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活动建议”部分是“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为依托。
课程标准对地理实践能力特别是野外实践的能力要求比较多,且专门增设“活动建议”栏目。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强调地理课程的教学实施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呢?老师们在组织学生开展野外考察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考察项目和考察地点。
2.准备资料。即在实地考察前,搜集并整理地图、统计数据、历史记录等资料,让学生对考察地点有初步了解。老师还应对考察地作踏勘,对当地环境做到心中有数。
3.实地考察与访问。根据考察目的,确定考察和访问的内容和路线。在野外考察中,要求学生对地理事物的了解作好详细记录。需要在地图上标注的,在准备好的地图上作好标注。
4.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拟定题目、考察目的、考察方法、考察内容、原始资料与野外考察结果对比、得出的主要结论、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
5.成果交流与展览。以上步骤简单概括为:确定考察项目──设计、论证野外考察方法──野外考察──撰写考察报告──成果交流。
案例:考察学校附近某乡的土地利用情况
考察前准备资料:收集该乡政区图、土地利用图、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统计资料等。
考察内容准备如下。
1.该乡土地面积多大?近10年来村民住房面积扩大多少?
2.农业用地有多少?农业结构由几部分组成?粮食种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畜牧业基地面积各有多少?
3.当前是否存在土地污染现象?如有污染,污染源是哪些?是否进行过治理?如何治理?效果怎么样?
4.乡政府领导知道哪些环保法律常识?村民们了解法律常识吗?
5.你认为该乡上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考察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考察。
考察路线设计:乡政府──某村村民──农业示范点──样点。
考察报告内容如下。
1.考察报告(包括考察目的、调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你为家乡设计出既能发展经济又不破坏或者尽量减少破坏土地资源的规划;
3.集体探讨该乡土地利用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