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非正式关系交往是指发生在学校组织规定以外的、自 然形成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与学校的教育目标保持着间接的联系,它不受 交往双方的地位、权力和任务的影响,不受从上到下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没 有组织上的严格限制性,也没有角色上的严格规定性。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这种关系的交往常常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形成的: 第一,需要上的一致。师生双方的目标和提出某种目标的动机以及为 实现某种目标而做的努力程度基本相同; 第二,情感上的一致。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一定事物和现象表现出的 热爱、同情、亲密或憎恨、厌恶、疏远等人际反映特质相近; 第三,兴趣上的一致。通常指师生有共同的爱好、习惯; 第四,个性品质上的一致。教师的热情、真诚和公正无私等个性及思 想品质大体相同。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师生的非正式关系交往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是由学 校教育的客观性决定的,除了上课及其诸如开会和讨论等集体活动之外,更 多的是师生的个别接触。在这当中,这种非正式关系的积极交往具有如下功 能: (1)教育功能 非正式关系交往有利于建立更完美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师生间良好 的心理气氛,有利于顺利地完成某种教育任务。 (2)信息功能 学校组织是一个信息“网络”结构。在非正式关系交往中教师可以从学 生那里获得思想与行为、个性与品德教育的信息,也可获得教学方面的信息, 从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起 正式关系的交往,它有更强的可信度,可减少片面性和表面性。 (3)情绪功能 由于非正式关系交往是无拘无束的,师生双方可以畅所欲言,一方面可 以相互交流情感,一方面又可相互交流情绪,以保持双方的心理相容,减少 对立情绪的产生。 (4)调节功能 非正式关系交往由于是在推心置腹中进行的,所以容易使师生在认识和 态度上趋向一致,学生不但乐于接受教师的赞扬和鼓励,甚至也乐于接受教 师的批评和教育,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 (5)意向功能 交往容易产生定势作用。当一种认识、情感活动能满足交往双方的心理 需要时,则会产生依恋向往的心理倾向,会在心理上重温和再现这种交往活 动的意念。非正式关系交往有利于这种意念的实现。 (6)反馈功能 非正式关系交往有利于增强双向沟通。交往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言语、 情感和行为上了解到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反响,不断改进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活动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在教育过程中,非正式关系交往是 学校教育中一种不可缺少和不可忽视的、有效的教育途径。也是闲暇时间教 师对学生施加教育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暗示和摹仿教师的 思想行为,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行为准则,对学生的目标确立、价值定 向、性格特征形成和个性发展都会起较大的作用。 非正式关系交往是正式关系交往的补充和延伸。非正式关系交往不受时 间、空间和人数限制,方便灵活;可消除正式关系交往中的某些副作用,起 到正式关系所未能起到的作用;可缩短信息的流程与层次,有利于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进步。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