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口的性别呈男性与女性总体平衡特征。据90年人口普查资料,沪、苏、锡、常、通5市3422.47万人口中,男性占50.68%,女性占49.32%,男女性别比为102.8(女性为100),杭、嘉、湖地区据88年资料,在1117.12万人中,男性占51.6%,女性为48.4%,男女性别比为106.6。和全国性别比相比(全国1990年人口普查材料的男女性别比106.6),本区人口性别比偏低,说明本区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比较协调。但是,也存在市区性别比高于郊区郊县的现象,如杭州市区男女性别比高达109.0,此外,少儿组中的男女性别比偏高(表3-4)。因此,本区应重视性别比例的地区协调问题。
②人口的年龄构成处在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阶段,老龄化现象突出。据1990年人口普查材料,沪、苏、锡、常、通5市总人口中,少年组(0—14岁)比例为21.18%,老年组(>65岁)为8.62%,按国际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分别进入老年型和成年型。而1982年人口普查两者的比例相应为24.8%和6.95%。此外,国际上公认,1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据此,上海及江苏各市均已超过(表3-5)。人口的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冲击,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人口的城乡构成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也是非农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据统计,1990年,全区非农业人口总数达1654.36万人,占总人口36.8%,高于全国同期467个城市的年均比例26.95%近10个百分点。但是非农业人口比例,区内差异很大。最高者,上海市达67.74%,最低者湖州市仅为17.8%,两者相差2.8倍。另据90年普查材料,苏、锡、常、通、沪5市,市镇人口总数为1385.01万人,占总人口的40.47%,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6.23%,高出近15个百分点,这反映了本区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特点。
本区人口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各级城镇存在着大量的亦工亦农人口和在农村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形成了著名的“苏南模式”、“离土不离乡”和早出晚归的摆动人口。
由于本区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吸收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据统计全区已有近一半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同时,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工业1984年起即招收农村合同工,还有大量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以及白天在城,晚上回乡的摆动人口,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镇人口构成的特点,其中亦工亦农人口一般占小城镇人口的1/2。
人口的行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劳动分工程度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据90年资料,长江三角洲8市社会总劳动力为2752.99万人,占总人口的61.19%,与全国同期467个城市平均水平相比,高出近10个百分点,说明本区劳动力就业水平较高。但乡村劳动力比例为64.05%,说明本区农村劳动力仍占主导地位。就社会劳动力在3项产业之间的分配看,第二产业已占主导地位(46.03%),第一及第三产业分别占33.35%和20.62%。较全国所有城市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低了近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出了近1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例还略低。因此,总体看,本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长江三角洲各市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差别甚大(表3-7)。杭嘉湖和南通,第一产业占50%左右,最高湖州达57.6%,而上海与苏南较低,上海市仅12.25%,而第二产业比例正好相反。第三产业的比例各市差别不大,也说明这种普遍滞后的现象。
表3-7 长江三角洲各市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
人口的文化构成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长江三角洲历来是我国人才荟萃之地,是我国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该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与这一点不无关系,据90年人口普查资料,沪、苏、锡、常、通5市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人口占总人口48.3‰,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137.3‰,而文盲、半文盲(15岁以上)则占总人口143.36‰,与同期全国相应指标14.22‰、80.39‰和158.8‰相比,前两者比例高,而后者相对较低,显示本区人口文化素质较高的特点。但是,从总体上看,本区的文盲、半文盲率仍偏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也偏低。即使文化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和其他国家相比,其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仍要落后一大段距离。1990年,上海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为73‰,不仅低于美国(319‰)、日本(143‰)、加拿大(324‰)等国,也低于菲律宾(152‰)和韩国(89‰)。因此,为促使本区经济腾飞,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提高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