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4年5月,正是东北春播时节,免耕播种机轰鸣作响,广袤的黑土地上生机无限。截至5月中旬,吉林省已完成玉米播种面积的99.24%;水稻秧苗长势良好,1200多万亩水田插秧将全面启动。“梨树模式”是吉林省梨树县成功探索出的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模式,其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地,通过免耕播种机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压实土壤)等工序。目前梨树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6%,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图1为“梨树模式”耕作模式景观,图2为梨树县位置示意图。
(2)说明“梨树模式”对黑土肥力保护的重要作用。(6分)
(3)简述现阶段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必要性。(6分)
【答案】(20分)(1)纬度高,夏季昼长,光照时间长,有机质积累多;纬度高,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养分积累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寒冷漫长,害虫不易越冬,病虫害少。(8分)
(2)秸秆覆盖,减少风力、流水等对土壤的直接侵蚀;秸秆腐烂,归还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免耕播种技术减少土壤表层扰动,减轻水土流失;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土壤保水。(6分)
(3)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供给压力大;有些地区过度占用耕地及耕地污染、退化问题严重,粮食安全风险大;耕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耕地质量,利于保障粮食安全。(6分)
【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水稻生长周期长,一年只生长一季,养分积累时间长,有利于提升稻米质量;其次,东北纬度较高,夏季昼长夜短,光照时间长,有机质积累多;再者,该地作物生长季,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提升稻米的口感;冬季寒冷漫长,气温较低,害虫不易越冬,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因而水稻的品质更高。
(2)梨树模式的核心是将秸秆返田覆盖,再通过机器完成施肥、覆土、播种等工序。秸秆覆盖返田,可以提高近地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增大,从而降低近地面风速和水流速度,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其次,秸秆覆盖返田,秸秆腐烂变质,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还田会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强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减少表层水分的蒸发量;根据材料信息,梨树模式虽然利用机器进行后续播种、施肥作业,但机器作业过程中为免耕播种,即不对土地进行深耕翻土,这样会减少对土壤表层的扰动,减轻水土流失;
(3)藏粮于地,即注重保护耕地,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目前耕地人均占有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由于我国山地、高原、贫瘠土地广布,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较为严重,造成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保证基础土地需求量的基础上保证粮食的正常供应。其次,藏粮于地还体现在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生态保护。结合现状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目前被工业建设侵占数量日益增长,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土地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也要注重土地的健康度,才能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即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单位土地上的粮食产值。我国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袁农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粮食产值吗,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今后还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单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量以及由于耕地面积不足而造成的潜在的粮食产量危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7.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9分)
南美白对虾对水质、水温和盐度均有较高要求,适宜在水深0-72m,水温25-32℃,盐度约28‰的海域环境中生长。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区域觅食生长。
(2)分析近岸甲地区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有利海域条件。(6分)
米拉多铜矿是由中国投资、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的大型矿山。2023年完成采矿总量2714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该项目显著增强我国铜矿资源战略保障能力。
(3)从国家安全角度简述中厄合作开发铜矿对我国的意义。(6分)
【答案】(19分)(1)特点:年降水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成因: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7分)
(2)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赤道海域,对流旺盛,降水量大且近岸有河水径流注入,海水盐度偏低地处大陆架,水浅,光合作用强,加之径流注入和沿岸洋流影响,饵料丰富;海域开阔,水质好。(6分)
(3)有效缓解我国国内铜资源供应紧缺的现状,保障铜矿资源供应,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增加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渠道,减少我国铜矿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6分)
【详解】(1)本题降水特点主要从降水总量和降水季节变化来分析。对比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L城降水总量大且降水季节变化小,而T城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T城位于南美大陆西岸,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T城位于0°~4°S,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T城因高大山脉阻挡,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所以降水总量较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由材料信息“南美白对虾适宜在水深0-72m,水温25-32℃,盐度约28‰的海域环境中生长”可知,甲位于4°S附近,纬度低,水温高,白对虾生长速度快;赤道附近海域,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旺盛,降水量丰富,且近岸有河流水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使其盐度偏低,适合白对虾的生存;由“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可知,位于秘鲁寒流经地区,海水循环活跃,海域面积广阔,海水水质好;由“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区域觅食生长”可知,地表径流的注入以及沿岸冷海水上泛,为浮游生物带来营养物质,为白对虾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
(3)铜矿属于矿产资源,中厄合作开发铜矿对保障我国资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有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铜矿需求量大,米拉多铜矿采矿总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我国对铜矿资源的需求,保障铜矿资源供应;米拉多铜矿是由中国投资、设计、施工、制造和运营的,可作为稳定的进口渠道之一,增加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渠道,减少我国铜矿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我国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从经济角度看,铜矿资源的开采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地处温带,受海洋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是世界上峡湾分布类型最多、最典型的海岸,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南北。下左图为欧洲西部略图,右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部分地形图。
(2)据图简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海岸地带的地貌特征及其主要成因。(4分)
(3)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阿尔卑斯山脉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差异。(6分)
【答案】(16分)(1)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少。(6分)
(2)特征:海岸线曲折漫长,地貌破碎;多峡湾地貌。成因:冰川侵蚀;海浪侵蚀,流水侵蚀。(4分)
(3)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之间消亡边界附近,是板块挤压抬升形成的年轻山脉,平均海拔较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高,坡度陡;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板块内部,为地质年代较古老的山地,久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海拔较阿尔卑斯山脉低,坡度较缓。(6分)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纬度位置判断,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位置,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原因是受山脉阻挡,位于西风的背风坡位置,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半岛为斯堪迪纳维亚半岛,海岸线破碎、曲折,多岛屿、峡湾。其成因主要受外力侵蚀作用(冰川、流水和海浪的侵蚀作用)冰川切割、侵蚀,沿岸支离破碎;山脉西侧河流较多,山脉离海岸较近,水流湍急,多瀑布,流水侵蚀强;地处沿岸,受西风影响大,风浪大,海浪侵蚀严重。
(3)结合所学知识,阿尔卑斯山脉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挤压,挤压抬升后形成的年轻山脉,受外力侵蚀时间较短,平均海拔较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高,坡度陡;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形成年代就久远,为地质年代较古老的山地,受外力作用(侵蚀、搬运等)侵蚀时间较长,海拔较阿尔卑斯山脉低,坡度逐渐变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