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北非之开罗行

时间:2022-07-31 归属:非洲之旅

  1992 年11 月,我应邀作为访问学者到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进行学术研究。虽然以色列属于亚洲,而埃及属于非洲,但实际上,从以色列的首都耶路撒冷到埃及的首都开罗只有400 多公里。埃以两国建交后,开辟了来往于两国之间的汽车旅游专线,非常方便,价钱也不贵。我便利用这次在以色列工作的机会到埃及走了一趟。

  开罗一瞥

  开罗是中东地区、也是整个非洲大陆的第一大城市。整个埃及人口为5000 万,而开罗市的人口就有1000 多万。一到开罗,就会感到这是一个繁忙拥挤的大都市。市中心的商业区现代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车辆来往川流不息。老城区中保留了大量古老陈旧的传统建筑。著名的尼罗河从城市中间穿过。

  尽管埃及从19 世纪中期就已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大概是因为气候炎热,或者是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多数开罗市民仍喜欢穿传统的民族服装,男子大多戴白色圆帽或用白布缠头,身穿白色或灰色阿拉伯长衫;女子穿黑色或白色长裙,包头巾,有些妇女还戴着面纱。

  开罗的公共交通便宜得出奇。市内公共汽车,不论远近,上车只付10个埃及便士(大约相当于人民币0.15 元)。市内出租车一般3—5 埃镑,也大约只合5—7 元人民币。当然,上车时要与司机讲好价钱。他看你是“老外”,一开口就会要10 镑、20 镑,但只要你表示懂得当地行情,还他3 镑、5 镑,他也就笑嘻嘻地让你上车了。

  埃及人很少骑自行车,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公共汽车,这样,汽车上总是拥挤不堪。最奇特的是,开罗街上来往的公共汽车从不关门,到站也不停,只是稍稍减速,乘客们便跳上跳下,妇女、老人、孩子都是这样,很讲究技术。一开始,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上下公共汽车呢。

  当地人都讲阿拉伯语,但很多出租车司机、店主、商人也能讲英语,所

以我这个不懂阿语的人在开罗也没感到有多大困难。

金字塔 清真寺

埃及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金字塔了,它与我国的长城一样,被看作是古代

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到开罗的第三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了这神往

已久的人间奇迹。

吉萨共有三座大金字塔,它们都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距今

已有5000 年的历史了。从远处看,只觉得金字塔雄伟壮观,走到近处仔细观

察,才会真正感到建造它们的不易。每座金字塔都是用巨大的正方形或长方

形石块堆砌而成,每块巨石都有一间小房子那么大,石块间的缝隙极小,有

的地方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实在无法想象古埃及人在当时根本没有任何

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把这么多的巨石加工得方方正正,如何把它们搬运到这里,又是如何把它们按精确的几何图形堆砌成高耸入云的金字塔的。确实,

关于金字塔的建造,至今仍是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一个不解之谜。

我怀着一种敬畏和崇敬的心理,用了几个小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距离

仔细地观察了这举世闻名的奇迹。金字塔前面是著名的“司芬克斯”——狮

身人面像,因风化侵蚀严重,正在进行修复。

除金字塔外,开罗最吸引人的景观就是城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开罗清

真寺数量之多,造型风格之多样化,在中东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因为埃及自

公元7 世纪起就是伊斯兰宗教和文化的中心,1000 多年的历史,给开罗留下

了遍布全城数以千计的清真寺。这些清真寺不但是当地穆斯林礼拜祈祷的场

所,也是旅游者们流连驻足的地方。参观清真寺,除了要购门票外,还必须

遵守穆斯林的习惯,不得穿鞋入内。人们可以把鞋存在保管处,也可自己拿

在手中。

开罗最著名的清真寺是爱资哈尔清真寺。这座已有1000 年历史的清真

寺,不仅造型精美,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学术中心,紧邻清真寺的爱资

哈尔大学,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在伊斯兰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每年都

为各穆斯林国家培养数千名高级宗教学者。

开罗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每天5 次的礼拜时间一到,全城各处清真寺

的高塔上就响起悠长嘹亮的唤拜声,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也停了下来,屏幕

上只有清真寺的尖塔和象征真主的天空。这时,全城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都挤

满祈祷的人。即使在街上商店里,顾客和店员们不能关起门来去清真寺,也

会暂停营业,脱去鞋子,跪在一方小地毯上祈祷。我有一天到开罗大学去,

正好赶上祈祷时间,只见学生宿舍的走廊上、过道里都黑压压地站满了做祈

祷的学生。并没有谁规定他们这样做,他们完全是出于自己虔诚的信仰。据

说,越是贫穷的下层人民中,人们的信仰就越虔诚,这大概也是一种精神上

的解脱吧。

巧遇中国同胞

在异国他乡,能见到自己的同胞,讲讲中国话,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

因中东地区与中国在文化上的差异太大,当地几乎没有华侨,要遇上一个中

国人也是不容易的。

一天在一个小店中,耳边忽然听到有人讲熟悉的中国话,回头一看,只

见几个年轻的中国人正在买东西,我便上前去与他们搭话。他们看到我也挺

高兴。但当我问他们到埃及来干什么时,他们却有些吞吞吐吐。直到后来,

他们邀请我到他们住的小旅馆去,才告诉了我实情。

他们一共8 人,来自福建、辽宁等地。在“出国热”的影响下,他们辞

了职(有的原来就是个体户),各自筹了一笔钱,在黑市上换成外汇后,以

“自费留学”、“探亲”等名义满怀希望地出来闯世界。他们先是到了匈牙

利(他们原是两伙人,在匈牙利才凑到一起),但发现在那里既找不到工作,

也挣不到钱,便想方设法到西欧或美国去,但多次申请签证都被拒签了。后

听说埃及不错,签证也容易,便来到了埃及。

但来埃及后,他们却大失所望。首先是语言不通,他们中除一人能稍讲

几句英语外,阿拉伯语一窍不通。其次是埃及本身失业率就很高,他们根本

不可能找到工作。他们曾到英国、法国、意大利驻埃使馆申请过签证,都未获批准。尽管他们省吃俭用(在这个最低等的小旅馆里,他们8 个人挤在一

间只有5 个床位的小房间里),在匈牙利、埃及混了几个月后,身上带的钱

都已花得差不多了,已处在进退无路的困境之中。他们多数人都后悔不该出

来乱闯。

遇到我时,他们已打听到科威特目前还需劳动力,很想到这个石油富国

再去试一试,但又担心英语不好,申请签证又遭拒绝。在他们的请求下,我

帮他们写了一份英文申请,又找人打印好。

第二天晚上,他们找到我的住处,告诉我科威特使馆已收下了他们的申

请,要他们明天上午去面谈。他们又恳求我去帮他们口译,我想帮人帮到底,

便答应了。次日一早,我同他们一道去了科使馆。一个官员出来问了一些问

题,我帮他们一一做了回答。那官员显得较满意,就把签证表发给了他们,

让他们两天后来看结果。从使馆出来后,他们8 个人高兴得又蹦又跳,一再

对我表示感谢,并一定要请我到他们的住处吃一顿饭。

两天后,我离开埃及回以色列的时间已到。我不知道他们最后是否去了

科威特,但我从心里祝他们成功。不过,我也真诚地希望国内目前仍打算出

去“闯世界”的人不要盲目瞎撞,免得到时后悔莫及。国外并非遍地都是黄

金。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北非 开罗行
  • 上一篇:北非之烈日之下的清凉国土摩洛哥
  • 下一篇:北非之苏伊士运河纪行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