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发源于贵州东南部的苗岭山地,在湖南常德附近注入洞庭湖,全长1060公里,流域面积近9万平方公里,长度和面积都不算大。但因流经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区,从东南方向来的温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全流域降水量都在1200毫米以上,有的地区甚至高达1700毫米。因此,沅江水量十分丰富,仅次于岷江、湘江和嘉陵江,在长江的支流中占第四位,而且水量多集中在夏季,集流迅速,洪水涨落很快,对洞庭湖威胁很大。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的海洋山,由南向北穿过湖南省汇入洞庭湖,是洞庭湖水系中水量最大的一条。湘江流域90%在湖南省境内,年降水量普遍丰盛,大部分地区在1400~1600毫米之间,上源地区因位于南岭多雨中心,降水量更高达1800毫米以上。在季节上降水集中在4、5、6月份,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5月。而6月底以后,水量大减,此时正值炎夏,农作物大量需水,因而经常造成夏旱,甚至秋旱。为了发展灌溉,1965年在湘江的支流涟水上动工兴建了著名的韶山灌区。240公里的干渠和2500多公里的支渠构成了庞大的灌溉系统,灌溉着6个县市的100多万亩农田。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穿过秦巴山地,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都居支流之冠,但水量却为第七位。汉江流域降水量自下游的1200毫米,向上游递减至800毫米左右,大部分降水集中在7~10月,9月份水量最大。汉江上游被束缚在狭窄陡峻的河谷之中,水流湍急,夏季又多暴雨,洪水来势凶猛。中游河床淤浅,下游摆荡在江汉平原,河床坡降很小,大堤束水,河道狭窄,汛期又受到长江洪水的顶托,泄洪不畅。因此经常决堤成灾,使汉江成为长江支流中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诗人李白曾为它发出了“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的惊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征服汉江,1956年在下游兴建了杜家台分洪区,1958年又开始动工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利枢纽虽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等五大效益,但防洪是第一位的。杜家台分洪区和丹江口水库相配合,使汉江下游基本上解除了洪灾威胁。
赣江是鄱阳湖水系中最大的一条河流,上源有章、贡二水,章水发源于武夷山区,贡水发源于南岭山地,在赣州汇合后称为赣江。赣江纵贯江西全省,在南昌以北的吴城注入鄱阳湖,全长744公里,流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赣江流域几乎全部在江西省境内,流域平均降水量在1500~1700毫米。流域南部降水集中在4、5、6月份,北部集中在5、6、7月份。
因此,赣江洪水多发生在5~7月份,较长江干流洪水为早,加上有鄱阳湖的调节作用,赣江洪水对长江下游影响较小。
长江的支流众多,南北交错,各支流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甚大。一般来说,从南岸注入长江的支流4~6月份水量最大,北岸的支流6~9月份水量最大,致使长江干流汛期开始得早,结束得迟,汛期时间长,水量分配较均匀,这对于开发长江水利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