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曾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并列为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毗黄山、九华山,东邻杭州、千岛湖,西连庐山、鄱阳湖,南近龙虎山、三清山,是国务院首批分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土地面积 5248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142万。
景德镇古称新平镇,后来又改名“昌南镇”。自汉代起制造陶瓷,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宋真宗赵恒下令在此专制宫庭用瓷,取景德年号铭于瓷器底部,时人皆称“景德瓷”。久而久之,“昌南镇”名竟为“景德镇”而取代。景德镇依凭它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博采定、汝、官、哥、钧各名窑之长,至明代,已成为全国瓷业中心,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立御窑。1949年后,从浮梁县析置景德镇市。1957年县市合一,景德镇为江西省省辖市。
景德镇瓷器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蜚声国内外,青花瓷、颜色釉瓷、粉彩瓷和青花玲珑瓷并称景德镇四大名瓷。被人称为“瓷国名珠”的青花瓷,采用釉下彩工艺,色泽青翠欲滴,柔和雅致,看上去玲珑剔透,被外国朋友称为“嵌玻璃的瓷器”。有“人造宝石”美称的颜色釉瓷,是用多种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涂在瓷坯上,用不同温度烧炼而成的各种色彩瓷器,闪闪发亮,光彩夺目。具有浓厚国画风格的粉彩瓷,画面线条纤细,色彩粉润透明,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被誉为“东方艺术”。瓷都已由单一的瓷器城发展成为以陶瓷工业为主体,电子、机械、建材、医药化工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陶瓷每年都有新品种、新画面、新材料问世,景瓷品种已发展到20个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个器型、7000多个画面,形成了日用瓷、陈设瓷、仿古瓷、旅游瓷、工业瓷、建筑瓷等门类齐全的陶瓷产品体系,其产品远销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景德镇土地肥沃,是江西省商品粮、林业、茶叶、蚕桑基地。盛产稻谷、蔬菜、大豆、小麦、花生、棉花、油莱籽、芝麻、香菇等。所辖东平市、浮梁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浮梁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仅次于陶瓷的又一出口产品大类,该地区的功夫红茶早在1915年就曾摘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桂冠。东平市近年来蔬菜生产蓬勃发展,现在已成为赣东北主要的蔬菜生产集散地。
景德镇资源丰富,地表有杉木、毛竹、马尾松、油茶、油桐以及众多野生植物、药物和动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9%。地下蕴藏大量瓷土矿,以及煤、钨、金、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锰、铜矿等。大理石品种繁多,黄金储量丰富,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之一。
景德镇自然环境优美,市区周围群山环抱,清澈见底的昌江穿城而过,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之一。位于景德镇市东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址以及坐落于青山中的世界优质制瓷原料高岭土的命名地——高岭村,均是陶瓷考古专家学者和陶瓷爱好者必欲亲临一睹的古迹。陶瓷博览区内的古窑瓷厂再现了景德镇古代制瓷工艺。陶瓷历史博物馆内陈列的陶瓷实物清晰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制瓷工艺和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历史过程。里面古朴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别具风格、保存完好的明清世俗建筑群令人流连忘返。市中心的珠山上建有龙珠阁,是明、清两代御窑厂遗址。明、清古街位于市区的三闾庙,处在昌江河与西河的交汇处,古为景德镇与鄱阳、九江、安徽等地的陆路通道,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区,占地约6公顷。祥集弄明代居民住宅位于市区祥集弄内,是2幢明代成化六年的建筑住宅,面积约400平方米,正堂宽敞、高阔,构架严谨,用料考究。红塔位于景德镇西北,离市区10公里,建于北宋初年,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最古老的宝塔之一。
趸糖是景德镇的地方传统特产,选用芝麻、精面粉、麦芽饴糖、白糖等原料,精心制作而成。景德镇的山珍食货在宋代即有记载,主要有香茹、木耳两种。扁食泡糕也是景德镇的特色食品,相传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曾对扁食泡糕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