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激情可以成为人潜能积极投入行为的巨大动力。出奇不意,幽之一默,有时笑率和效率是成正比的。有节课,某同学忘记带教材了,被我发现,他和班上同学都显得很紧张,教室的气氛一下凝固了。由于课程内容的原因,决定课后了解教育,于是说道:“你现在学习地理的水平很高嘛,达到了不带书的境界了!”。大家相视一笑,课堂气氛一下轻松了,达到了调节气氛的目的,虽然那节课任务多,但效果非常好。又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时,要求学生边学边画铁路干线示意图,有的同学速度慢的惊人,我便说:“你们画铁路比工人们修建铁路还慢呢!”同学们笑了,于是你追我赶加油做了起来。两个例子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宽容和理解,有助于拉进师生间的距离。
八、精彩结尾设置兴奋点
一段完美、成功的结束语,是热烈、活跃课堂气氛的延续,能够营造出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促使学生回味无穷,思索不断。在学习我国工业的时候,结尾是这样设计的:我国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工业面貌日新月异,但和世界一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何时能够缩小差距,谁的责任?”,既简介了我国工业水平情况,又诱发了学生对“谁的责任?”的思考。
九、置疑设问设置兴奋点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同时产生更多的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置疑设问,设置悬念,从情感教学心理学角度来看,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求欲。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常能把学生带入入神的境地,学生往往能心情振奋,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时候,让学生观察西北地区的地图,设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沙漠广、河流少、高原、盆地、雅丹地貌等。根据交流得出突出特点:干旱,再问:为什么干旱?……,这样层层递进,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拓展:位置(地形)→夏季风→降水少→干旱→植被(地貌)→农业(居民点的分布)→……等。
十、联系实际设置兴奋点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有用的地理知识,学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本地实际,紧密联系理论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夏天的太阳为何比冬天的太阳更烈?“高原红”形成的原因?为什么本地夏季多雨?江油境内通过的铁路,以及高速公路和较高等级公路?江油的工业为何以建筑材料、钢铁、能源等工业为主,有什么优越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十一、教师精气神设置兴奋带
课堂教学活动实际就是交流沟通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知识的交流,而且包括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互相合作,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情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动力。情绪具有感染作用,我们通常说以激情点燃激情、以思维碰撞思维的火花就是这个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饱满、高亢的精神状态,以长期、持续保持兴奋。
十二、欣赏、表扬设置兴奋面
“失败乃成功之母”可能并不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成功乃成功之母”或许更具有普遍意义。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惩罚会削弱人的某种行为,而奖励则会强化某种行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喜欢别人的赞美和表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的愿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梯子作用、镜子作用、尺子作用。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及时给予表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愉快,从而在愉快的情绪中更加信心百倍地去学习,使学生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
设置课堂教学兴奋点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引入竞争机制、学习方式的适时转变(听、写、思、论、议、辩)、多媒体使用(图片、声音)、游戏、时事热点、教学化简、与学生多寒暄、插入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奇闻轶事、传说等。
当然,每节课的内容不一样,学情有差异,所以在设置兴奋点时也要灵活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笔者认为:设置兴奋点需要把握几个原则:1、紧紧为教学目标服务。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设置。3、紧密结合教材,从教材去挖掘、拓展。4、兴奋点出现的时机把握。5、兴奋点密度的把握。6、迎合学生的情感需求。7、长期性与短期性结合的原则。
以上乃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肤浅体会,鉴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同仁不吝赐教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