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地理教材讲授的操作技巧

时间:2023-03-10 归属:教师实用技巧
  (1)博采精用 讲授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教科书,但又不局限于教科书,各方面的知识经 验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内容都可成为讲授的信息,故讲授信息具有广泛 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比格说:“从最理想的情况来说,教 学包括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促进和丰富交互影响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就 是帮助学生既扩展他们心理世界的范围,又提高他们心理世界的质量。”毋 容置疑,讲授要达到扩展学生心理世界的范围,提高心理世界的质量,就得 善于博采精用。 实践中,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由于教师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 不善于博采,只能照本宣科,眼睛死盯着教科书的那一丁点知识,思路难以 扩展;二是脱离教科书,旁征博引地与教材内容毫不沾边,讲授时“灵机” 一动,随即拈来。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讲授效果。 博采,不能离开教科书另一搞一套。一般说来,当教科书的材料不足以 说明讲授问题时,需要使学生加深对教科书某些内容的理解,需要在某些问 题上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思考,需要使讲授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引起 学生的兴趣时,应考虑广泛搜集与补充有关事实材料,包括有文字记载的和 没有文字记载的,自己经历过的和他人经历过的。 精用,表现在注重选用的事实与材料的科学性、典型性、时代性上。能 说明论证教科书中论点的材料很多,随手可取,但只有精用,才能更好地说 明、分析、论证问题,增强讲授的说服力。前西德根舍因“范例教学”的一 个重要思想,就是对事实材料的“精用”。通过讲清典型材料和范例,使学 生理解带有普遍性的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不科学的材料,不 准确的数据和道听途说的东西绝不能讲授。大量罗列事例和堆积材料,会使 听者感到累赘、膨胀,不但不能开导学生认真思考,而且会造成学生疲劳过 度。随意取材和粗制滥造,则会违反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过时的东西和大 家熟知的材料讲多了,会使听者乏味和厌烦。
(2)成竹在胸 对讲什么,怎样讲等一系列问题应成竹在胸。有人之所以根据几个提纲, 就能灵活发挥,讲得有声有色,滔滔不绝,是在为他对整个学科体系、整个 讲授内容以及讲授的程序和方法成竹在胸。虽然,他只写了一个提纲,但他 讲起话来,脑子里却时刻呈现着讲授内容的整个“网络”,并且对要讲的东 西达到了熟、透、化的程度。正如孟子所说的:“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 源。”有的人讲授不能摆脱讲稿的束缚,一旦不看讲稿就会卡断“话柄”, 这是对讲授的内容和方法未能熟练自如,胸有成竹所致。教师做了讲稿的奴 隶,讲课时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讲稿上,眼睛不敢离开讲稿望学生,这样,教 师就不可能准确地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和注意到讲授语言的运用。
(3)围绕重点 如果说博采精用、成竹在胸是充分把握讲授信息的来源,那么围绕重点、 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则是对讲扔信息处理的技术性问题。 重点是讲授的核心部分,讲授时要集中时间、精力和材料去解决重点问 题。即要讲清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使学生掌握好,如果基础 知识不掌握好,就难以进一步学习下去。故只有围绕重点才能提高讲授效果, 平铺直叙,平均用力,面面俱到,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事实上,教师对知 识的讲授不可能也不必要十分齐全,只要突出重点,让学生获得 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得到启发就行了。至于其它次要的问题,则可略讲 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填平补齐。
  (4)关键突破 关键是讲授中最关紧要的部分,对学习的顺利进行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关键和重点不能混为一谈,有时关键问题也是重点问题,但重点问题并不都 是关键问题。重点主要是对于学生来说的,重点内容学生非掌握不可,然而, 所有的重点内容并不一定都能对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起关键作用,围绕重点 讲并不等于就完全抓住了关键。系统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在教学的诸多 环节中,总有最关要紧的一环,抓住了这一环,才是抓住了关键。古语云“点 睛即飞去”。画龙点睛使龙腾空而起。讲授抓住关键,其它问题则迎刃而解。 讲授若能抓住要害环节不放,能中肯地指出学生学习、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 有时几句话就能使学生恍然大悟。抓不住关键,尽管费九牛二虎之力,也难 于使学生明白领会。 一般说来,特别抽象概括的内容,与前面教材没有内在联系的、不系统 的、新出现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生僻的内容,往往是学生学习的 难点。故此,讲授时,要针对教材的性质特征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发现难点 和解决难点,扫除学生掌握知识的拦路虎,排除堵塞学生思路的障碍物。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教材讲授
  • 上一篇:地理课堂讲授行为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地理课堂讲授行为四字诀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