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裴李岗文化到殷商时代的稻作发展
由于全新世大暖期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从裴李岗文化到安阳殷墟绵延长达5500年的时段中,几乎都不断地发现有稻作文化的遗存,并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迹象。
(一)裴李岗文化时期稻作的产生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稻作是目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最早出现的时期。这一时期以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在黄河中游陕西西乡县李家村还发现有属老官台文化类型遗址的稻谷印痕。[31]在黄河下游山东济南长清月庄遗址发现后李文化时期的炭化稻。[32]在贾湖遗址的一些红烧土块上发现了稻壳印痕,经鉴定为栽培稻。并在对遗址灰土的筛选中获得数千粒炭化稻米。还鉴别分析出该遗址的水稻叶硅酸体和水稻颖壳双峰乳突碎片标本。[33]专家分析认为,贾湖古稻虽已驯化为栽培稻,但与现代栽培稻还有所不同,是一种籼稻粳稻分化尚不明显且尚含有野生稻特征的原始栽培稻。[34]有学者认为,贾湖遗址可以满足稻作农业起源的内在外在的条件,至少是与长江流域并列发展的稻作农业起源地的组成部分之一。[35]
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均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距今都在七、八千年左右,尤其是裴李岗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贾湖遗址作为裴李岗文化的典型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与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完全可以保证稻作生产的需要。而从贾湖古稻仍是一种籼稻、粳稻分化尚不明显且尚含有野生稻特征的原始栽培稻的状况来看,贾湖古稻的耕作方式应属稻作农业的早期阶段。
(二)仰韶文化时期稻作区域的扩展
距今7000—5000年之间已处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其中仰韶文化的繁盛也适逢其时,原始农业生产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景象,稻作农业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较快发展。这一时期稻作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分布区的扩大。在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庆阳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稻谷遗存。其中包括完整的炭化稻米2720粒,碎米2000粒左右,带稃壳的炭化稻谷187粒。经鉴定,庆阳古稻已经远离普通野稻,粒形性状正在籼稻粳稻之间变动,根据庆阳所处的约北纬36°的区域,海拔较高,水稻的光温反应应属中等,推论其生育期当在140—150天左右,属于早中稻类型。[36]庆阳古稻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靠西北的原始稻米标本,在中国农业史上颇为重要。在黄河中游的陕西西乡县何家村和华县泉护村发现有红烧土的稻谷印痕。[37]在中原地区发现了较多的仰韶文化时期的稻作遗存,这些地点包括在三门峡市交口乡南濒临青龙涧河附近的交口遗址炭化稻米,已鉴别为被人加工过的脱壳粳米。[38]在同属三门峡的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发现了稻谷印痕。在属仰韶文化中期的洛阳市高崖遗址也发现了稻粒印痕。在郑州市北郊大河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在一块木骨泥墙的红烧土中,发现了稻叶、稻秆、稻粒的印痕。在南阳盆地的淅川下王岗、下集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稻粒和稻壳、稻秆印痕。另在南阳社旗县的谭庄、内乡县的小河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有稻的遗存。[39]并在邓州八里岗发现水稻植硅石。[40]而在新发现的淅川沟湾新石器遗址中也已浮选出仰韶文化时期的炭化稻谷。在对遗址中出土人骨的C和N稳定同位素的分析表明,沟湾遗址先民在仰韶文化时期即以粟、也以稻作为自己食物的主要来源。[41]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兖州北辛文化的王因遗址,发现有属于水稻的植物花粉。
仰韶文化时期的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稻作农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从稻作农业的传播范围来看,其最北端到了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庆阳一带,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7。68,,北纬35。72,,这是整个全新世大暖期间稻谷种植达到的最北端和最西端。这显然与仰韶文化时期所处的全新世大暖期鼎盛时期的最佳气候条件有关。而且,除了甘肃庆阳外,在黄河中游的陕西的华县、西乡,河南的三门峡、洛阳、郑州、南阳一带,以及黄河下游的山东兖州的广袤区域内,都发现有稻作遗迹,也可以说稻作农业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河中下游交汇一带的河南地区是稻作遗迹发现最多的地区,在豫西、豫中、豫南广阔的区域内都有分布。这不由地使人与裴李岗文化时期舞阳贾湖类型的稻作文化联系起来。在仰韶文化时期,尤以豫西南南阳地区的稻作遗迹较多,而南阳与贾湖遗址所在的舞阳濒临,从舞阳到南阳社旗县的距离不足80公里,气候环境条件也较接近,且都为裴李岗文化的活动区,因此,很有可能裴李岗时期的稻作文化对仰韶文化时期的中原稻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然,这还需要根据稻谷标本的类型、性状以及农耕技术等具体情况,再做深入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