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不少地理学家或地质学家在考虑内力作用时,往往只关心地壳的上升、下降和时间,在解释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征时,一般都简单地归之于西部上升、东部下降,喜马拉雅山上升的时间最新,所以地势最为高峻等等。但是他们对于山脉有规则的定向排列、构造上的隆起和沉降有规律的相间出现等问题则很少追究。只是在地质力学和板块构造学说出现以后,才使我们对于内力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内力作用又叫内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能量所发生的作用,它能使地壳产生一种强烈的挤压、拉伸或扭动,从而引起地壳褶皱、升降、断裂等变动,间或伴随有火山、地震等现象,这就是所谓地壳运动。地表上规模巨大的凹凸面如大陆与大洋,以及大陆与大洋中的基本地形如山地与平原、海洋深槽与海底山脊等基本面貌,都是由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运动造成的。
在次一级的地貌形态中,地壳运动对地形的作用往往可以在岩层产状和原始构造形态上直接表现出来。在岩层仅受到构造抬升的地区,水平岩层表现为平坦的高原,当它受到强烈切割后,就会形成桌状台地和方山。如四川盆地中部沿嘉陵江从合川至李渡间,以红色砂岩为顶盖的方山地形就很发育。
当岩层受到横向的压力时,会被挤压成褶皱,形成的地形叫褶曲构造地形(图 9)。褶曲中间隆起的部分称为背斜,下凹的部分叫做向斜。在未经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中国的山岭和谷地大部分是由褶曲构造造成的。如四川东部的平行岭谷带便是这类地形的典型例子,在那里,向斜谷地中保存着较新的岩层,背斜山岭上出露较老的砂岩层,虽然有的背斜顶部有高悬的河谷,而整个背斜仍呈山岭状,并高耸于向斜谷地之上。
岩层因断裂而变动位置,一部分升起,一部分陷落,这叫做断层。在断层区域中,突出于两个陷落间的地块,叫做“地垒”;两地垒间的陷落地带,叫做“地堑”。天山山地断层很多,许多山岭都由断层作用上升造成,博格达山就是一个标准的地垒。山西、陕西境内的渭河和汾河谷地则是典型的地堑。云南滇中高原的滇池、抚仙湖、异龙湖等都是断层陷落而形成的。
地球内部的岩浆和气体有时喷发出来,岩块堆积在地面上,成为山岭,这便是火山。中国的近期火山大部分集中在最近地壳较活动的地带,但基本上都是火山作用熄灭已久的死火山,像著名的山西大同火山群(图 11),黑龙江德都县的五大连池。另外,分布在台湾周围的澎湖列岛、火烧岛、兰屿、龟山岛、花瓶岛、钧鱼岛等都是由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火山岛。地壳为什么会产生运动?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地质力学观点出发认为,产生地壳运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更。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它每日每时都在自西向东旋转着。随着地球自转速度的加快,离心力必然加大,从而使地球的扁度相应增加,以致在赤道附近直径增长,近两极地区直径缩短,这样也就产生了一股自两极向赤道的推挤力。岩石对短时间力的作用,只要不超过弹性强度,是具有弹性的,力撤除后岩石又恢复原来状态。但在很长时间连续受力的情况下,即使不超过弹性强度,岩石也会产生塑性形变。比如一个冰川砾石,在温度、压力都不很大的情况下,小砾石会嵌入大砾石而形成压坑,表现了明显的塑性形变;古代的石质建筑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的岁月,有些梁、柱也会自行弯曲变形。这一现象在地质力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即使在作用力不大的情况下,但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也会使岩石产生形变。所以当地壳表面的岩石在这种由两极向赤道推挤力的长时期作用下,就会产生一系列东西向(纬向)的构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