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是东非内陆国家,面积约24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00 万(1990)。
首都坎帕拉。该国地形上属东非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2000 米,从西向
中部缓缓倾斜,中南部地势低平,东非大裂谷西支纵贯西部边境。裂谷所经
之处多断■湖。赤道由该国中部横贯,全境属热带气候,但由于地势较高,
大部分地区全年温暖。温度年较差仅1~5℃,年均温一般在21~24℃之间。
中南部降水量1000~1200 毫米,降水在一年内各季节分配较均匀,但1~2
月和6~7 月较干旱;北部和东北部降水量为500~1000 毫米,干湿季分明,
11~3 月为干季。居民中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非洲人,其次是居住于东部和
东北部的尼洛特语系非洲人。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原始宗教。官
方语言是英语,斯瓦希里语为国语,卢干达语也比较流行。在15 世纪曾出现
一些王国。1894 年英国成为其“保护国”。1962 年独立。
(一)旅游资源
乌干达旅游资源较丰富,既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多种多样的珍稀野生动
物,也有壮丽的湖泊、瀑布等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条件。
首都坎帕拉,是乌干达最大城市。它纬度虽近赤道,但因地势较高,气
候较凉爽。该市地形由40 多个小丘组成,因花草繁茂,绿草如茵,宛若一座
山丘花园。该市名胜古迹众多,有建于1913 年、具红色穹顶的圣保罗大教堂、
建于1925 年有两个钟楼并立的卢巴加大教堂和通体白色的基布利清真寺。卡
苏比山头有卡苏比王陵。全市最高的克洛洛山丘麓部建有收藏丰富的国家博
物馆。沿金贾公路,有纳纳姆陶器厂,可观赏或购买风格独特、造型生动的
各种陶器。附近还有坎帕拉的第一个聚落所在地——卢加要塞。
恩德培,该国著名的湖港和旅游中心,位于维多利亚湖畔一个美丽的半
岛上,距首都仅35 公里。该市曾是殖民地时期首府。市内植物茂密,花卉众多,有历史悠久的著名热带植物园和动物园。市郊有国际机场。
在白尼罗河畔有著名的卡巴雷加瀑布国家公园。该公园建于1952 年,卡
巴雷加是19 世纪曾与殖民主义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布尼奥罗国王。公园位于西
北部,面积3900 平方公里。园内最著名的胜景是落差45 米的卡巴雷加瀑布。
白练般的瀑布飞泻而下,响声如雷,景色壮观。公园有许多野生动物,以罕
见的白犀最著名,此外还有上万头大象、河马、狮、豹、鳄鱼、羚羊等。园
内有3 个游览中心,即河马极多的“河马之乡”——帕拉、维多利亚河畔的
垂钓中心——乔贝和白犀分布地区——帕库巴。
鲁文佐里山(“月亮之山”)以美丽壮观的自然风光名闻遐迩,该山位
于西部边界一带,其玛格丽塔峰海拔5109 米,是非洲第三高峰。其顶峰终年
积雪,也是一座“赤道雪山”。由于高度大,地形崎岖,世界许多著名的登
山家对于征服此山都很感兴趣。这里建有鲁文佐里国家公园。该公园原名伊
丽莎白国家公园,是一座野生动物园,不仅有上万头野牛,还有河马、大象、
犀牛、长颈鹿、斑马、野猪、狒狒、羚羊,以及许多禽类动物。世界第二大
湖维多利亚湖畔的金贾是世界最长河流之一尼罗河的河源城市,市北维多利
亚尼罗河上有著名的里本瀑布,附近建有非洲重要的里本瀑布水电站。它们
也是外国旅游者必到之处。
(二)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业
虽然乌干达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的潜力也相当大,但旅游业的
发展道路颇不平坦。早在60~70 年代初,该国旅游业就有一定发展,旅游业
收入曾是仅次于咖啡和棉花的第三外汇来源。如1969 年,到该国旅游的外国
游客为5.4 万人次,旅游收入460 万英镑。1971 年,外国旅游者增加到8.5
万,收入也明显增加,达1.4 亿美元。当时外国旅游者主要来自西德、英国
和肯尼亚。但一度政府禁止旅游业,致使旅游业受到较严重破坏,国家公园
也普遍管理不善。因而国际旅游者从1971 年的8.5 万人次下降到1983 年的
1.27 万人次。80 年代初开始,国家积极恢复发展旅游业,1981 年,向旅游
业投资230 万美元,旅游设施不断改善。1982 年,外国旅游者为1 万人次,
旅游收入250 万美元。1983 年,外国旅游者增加到1.3 万人次。然而,由于
国内战争,刚刚有起色的旅游业又受到莫大影响,旅游基础设施受到破坏。
1986 年,旅游业再度开始恢复。1986 年,外国旅游者达3 万人次,1988 年
增加到4 万人次,旅游者主要来自北美和西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