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地球上的水

时间:2023-01-04 归属:少年地理学
  地球上有水,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之一。水在自然 环境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 如此。对人类来说,水尤其重要: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 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水与大气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自然环境中的能量转 化和物质交换,塑造着地球形态。正是地球上有了水,才变得今日如此生机 勃勃。 关于地球水的来历,学术界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 看法是,地球中的水最初是作为结合水被禁锢于化合物中。在地球圈层分异 过程中,有部分结合水被分离了出来,在岩浆活动中,从地球内部逸出地表, 并形成地表和大气圈中最原始的水,这种水称之为原生水。从原生水到今天 的自然水体,在水量和水质方面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据估计,约 35 亿年前地球表层的水量只有目前的 1/10。在几十亿年的地质过程中,水不断 从地球内部逸出来,使地表水量不断增加。目前,每年还大约有 660 立方公 里的水从地幔中逸出。另外,陨石和宇宙尘每年也给地球带来约 0.5 立方公 里的水,但大约又有相同的水通过大气圈逸散到宇宙空间中去。从地球水的 演变史看,原生水的化学成分和现代水体的化学成分也是有很大差别的:35 亿年前的原生水是强酸性的。距今 26 亿~35 亿年期间,强酸性水溶液与硅 酸盐岩石作用,使水的酸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和并汇有大量氯化物。距今 约 26 亿~10 亿年期间,各种藻类出现并大量繁殖,生物作用使水除含氯化 物外,又增添了大量碳酸盐和硫酸盐。从距今 10 亿年到现在,由于生物作用 不断增强,海水又开始呈现为碱性,进而演化成为今之主要由氯化物和硫酸 盐组成的现代海水。陆地上的淡水,主要是通过海洋蒸发和水循环而产生的。 水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表水— —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而且还包括存在于岩石、土壤孔隙中的 地下水,以及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大气水等。地球上的所有这些水共同组成了 地球外部的一个圈层——水圈。它与地球外部的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作 用,构成了地球完整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球水圈中的水,上界可达大气对流 层顶部,下界至深层地下水的下限。地球水圈的全部水体总储量为 13.86 亿 立方公里。其中 97. 47%是咸水,包括海洋、盐湖和高矿化地下水。陆地上 的冰川、江河、湖沼中的淡水,仅占地球总储水量的 2. 53%,其中大约 70 %为固态水——冰。 地球水圈是地球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原始大气圈中的水汽和 火山(包括喷泉)喷发出的气体,在地表降温后,水气凝结成云致雨,降落 到地面汇成江河湖海。这个复杂的演化过程,前后经历了大约 35 亿年。地球 水和水圈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地表的形态,而且使大气中的物理现象变得复 杂多姿。水圈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的形式,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循环。 通过水循环,水圈中的各水体互相交换,不断更新。据专家观测计算,大气 水的更新期约 9~14 天,河水更新期约 12~20 天,土壤水约 1 年,沼泽水约 5 年,湖泊水更新期约 17 年,深部地下水活动性较差,更新一次大约为 1400 年,高山冰川为 1600 年,大洋水更新期为 2500 年。 极地冰川约为 10000 年。从原始水圈到现代水圈,水的化学成分、水量 和水的分布等,都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海洋水
  地球上包围大陆和岛屿的广大连续的咸水水体,称之为海洋,也即海洋 水。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称之为“洋”;边缘部分则称为“海”。 海与洋彼此相通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大洋。地球上海洋面积有 36200 万平方公 里,占地球总面积的 71%。海洋水总水量约 137000 万立方公里,占地球总 水量的 96.5%。海洋平均深度约 3800 米,最大深度 11034 米。如果把整个 海洋水平铺在地球表面,水深将达 2700 余米。显然,海洋水为整个地球水的 主体。 海洋水含有大量盐分,味道既咸又苦。但是,海水中的盐分,却是很好 的化学资源。
  如果把海水全部蒸发掉,那么,整个海底将有 60 米厚的盐层。 海面受降水量的多少、蒸发量的大小及洋流性质的差异和近岸河流的影 响,海洋各处的盐度在分布上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赤道地带的海域,由 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一些(约为 3.4%);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 带的海域,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大(约为 3.7%);两极地区的 海域,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及冰雪融水对海水起淡化作用,盐度明显偏低 (约为 3.2%)。此外,受洋流的影响,暖流区的海水比寒流区的海水盐度 要高。受炎热干旱气候的影响,亚非间的红海海水盐度可高达 4%以上。而 欧洲的波罗的海,由于纬度偏高,蒸发弱,加之有较多河流汇入,盐度可降 至 1%以下。 世界大洋,由于受季节变化、地理纬度和海水深浅的影响,各处海水温 度也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夏季水温要比冬季高;低纬度水温比高纬度水 温高(赤道附近最高可达 28℃;南、北极最低水温为-1.9℃)。海水表层 至深 100~150 米处,水温有着季节性变化;自此以下,水温通常随深度增加 而降低,海底层的水温可降至 1.4~1.8℃,两极地区则低于 0℃。全球大洋 表面的年平均温度为 17.4℃,整个大洋的平均水温为 3.5℃。 海洋并非是“文静”的水体,而是以“海流”、“潮汐”、“波浪”等 方式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 海流也叫洋流,是海洋表层(至 150~200 米深)的海水比较稳定地沿着 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运动。其动力是盛行风(如西风、信风)对洋面的切向 吹刮。深层处海水也有运动,其动力是海水的密度差。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 潮力影响,海洋水面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即所谓“潮汐”,在水平方向 上表现为海水周期性流动,称做“潮流”。海水在外界力的作用下,水体可 做高低起伏的波动。这种波动现象也称“波浪”。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 而产生的风浪。由地震引起的波浪运动叫做“海啸”。在南纬 40°附近的三 大洋区,因终年吹刮强烈而稳定的西风,风力很大,故常产生 15 米高的大浪。 有“咆哮四十度”之称。 海流、潮汐、波浪三者对海上交通都有较大影响。此外,海流对全球气 候、水热平衡、海上渔场形成等,也都有重要意义。如暖流可使所到之区增 温增湿,促进不同地域热量、能量交换。寒暖流交汇区又往往是海洋大渔场 的所在地。潮汐和波浪的动能还可用来发电。海洋还是生物、矿产等资源的 大宝库。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球上的水
  • 上一篇:地球的外衣-大气圈
  • 下一篇:大地的突变:地震和火山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