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白鳍豚又叫白鱀豚,是一种小型齿鲸类,属淡水豚类。中国古书《尔雅》的注中有一段描写:“体似鱏[x*n 寻],尾如■[j&居]鱼。腹大,喙[hu@绘]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可见古人对这种江中豚观察多么细微。鉴于它那种来去匆匆的神姿,可望而不可及的灰蓝色倩影,被称颂为“长江神女白骥”。清代文人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白秋练》,正是从“白骥”引出来的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不妨借机读一读。据科学考察,白鳍豚是长江中一种珍贵水兽,简称白鱀或白旗,与白鳍谐音。它体形似鱼,却无鳃,靠肺呼吸,尖尖的嘴巴像鸭子。嘴里有130 多个圆椎形锋利的牙齿,却不能咀嚼食物,而是囫囵吞食。它的眼睛小得像两颗绿豆镶在额头两侧,背鳍呈三角形,两片胸鳍掌形,鼻子是一个小小的圆形气孔长在头顶上,每10—13 秒钟伸出水面换换气。一般三五成群游弋在江中觅食,有时也成双成对。交配期为冬末春初,孕期约一年,每胎只产一仔,幼仔靠吸食乳汁长大,繁殖率低。
白鳍豚虽耳与眼退化,体内却有雷达般的声纳系统,可以识别物体,探测食物,联系伙伴,趋利避害。这种江豚大脑比大猩猩、黑猩猩发达,是一种聪明伶俐的水兽。白鳍豚原来分布很广,从长江口到三峡一带常常或隐或现,进入洞庭湖、鄱阳湖,甚至在钱塘江、富春江也发现过。近年来只在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见到它的身影。每当夏季水位高时游到湖中觅食,冬季游回长江深水区过冬。迄今国外只存有两只标本。1980 年湖南岳阳渔民捕捉到一只活白鳍豚,取名“淇淇”,当时淇淇颈背两处受伤,并患有致命的水霉斑病,生命垂危。经过四年的精心养护,治愈了伤病,体长由1.43 米长到1.9 米,体重由26.5 公斤长到92.5 公斤。白鳍豚在科学研究领域有很大价值,因为它属于淡水豚类,是现代存活的鲸类中最古老的一种。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形态、构造及潜水功能,对于军事科学及仿生学、造船学和改进人工声纳系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儒艮(Dugong dugon)世界上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很多,在欧洲许多城市与花园都能见到美人头形、鱼身和鱼尾的雕塑。此传说多源于远航的水手,他们在浩瀚的大海中长年漂泊,思念着故乡亲人。当他们瞭望远处海湾时,似乎发现有袒胸露肤的“美人”鱼,怀抱幼仔,在海浪中浮沉。中国古代也有类似传说,最著名的是宋代《徂[Cú促阳平]异记》中的记载:“查道使高丽,见妇人红裳双袒,髻鬟[jì huán 计环]纷乱,腮后微见露红鬣[liè劣],命扶于水中,拜手感恋而没——乃人鱼也。”此外《稽神录》也记载过有人见到海面上有头似妇人尾似鱼的“人鱼”。初高中地理网东西方关于美人鱼的传说,虽有“亦真亦幻”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在印度洋沿岸、红海、南中国海,以及澳大利亚海域,确实有一种奇特的水兽,怀抱幼仔浮沉于海水之中。经科学考证,这种被误认为美人鱼的动物是一种类似海牛的哺乳动物,由拉丁学名Dugon 音译过来的叫儒艮[g8n 根去],虽不为任何国家所特有,但在我国台湾省南部及广东沿海均有儒艮出没。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儒艮属海牛目,儒艮科。其形象并不美,头小身大,体重有300—500公斤,身长2.7—3.5 米,皮肤发灰有黄色稀疏短毛,耳朵退化只有两个耳孔在眼后,两只呆呆的小圆眼还不停地流泪水,以保护眼球不致因干燥而受损伤。面孔皱纹多,一嘴胡子拉碴。鼻子长得更奇特,有个向内打开的肉质盖子,当需要呼吸时盖子向内开启,潜水时关闭,防止呛水,是优秀潜水员。儒艮是群栖水兽,少则10 只,多则几十只游弋在阳光充足的浅海或河口水藻丰盛之处。在黎明或黄昏浮到水面,无怪乎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水手,神思恍惚,把用胸鳍托着幼仔进行哺乳的雌儒艮当成美人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