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新课程地理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栏目:地理课程改革 2022-04-02 

  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课改成功的标志,在于通过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特点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为此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学习状态和策略,其中状态包括学习动机和环境,策略是指学习方法和过程。要想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地理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育理念:教,就是为了不教。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地信任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感,不要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怪想法,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说、去做、去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因为不害怕犯错误而勇敢地对老师、对书本、对所遇见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才干的创新型人才。一些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放手,特别是针对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教学总觉得自己讲解会更放心,学生也更容易懂,其实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就应该让学生去探究、讨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反复地“比较和揣测、推理和归纳、分析和整理”,而如果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对问题的思考只是蜻蜓点水,对问题的探讨只是浅尝辄止,那么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把自己摆在一个非主体的引导者位置上,应成为地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不要什么知识都自己包办,要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去化解知识。例如,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是学生的思维难点,可引导学生从“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等方面展开探索,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理解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否则学生是很难真正通过自己的探究来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由于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是学生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的,印象和理解都很深刻,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当然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学、概括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地教学知识,而应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高一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的教学就可抓住教学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环节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庐山、泰山、华山景观图片及火山爆发视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独立思维,结合地理教材,引出地理问题:本堂地理课重点探究由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表形态———褶皱和断层。环节二、通过多媒体出示导学提纲,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提纲,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环节三、地理教师引导学生突破学生知识难点。环节四、学生总结知识和习题训练。这种地理教学,改变了过去的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这种地理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对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体意识是大有益处的。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学生 地理课堂 新课程 主体作用
  • 上一篇:高中新课改地理作业系统初探
  • 下一篇:新课程中地理公开课的问题与思考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