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澳门特别行政区纵览

归属:中国城市纵览 2024-08-07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原来属于广东省山县(今珠海市)。

  公元1535年,澳门开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之所,此时的澳门尚是一人烟稀少的小渔村。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船遇风暴,货物被水浸湿,要求借地晾晒货物取得了在澳门的留居权。他们起初只是搭简单的茅棚作为栖身之所,1557年以后,开始大兴土木,筑屋居住,澳门区域开始扩大,形成半岛南面海岸一条狭长地带,俗称澳门街。1574年,明政府在半岛通往香山县的咽喉——莲花茎的中央,修建了一座关闸,设兵防守,对“澳夷”进行控制。关闸并非葡人居留地的界址,关闸以南,蚝镜以北的望厦、龙田、龙环村等都是中国的村庄,不属于葡人居留范围。

  1605 年,澳门地区逐渐扩大,葡萄牙私筑澳城,被广东官员下令拆毁。1606年,葡人又在青洲山建起一座六七丈高的教堂,又被摧毁。1622年,葡萄牙人借口防卫荷兰侵犯,再筑澳城:“其墙所经,为自今东望洋山顶天文台西侧起,下山,经水坑尾细开巷,上大炮台,连接大炮台城,复下山,再接慈幼院,北绕白鸽花园,经大三巴围营地之西,南通天街经窗门街过万里长城,妈阁庙之东北背,绕西望洋山城至海滨,足见葡人当时所占只限于三巴门城南之地,至今墙界,尚断续可寻。”(何大辛:《澳门地理》)这个初建的城池,又被明政府派兵拆毁,但绕墙仍存,从此这个墙就成为澳门的界址。城墙有三道城门:三巴门(上有大炮台)、水坑门和新开门。三巴门在澳门以北,与前山相望,葡人在此造炮台,驻军队。澳门从一条街,发展为一个小城镇。

明末清初,葡萄牙人因山高皇帝远,凭着大权在握的地方官员保护,仍在澳门立脚。在乾隆年间,已将澳门城建成共分四通城门(大三巴门、小三巴门、沙梨头门、花三庙门)的极繁华的城市,城中是葡萄牙人的居留地。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葡萄牙人一改过去对中国政府的表面恭顺态度,1843年,他们照会清政府,提出要求军队占领从关闸到围墙地带的无理要求,1847年,葡人更是以修筑公路,街道命名、编门牌号码为幌子进行扩张,妄图将围墙以北至关闸的地盘据为已有,同时还在凼仔岛上扩建踞点,驱逐中国海关在南环码头的海关人员,对此,清政府给予指责和反对,香山县和澳门的中国人也组织起来,与葡澳的侵略行为进行斗争。

1851年至1861年间,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葡萄牙人的扩张活动更为猖獗。他们在西沙嘴(澳门海口南岸)筑炮台,占领凼仔岛,“西沙相连之湾仔地方……亦被强占,且编门牌,建捕房、兵房、教堂。”紧接着,澳葡又于1863年拆毁居留地的界址矮墙以及水坑屋、三巴、沙犁头等城门,侵占界墙外的塔石、沙冈、新桥、沙犁头、石墙街等村,在那里“先贴门牌,后设路灯,先收灯费,继索地租。”(《香山县志续编》)公然加快了蚕食澳门以北、关闸以南地区的行动。1874 年,澳葡乘机闯入香山县,拆毁了关闸旧墙,之后又相继强占龙田、望夏、荔枝湾、青洲等地,这样,从围墙以北至关闸的地方都被葡萄牙人所蚕食。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葡萄牙殖民者利用清政府派拱北税务司金登干(英国人)前往里斯本交涉鸦片走私问题之机,签订了一个《中葡会议草约》,塞进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字样。同年12月1日,清政府在北京与葡萄牙签订了中葡北京条约,即《和好通商条约》,再次确认《草约》中有关澳门的提法,但同时规定:“唯现经商定,俟两国派员妥为会订界址,再行特立专约”。此后,双方虽经商谈,迄无结果。1928年4月,中国政府通知葡萄牙终止《和好通商条约》,但葡萄牙仍然不走,继续占领澳门。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访问中国期间,中葡双方就澳门问题进行了讨论。1986年6月30日中葡关于解决澳门问题首轮会谈在北京举行。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南,古称“濠镜澳”,现通常是指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的澳门地区。它南北距离10.8公里,东西距离4.4公里。凼仔岛位于澳门半岛以南约3公里,路环岛位于凼仔岛以南约3公里。澳门背靠珠江三角洲,东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西与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海相对,北与珠海市的拱北接壤。澳门地区的三大岛屿,本是互不相连、四面临海的岛屿,如今已由一条长2.5公里的澳氹大桥和长2.2公里的路迷公路将整个澳门地区连成一片。澳门总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 40多万。

澳门的经济结构主要由出口制造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业和地产建筑业构成,被称为澳门经济的四大支柱。旅游博彩业是澳门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总收入占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1/3强。旅游博彩业实质上由旅行社、酒店、赌场、娱乐场所,以及其他辅助服务行业构成。澳门地处热带北端,其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致使澳门的植物种类丰富。澳门的植物类型,绝大多数介于热带——亚热带类型,以泛热带及其变型为主。100 多年来,澳门已成功地引种了来自世界各热带地区具有经济和观赏价值的植物。

澳门面积虽小,但旅游业十分发达,公园众多,且各具特色,它们是澳门这个大花园里的“园中之园”。

卢廉若公园位于澳门半岛的中部,是港澳地区唯一具有苏州园林风韵的公园,该园占地仅5.4公顷,但各个景点分布得当,错落有致,全园以“春草堂”水榭厅为建筑主体。公园以小巧秀雅见长,园中有玲珑剔透的假山怪石,淙淙流水从假山顶部跌落,形成五叠瀑布,水流注入假山脚下的小池塘,池内水明如镜,荷花亭亭,池边垂柳依依,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这里也是香港古装戏的重要外景地。白鸽巢公园占地宽广,小山环叠,古木葱茏,花草遍布鸟鸣其间,即使盛暑,仍有碧绿的清凉世界。园内水径依山而筑,纵横如入陈图,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园内有著名的“贾梅士洞”,贾梅士是葡萄牙诗人,400 多年前来澳门,在园内石洞完成了葡萄牙著名史诗《葡国魄》。青洲鸭涌河畔的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建于1990年,是澳门最大的公园,园内有孙中山的全身铜像,园中兴建亭楼、人工湖、曲桥,还有鸟雀天地、健康径、儿童游乐场、温室等设备。澳门的二龙喉公园、螺丝公园、南湾花园、得胜花园,华士古达加玛公园等也都各具特色。

澳门还有几十座寺庙和教堂,比较著名的东方式庙宇有妈阁庙、普济禅院、莲峰庙。妈阁庙(也称天后庙)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由于澳门曾是我国至南洋府上交通的出发点,因此渔民与商人便在澳门半岛的东南方岸边供奉能“显灵海上消灾解难”的天后娘娘。葡人初抵澳门时,在妈阁庙对面的海岬登陆,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居民告知他们是“妈祖阁”。葡人便将妈祖阁音译成为“MACAU”,作为澳门的葡语名称。妈祖阁背山面海,周围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是许多旅游者必到之地。妈祖阁内,终年香烟缭绕,有许多善男信女在此叩首祈福。尽管澳门的渔业早已无足轻重,但天后娘娘已成为澳门的守护神。

普济禅院(也称观音堂)则是澳门规模最大、占地最广的庙宇。这座港澳罕有的佛寺建筑群,保存着许多珍贵文物。大殿庄严宏伟,殿内香火鼎盛。然而,殿后花园的一只石桌和四条长石凳却令人痛心,这就是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签订处,中国在这里首次开创了将领事裁判权拱手让给外国人的先例。

莲峰庙也是澳门著名禅院之一,里面供奉着多位神抵。这里还曾是清朝官吏到澳门巡阅时的落脚点,林则徐曾为禁烟来到澳门,在莲峰庙台案接见澳葡官员。现在庙前还树立着林则徐石像,以纪念他在澳门重振国威的辉煌历史。

与东方式庙宇相媲美的是众多西式的天主教堂。其中圣保禄教堂建造时代最久远、最著名,人们习惯称之为“大三巴”。说它出名,乃是由于这座教堂屡建屡毁,至今只剩下教堂前壁。远远望去,大三巴教堂前壁外形颇似我国传统式牌坊;走近看,却见它从上到下都镶嵌着、雕刻着形态迥异、笼罩着浓厚基督教色彩的艺术群像。“大三巴”已成为澳门标志之一,许多澳门人结婚时也喜欢在此留下张婚纱照。澳门保存较好的古教堂还有圣母望德堂、圣安多尼堂及老楞佐堂,其高高尖尖的哥特式建筑、庄严纯结的外观、精细美丽的内部装饰,同中国式庙宇的稳重古朴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这些宗教建筑,澳门的博物馆也是兼容并包、中西混和。在妈祖阁对面的海事博物馆,里面的实物展览不仅有中国龙舟,也有古老的葡式三桅船;而录像不仅介绍了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航路的艰难历程,也同时介绍了郑和七下西洋对航海事业作出的贡献。海事博物馆附近,有一座1993年才落成的“融和门”纪念碑,高达68米,耗资3000万元。虽说是澳葡政府为纪念葡人在此登陆而修建,但“融和门”前面的一块小石碑也同时指出该纪念碑是为纪念中葡永久友好而建造。1992年澳门从43个景点中评选出了“澳门八景”,即“镜海长虹”、“妈阁紫烟”、“三巴圣迹”、“普迹寻幽”、“灯塔松涛”、“庐园探胜”、“龙环葡韵”、“黑沙踏浪”。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特别行政区 澳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香港特别行政区纵览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