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林业用地约为1200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566万多公顷(包括竹林),森林覆盖率为34.4%,森林蓄积量近3亿立方米。另有大量疏林、灌木林和新造人工林。
本林区的森林资源,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鄂西山地用材、水源林区中的神农架林区。神农架相传是古炎帝神农氏的故乡。这里山高坡陡,神农氏采药时需搭梯而上,故而得名“神农架”。它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川、陕三省交界处,横亘在长江与汉水之间,南濒长江三峡与兴山、秭归、巴东县接壤,西与四川省巫山县为邻,北与竹山、房县毗连。境内山峰高耸,层峦叠障,主峰海拔高3105米,山体雄伟,气势磅礴,是全国闻名的山峰之一,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
神农架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封闭较好的原始林区,也是中外闻名的第三纪古生物的避难所和北方动植物的发源地。40年代轰动世界的活化石植物——水杉,就是在神农架西南面的四川万县谋道溪和湖北利川县两地发现的。
据初步统计,神农架林区有维管束植物166科,近2000种,约占湖北全省植物种类的77%。生物资源不但丰富,且保存着很多中国特有的古老稀有珍贵树种。如有在国外被誉为“中国鸽子树”的珙桐;有花朵鲜艳美丽、香气馥郁、材质坚密的香果树;有胸径达2.4米,树冠庞大,树高参天的千年古树铁坚杉;有世界上仅此一种,具有特殊构造的水青冈树,以及连香树、领春木、鹅掌楸、银杏、七叶树、楠木、毛梾、紫茎、麦吊杉等等。
神农架林区的中草药有500多种,其中,以党参、当归、黄连、川芎、独活、黄芪、白术、天麻、银耳以及对癌症有较高疗效的独角莲、粗榧、三尖杉产量为最多。还有独特名贵药材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支花、九死还阳草、文王一支笔、三变脸、金钗等。此外,还产有鹿茸、豹骨、熊胆等动物药材。
新中国成立40年来,本区对护林防火工作一直较重视,各地建立了护林组织,设置了护林检查站(哨)、瞭望台和林区公安派出所等。在与邻省交界的林区,建立了护林联防委员会,实行联防护林。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群众支持,护林工作成效显著,出现了不少10年、20年无森林火灾县、林业局和林场。与此同时,各地都开展了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工作。到1979年,先后共飞播油松、马尾松、华山松等,可成林面积占飞播面积的60%以上。1975年以前播种的,大部分已郁闭成林。
次生林抚育改造方面,各地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如甘肃小陇山林区,原有森林多系历史上滥伐后的残林,林相杂乱,多代萌生。经过造、育、改、采、封等措施,调整了林木组成,改善了林区卫生条件,扩大了森林面积,增加了森林蓄积。
在森林资源较集中的秦岭南坡西段中山以上地区,进行了开发利用,年产木材达20~25万立方米。采伐方式以择伐为主,皆伐面积仅占采伐总面积的4%。在此期间,迹地更新面积占采伐面积的85%。
本区山高坡陡,峡谷密布,河流短急,特别是秦岭北坡和关山一带,有72条“峪”流向关中平原。这些河流源头和沿岸的森林一旦被破坏,将严重影响到关中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因此,本地区今后发展林业的首要任务是,在河流上游和河源地段,要发展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主要河流两岸要营造护岸林带;在水土流失地段营造水土保持林;在较平缓的丘陵和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在全区建立起以涵养水源为主的防护林体系。
本区内400万公顷宜林荒山,很多地方水热条件好,林木生长快,劳动力资源多,具备发展用材林的良好条件。应选择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的地区发展用材林。
此外,本区经济林和林特产资源丰富,有些林特产品如生漆,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建立经济林和林特产品生产基地。
3.川黔湘鄂经济林区
川黔湘鄂经济林区,东界湖北宜昌、湖南常德一带,南至湖南沅陵、怀化、贵州三穗等县,西到贵州镇远、德江、四川武隆、开县,北抵湖北神农架林区。由四川七曜山、巫山经济、用材林区,黔东北山地丘陵经济林区,湘西北经济、用材林区,鄂西山地用材、经济林区4个省级林区所组成。总面积为1400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