、商业、服务功能,全市金融证券、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产业快速增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进一步显现,与海外的联系更加频繁密切。上海已从原材料、产品的集聚扩散发展到资金、信息的集聚扩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开始凸现。
目前,约有2.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和1万多家外地企业落户上海。上海实际吸收外资近460多亿美元,吸纳外省市资金300亿元人民币。2000年前三个季度上海外贸出口突破200亿美元,证券等6个要素市场交易额超过50 000亿元人民币,3 000多家境外商务机构云集上海。上海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0%上升到2000年的50%左右。
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环境质量是进一步对外开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此,上海人尝到了甜头。调查显示,上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新投资和扩充投资的首选之地,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250家在上海设立了投资项目。但上海人清楚,由于受环境质量因素的制约,还有许多国际大企业还在观望。
上海正在抓紧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市政府已对未来几年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作出安排。在工业区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把环境整治与工业布局、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与生产技术的更新改造结合起来,到2005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将占市工业总产值的25%;在治水方面,继续抓紧对苏州河的治理,逐步消除各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的现象;在大气环境整理方面,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加快燃煤炉灶清净能源的替代工作,积极推行集中供热,加大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和监测力度,发展燃气汽车,加速淘汰污染严重的燃油助动车;在固体废物处置方面,积极推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用焚烧、生化处理和再生利用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进程;在绿化方面,加强中心城区的大型绿地和郊区的人造森林建设。到2015年,上海在基本建成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时候,也将成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发展 上海 环保
  • 上一篇:健康城市行动战略
  • 下一篇:深圳──国际“花园城市”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