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8.研究土壤为家乡农业展提供资料

归属:地理教学研究 2024-08-10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条件,因此 也是学校乡土地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不同的田地上土壤往往是不同的,有的土壤粘性大,有的土壤粘 性小;有的土层厚,有的土层薄;有的土壤肥,有的土壤瘦。特别是近 年来,由于某些承包户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用不养,拼命消耗地力, 传统的有机肥不用了,大量施用化肥,致使地力日渐下降,土壤日趋板 结,这是农业生产潜在的危机。可是这一点不仅生产者本人没有认识到, 就是各级负责农业生产的干部,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各地土地利用情况究竟如何?还不十分清楚。因此,中学乡 土地理在这方面应该作些调查、研究。 要摸清土地的底细,从而了解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土壤改良的途径, 就必须进行田间的土壤观察。
一、怎样进行土壤观察
(一)选择适当的观察地点
  观察土壤的地点必须选择恰当。根据当地土壤的地形、母质、植物 生长情况和土壤性质来选择那些环境条件不同、但富有代表性的地方作 为观察地点。譬如坡地、平原,高产田、低产田都要加以选择,进行比 较观察。但无论在田间、林地或河旁都必须选择地段的中央部分,并注 意到所选地点是否受过人为的扰动。切忌在道旁、屋基、兽穴、粪坑旁、 积肥场、墓地边缘、渠道旁边作为观察的地点。
(二)挖一个土坑
  要了解土壤的成因及其特性,就要观察土壤的剖面,而不能只看土 壤的表面。那种随便在田间或坡地抓一把土看看的做法,是看不出土壤 变化的规律性来的。观察地点选定后,就必须用铁锹挖一个土坑。土坑 长 1.5—2 米,宽约 1 米,深度可根据土壤厚薄情况而定,方向朝阳。剖 面应当是平整而垂直的,以便由上而下地观察。挖出的土要堆 放在土坑的两侧;表土、心土、底土应分别堆放,原来地表生长的植物 或农作物,要注意保持原状。以便观察完毕后分层填回。注意不要损害 庄稼,更不能把挖出的泥土堆压在农作物上。将背阴面修成阶梯形,每 段高 30—50 厘米,以便上下。
(三)观察和记录土壤的特性
  土坑挖好后,先将向阳的那一面加以修整,以便把土壤原来的结构、 颜色等自然状态表露出来,再用小刀根据土壤颜色、结构、质地等不同, 区别上下层次。用小刀在剖面上划分,再用皮尺量出各个层次的厚度, 然后就依次观察各层的形态和特征。
1.土壤的颜色 土壤颜色往往反映其一定的成分,因为土壤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于土中某些成分的含量及其相对的比例。所以从颜色上可以知道土壤里 含有什么东西。土壤中主要色素为黑、红、黄、白四种。一般说来,黑 色多半与有机质有关,颜色愈黑,其有机质含量愈高,土壤就越肥。红 色与黄色往往决定于氧化铁的含量和水化程度。铁的氧化物在失水的情 况下,常呈鲜艳的红色,但因失水程度的不同,常呈多种色泽,如褐铁 矿呈黄棕色,黄铁矿呈金黄色,赤铁矿呈红色。氧化铁在还原状态下, 更呈深蓝、蓝、绿、灰白等色。一般呈黄色的土壤多分布在比较平缓、 排水较差的地方或气候比较湿润的区域。呈红色的土壤常分布在排水良 好的斜坡或相对湿度比较低的地区。白色则与二氧化硅、碳酸盐、高岭 土等有关。此外,湿润土壤比干燥土壤颜色深,所以这一点在观察时也 要注意。辨认颜色时,先将主色确定,如黄棕色,表示棕色为主,黄色 为副。反过来说,棕黄色,却是以黄色为主,棕色为副。
2.土壤结构 土壤里面的土粒子,不论是砂粒或粘粒,都是许许多多的粒子粘在 一些,成为一个个小土团,这种小土团就叫做结构。土壤结构影响着土 壤水分、空气、养料和肥力状况,是鉴定土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小土团 有各种各样的,在表土层里,常常看到从小米到豆粒那样大小的土团, 直径一般在 0.5-10 毫米,这种土团叫团粒结构;如果土团为一块一块 的,就叫做块状结构(大的直径大于 10 厘米,小的直径为 2—10 厘米)。 此外像砂土是无结构,因为它们都是由砂粒单独存在的。在这些结构中 以团粒结构为最好。团粒越多,保水、保肥的能力就越大。
3.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即是指土壤砂粘的程度。通常用下列方法来测定: (1)砾质土:土壤中含有很多石砾,山地常有。 (2)砂土:用手搓之,很容易感到一粒粒的砂粒,无论用多少水也 不能把它搓成圆球。土粒总是散在手掌上。洲地常有。 (3)砂壤土:很接近砂土,但稍具有胶结力,潮湿后可以搓成圆球, 但一捏就破。以手摸之,仍有砂粒感觉。如果将它搓成圆条,即碎裂成 大小不同的条块。干土块不用多大力气即可用手指压碎,但肉眼看不见 砂粒。洲地、山地和沿江圩田常有。 (4)轻壤土:比砂壤土细一点,干时捻之有沙沙声,但砂粒的感觉 已不很明显;湿时,可搓成球,稍加压力即散开,也可搓成小圆条,但 自手掌上拿起,散裂成段。黄土丘陵区常有。 (5)中壤土:已无砂粒的感觉,即通常所谓“两合土”,是介于砂 粘之间的土壤,湿时上面粗糙,可搓成细圆条,但将其弯成直径 2—3 厘 米的小圆环时,即断裂。 (6)重壤土:很接近粘土,干土块以手压不易碎,湿时可搓成细条, 也容易弯成直径 2 厘米的圆环,但只发生裂缝,而不至折断。冲田这种 土壤最多,特别是底土。 (7)粘土:干时坚实,不易破碎,湿时搓之有光滑面,以两手搓之, 可以出现光滑的圆条,并可搓成任何形状。压扁后,不显裂痕。圩田中 部常有。 砂土空隙大,易漏水、漏肥,容易旱,肥力不高。粘土紧密,水渗 不下去,使土壤潮湿,易把空气赶跑。土壤通气不畅,庄稼就长不好。 所以土壤太砂、太粘都不好,而以壤质土最好。
4.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水分上下运动的影响,致使某些 矿物质在土壤剖面的某些部分聚集而成新生体。如石灰结核(砂姜)、 铁结核、铁锰结核、盐霜、锈斑锈纹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和变化 来推断物质移动变异的情况。
5.土壤反应 主要指土壤的酸度和石灰反应。我们可将盐酸溶液滴入土中,如发 生气泡,就说明土壤中含有游离的碳酸钙。同时根据泡沫的反应强弱, 可知道石灰性的强弱,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土壤酸度的测定,通常以酸度指示剂来试之。即先取一小块土壤放 在小瓷板上,滴入几滴酸度指示剂,看其颜色的变化,再由比色板来比 较,pH 为 7 时,土壤呈中性反应,7 以上为碱性反应,7 以下为酸性反应。 酸性土壤需要施用石灰,碱性土壤含有可溶盐时,就要危害作物的生长, 必须进行改良。
6.土壤湿度 土壤的干湿度可分为 4 级,第 1 级最干,第 4 级最湿。
7.土壤松紧度 有机质多、结构良好的土壤,土体是松软的,耕作起来非常方便, 植物根在里面生长自如。有机质少、结构不好的土壤,土体就容易板结 或容易变成坚硬的土壤。对于作物根部的生长以及耕作等都有很大的影 响。 测定土壤松紧度可用下列简单的方法:用一支筷子将它横向插入土 层内,随后拔出,量插入的深度(以厘米表示),这可用来表示土壤的 松紧度。但在用筷子测定土壤松紧度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筷子要粗细相同,而且都用细的一端。
(2)先靠着土面,而后用力插入(切不可远离土面急速用力插入)。
(3)要沿水平方向插入,不要斜插。
(4)用力要均匀一致,每层土层测定三次取相近二次的平均数。
8.指示动植物 指示动植物的意思,就是一种土壤上(中)生长某些植物(包括杂 草)或某些动物(如蚯蚓),通过它可以知道这种土壤的某种特性,因 此它有指示的作用。所以叫做指示动植物。指示动植物,有的指示肥瘦,有的指示酸碱度,有的指示土壤水分 或盐碱等。例如有蚯蚓的地较肥,生长牛毛草的田较瘦,茶树生长好的 土壤一定是酸性土。观察日期:年月日观察者: 除了观察上述 8 个方面的外,还要看看周围的环境,因为土壤的发 生发展与周围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观察土壤剖面特征时,要注 意成土环境各个要素的记载,如成土母质以及气候、地形、植物、水分 等各要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土壤观察的各个项目都必须记入表 20。 二、怎样采集土壤标本 在野外,土壤剖面观察记载完毕后,就可进行土壤标本的采集工作。
采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分层采集
事先可收集一些火柴盒,准备存放标本。采集时,要在土坑的直立 面上铲出一个新面,然后用小刀按原来观察土壤特性划分的层次重新划 清一次,再在土壤层的中心部位切取一块,大小以能放入火柴盒中为度。 土样切取下来以后,切忌用手捏它,必须以能保持该层土壤原有的形态 特征为准。采样时,应先采集最底下的一层,再逐层向上直达地表。土 样采好后,还应在火柴盒上注明土壤号码及层次厚度。如果为 了满足室内化验分析之用,每层土样可采集 500 克左右,用布袋盛放, 也可用厚纸包裹,并用橡皮筋或小麻绳扎好。纸包上或布袋上都须注明 层次、厚度等标记。 图 48 土壤标本箱 (二)整段采集 如果是为了普及土壤知识,在展览室陈列,就需要采集整段的土壤 剖面。即从表土直到底土的一个整体。用定制的木箱(100×20×5 厘米), 上下底都是活的(图 48),一般是用螺丝钉固定在木框上,采土时,先 把土壤剖面在原地切成箱子大小,将木框套在凸出的土壤剖面上(图 49),然后由表土以至底土顺序地切下,把木箱底加上,用螺丝钉固定 好,再用铲修饰剖面,上好盖,注明剖面号码、地点等标记。 以上一些工作都是由土壤小组的同学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整段标本取回以后,可将正面的木板盖取下,用刀具进行修整,然 后再换以玻璃框,即可作陈列和长期研究之用。 图 49 木框套在剖面上顺序往下切 三、室内化验分析 为了对土壤性质和肥力状况有更详细、更全面、更科学的了解,从 而为家乡农业生产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土壤提供充分的依据,必须将采 回的土壤标本进行力所能及的物理、化学的分析、研究。 (一)测定土壤水分的含量 取土样 100 克,平铺在纸上,再放在铁盘里,然后把铁盘放在暖和 的炉子上烘(炉里的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烧焦土壤),土壤烘干后,称 一称其失去的重量,这失去的重量,就是土壤水分的含量。 (二)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将测定了土壤水分含量的干土,倒在小铁盘里,放到灼热的炉子里 去烧,烧至土壤不会出烟时为止,称一称剩下的余烬,计算它减少的重 量。这减少的重量就是土壤所含有机质的含量。 (三)分析土壤质地 将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所剩下的余烬,放在大玻璃瓶里,倒入清水, 用力搅动,静置 10 分钟,砂粒沉入瓶底,粘土微粒浮在水中,倒去瓶内 上层浑水,再灌入清水,然后搅动,再静置 10 分钟,把浑水倒去。这样 反复数次,直至以后倒入瓶里的清水,在经过搅动后静置 10 分钟后,水 色完全透明为止(说明余烬里没有粘土微粒了),接着把瓶内清水倒尽, 将余下的砂粒放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再把纸放在铁盘里在炉子上烘干。 砂粒烘干后称称重量,然后根据表 21 所列数值判断土壤的质地。(四)测定土壤氮、磷、钾的含量 氮、磷、钾是土壤肥料的三大要素。氮、磷、钾含量不足,作物就 要发生病象,严重影响产量。因为作物种类,施肥、耕作方式的不同, 对氮、磷、钾需要的情况又有很大的变动,所以测定土壤氮、磷、钾的 含量,作为改良土壤以及施肥工作的参考是十分必要的。这一工作可在 学校化学老师指导下进行。 1.测定土壤氮素的含量 测定时要先浸渍土壤溶提液。其方法是取风干之后筛过的土壤 50 克 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浸渍液 25 毫升,即得土壤溶提液,可供测定土壤 各种养分含量之用。 测定土壤氮素含量的方法是:取土壤溶提液 2 毫升置于比色管中, 加入第一号试剂(即二苯胺硫酸溶液)10 滴,约两分钟后,用手摇动, 静止 5 分钟,倒在比色瓷板凹穴中,与氮素比色图进行比色,看它和哪 一种相似,然后确定氮素含量的高低。 2.测定土壤磷素的含量 取土壤溶提液 5 毫升,置于小试管中,加入第二号试剂(即磷试剂) 4 滴,再放入锡粒,摇动半分钟,在 5 分钟内生成固定颜色,然后进行比 色测定。 3.测定土壤钾素的含量 取土壤溶提液 25 毫升,置于试管中,加入亚硝酸钴钠一小匙,摇动 试管,使其全溶。然后再沿管壁加入药用酒精 2.5 毫升,使分上下两层。 静置两分钟,然后放在钾素比色图上,在各粗黑线上前后移动,自试管 上端看粗黑线条至模糊为止,以确定其钾素含量之高低。 上述各种化学和物理的分析方法虽不很先进,但不复杂,在一般学 校的理化实验室都可以完成。 四、为乡土农业发展提供土壤资料 土壤野外观察和室内化验工作基本结束后,必须将所取得的资料进 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例如运用野外描绘的土壤分布草图、土样、土壤 调查记录以及室内化验分析的结果,根据土壤所处自然条件和性态、特 征与耕作、利用等情况,鉴定各种土壤,确定土壤名称。再根据各种土 壤肥力、养分、水分状况和目前利用等情况,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在此基础上,学校地理教师争取在当地乡政府的领导下,召开一次 由乡干部、老农和学校乡土土壤研究组成员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由乡土 土壤研究组全面详尽地汇报乡土土壤观察、研究的结果。听取与会同志 的意见,特别要听取老农的意见。根据他们的经验,结合我们的科学调 查进一步评定各种土壤的生产特性、土壤肥力的等级。分析各种土壤高 低产的原因,指出各种土壤利用的方向和改良的途径,以及田间管理等 措施。 最后将讨论结果再系统地加以整理,并绘制乡土土壤分布图,送交 区、乡政府作为他们规划农业科学种田的参考资料。这是中学乡土土壤 研究的目的,也是学校乡土地理活动为当地生产服务的生动体现。而且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对土壤调查的技能得到了培养,这无疑为本 乡土培养了一批科学种田的骨干力量。所以这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 作。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家乡农业 土壤
  • 上一篇:9.研究水文为家乡合理利用水资源提
  • 下一篇:7.研究地震为家乡防震减灾出力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