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20年代,美国宣布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并极力把其他列强从西半球排挤出去。到19世纪中叶,俄国在同英法争霸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无力继续控制它在北美的殖民地,于是产生了卖掉的想法。1867年3月,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在家中会见了俄国驻美使节斯多依克尔。原来俄美就转让阿拉斯加问题已进行多次秘密讨论,使节刚接到沙皇谕旨,同意就阿拉斯加问题和美国进行正式谈判。当晚,美国国务院灯火通明,谈判进行了一夜,西沃德开价500万美元,斯多依克尔要价700万美元,直到凌晨4点,终于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成交。购买如此廉价的土地,在美国国会竟遭到了强烈地反对。许多议员认为内战刚完,百废待兴,财政极其困难,不应花钱买一块荒凉的土地。舆论界也认为,购买这块冰天雪地的土地是无比愚蠢的事。经过激烈争论,参议院以微弱多数票拍板批准。沙皇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当“便宜货”廉价处理的阿拉斯加,后来竟成为美国的一块宝地。阿拉斯加转让不久,该地便发现了金矿,引起一场势头不小的“淘金热”。
二战以后,美国因在此建立军事基地而大力开发该州。60年代,阿拉斯加又发现了北美最大的油田,目前,产量占全美总产量的1/7。同时,它又是日本和远东通往北美、北欧的交通要道,也是亚美两洲相距最近的地方,在战略上有重要地位。阿拉斯加有1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相当于我国新疆的面积,和3个法国、7个英国一样大。阿拉斯加还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北美野生动物的天堂,并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成为世界的旅游胜地。这个故事,说明了土地对人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根基,决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商品。在某一时期由于科技的落后,人类还认识不到它的价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朝一日,它必将以丰厚的财富回报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