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是对学习活动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的描述。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必须提供给学生比较明确的任务。任务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原则:任务的目标明确,活动结果易生成和提交;任务的活动形式不超出学生的行为能力之外;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网络资源;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网络学习伙伴之间的合作和帮助;任务的活动内容应能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高级思维能力是指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具体的说就是: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将它们分类;通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一般化的原理;通过给定的原理和法则,推论出未知的结果;分析错误:找出并阐明自己和他人思维中的错误;找出支持的论据:对每一个观点和看法,都要给出支持的论据;概括:找出庞杂的信息下面隐藏的规律和模式;提出观点:能够确定并阐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我们做的专题网页绝不是百科全书,也不能是固化的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国外一位教育学家说: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新思想、新方法、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三、 网络学习的选题必须明确,肯定
网络教学给教育带来观念上的变革,它强调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这种观念在有网络的课堂上可以贯彻,在没有网络的课堂上同样可以贯彻。在没有必要使用网络的课堂上勉强使用网络只会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目标分析使用网络的必要性,根据网络信息状况以及自己和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分析使用网络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人文地理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学习概念和原理,参与讨论和辩论,写作论文或报告,解决问题等,强调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网络可以在情境创设、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方面提供方便,因此利用专题网页学习效果比较好,但也不是所有人文地理的课程都适合进行网络学习,我们认为难度较小便于学生自学的课程,容易引起思维冲突的课程,学生感兴趣的身边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目前尚无定论的知识等更适合采用网络学习,如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大气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峡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强调逻辑与技能,网页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将难点分解,或通过视频给学生一些真实的感受,这些在传统教学中也可以实现。而对于运算能力(如有关时间、太阳高度等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等,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现阶段自然地理部分采用网络教学的难度较大。但并不是说这是不可实现的,只是投入太大或地理教师目前尚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因为设计和开发模拟仿真情境是一个昂贵的长期过程。
四、互动设计的方式可以是同步和异步相结合的。
网络教学中的互动有多种方式(1)学生与学习媒体资源环境的交互活动。学生借助计算机,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查询、网页浏览,阅读下载网上信息或调用网络学习软件来进行学习交互活动。学生可自己安排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资源来进行学习。上传自己学习的成果和体会。(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指发生在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学生之间可利用论坛、BBS等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活动。(3)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包括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群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前者常适用于个别辅导型模式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有疑问时,通过论坛或其他方式向教师提出,教师就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予以回答。后者常用于讲授型模式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交互界面向许多学生提出同一问题,通过交流空间师生展开讨论与协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互动活动中教师常常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在专题学习网页制作时必须注意同步互动与异步互动相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有限的课余时间学生不太可能上网去学习,课堂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课堂上同步互动是十分必要也是效益比较主的。但学生的学习不可能在一堂课全部完成,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经验的丰富对某个知识的理解可能会深化,因此网页上必须有让学生进行异步互动的场所,学生的这些体会还可能成为十分难得的学习资源,为后学者提供启示。另外,互联网各个终端背后的大脑又是学习过程中极其丰富的智慧资源,他们不可能同时上网,这些智慧资源能给学生进行异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