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情和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一定的“危机感”和“紫迫感”,增强民族的责任心。今天的青少年,就是下个世纪初的建设者,在他们了解我国国情优势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劣势和存在问题,从而明确肩负的责任,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居世界前列,是个资源“大国”,还要强调人均占有资源数量很少,又是个资源“小国”,树立起强烈的“人均意识”和“忧患意识”。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资源与能源的供应将更为紧张,认识到我国实际上人均资源并不丰富,而是“地大物薄,人口过多”。为此,在对学生进行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教育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了建设发展要向地壳深处和广阔的海洋要资源、要能源,把开发海洋资源定为我国基本国策。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我国许多工农业总产值都居世界前列,是个经济“大国”,还要强调人均产量很低,又是小经济“小国”。加之大部分地区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管理比较落后,许多产品的质量都有待提高,数量也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很低,农业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形成明显的地域分工。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政策的失误,延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为此,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激励学生在学校要奋发图强学习文化知识,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信念,增强四化建设的紧迫感。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存在巨大的潜在力量,它与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构成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抗争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要指出因人口数量过大,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给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每年净增加.. 1600 多万人口,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数,对积累资金,提高和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等都十分不利。据专家估计,我国土地资源对人口的最大承载量约为.. 15~16亿人,若按现在人口增长速度到2015年,人口将达到国土所能承载的最大极限值,可见我国面临人口问题的严峻性。要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我国的人口政策,宣传人口政策,增强做国家未来主人翁的责任感。
进行国情教育,必须说明国情中存在的问题,而问题又正在克服之中,前程是美好的。美好的未来有待于全体人民,特别是今天的青少年按科学的规律去振兴、去创造。正如一个学生在学完高中地理写的总结那样:“尽管他国山青水美,生活水平高,而我更爱自己的祖国,虽然她落后了一些,贫穷了一些,还有许多伤疤,但这绝动摇不了儿女对她的爱,我要加倍努力学习,将来用我全部的智慧,全部的热血,把她装扮得更加美丽,让她骄傲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中华儿女对自己祖国的一片痴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种奋发亢进的精神,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才真正达到国情教育的目的。
四、国情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国情教育要寓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在防止单纯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要防止脱离地理知识单纯地进行思想教育的倾向。在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紧扣教材,注重引导
一般认为“中国地理”和“高中地理”教材是进行国情教育最直接的素材,为正面传授国情知识进行国情教育的主渠道,备课时应列为教学目的之一,教学时应讲深,讲透,把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和国策教育融为一体。以我国的森林资源一节为例,基本国情是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与林型丰富,覆盖率低,分布不均,破坏较严重。情感教育是要树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紧迫感,保护森林和稀有动植物的责任感。国策教育则让学生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积极参加全民性义务植树运动,早日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 30%以上的目标。“世界地理”教材只要运用的好,也可以间接进行国情教育,即通过我国与外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对比,突出我国国情之长处,找到国情的不足之处,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讲到苏联和加拿大面积广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时,应指出它们大部分国土所处气候比较寒冷,动植物种类比较贫乏,农作物大多只能一年一熟。而我国不仅有热带地区,而且亚热带面积广大,动植物和农作物种类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我国东南部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二熟到三熟,是苏联和加拿大不能比拟的。又如,讲到西德和日本经济高度发达时,应指出他们在经济上严重的对外依赖性,而我国尽管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做依托,只要认真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就一定能够赶上和超过他们,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比较法是国情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把我国国情视为整体系统,同其它国家的国情系统进行横向比较,把我国建国前后,改革开放前后国情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综合的比,也可分要素比,正确认识我国自然国情中的优势与不足,人文国情中的新旧变化,中外对比的变化和发展的前景。“横比”要客观、全面的比,要有说服力。例如可与幅员辽阔的美、加、澳比自然条件的优劣和工业化建设起步的历史:与经济发达国家比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对外依赖的程度;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国比原有基础和现在的经济实力。“纵比”要讲清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一个相当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要充分认识我们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展望未来我们将取得更大成绩。正反优劣的对比,既有利于突出地理事物特征与规律,揭示事物的动态变化,能使国情教育更为鲜明、深刻,在情感教育方面也能取得恰如其分的好处。
(三)实事求是,注重效果
对我国国情不符合实际的盲目吹捧和任意贬低都是错误的。只讲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片面的,只讲国情中存在的问题,不讲问题的性质也是不全面的。应该让学生明白,国情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克服,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我国的经济状况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但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绝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是长期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欧、美等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同对原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对今天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剥削与掠夺相关的;亚洲的日本、南朝鲜和新加坡等国经济的腾飞,是依据它们人口密、面积小、自然资源较贫乏的国情,采取“临海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起步的,这种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严重,经济发展是脆弱的。我国是个有.. 11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既不能对外掠夺,也不能单纯依赖从国外进口,靠借钱过日子,只能选择符合我国国情,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四)多种渠道,形式多样
国情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家乡面貌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以现身说法充实教材内容。配合教材,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资料,能使国情教育更具有时代感。如讲到铁路交通时,若加进:“根据《十年规划》,我国铁路货运量要由1990年的14.6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19亿吨左右”。廖廖数语,说明了今后十年铁路建设的发展速度。教师再指出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运输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这种教育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课下结合开展野外观察、生产参观,社会调查,扩大学生的思路,用感性内容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农村的学校,可配合乡土地理教材,对家乡的国情进行实地考察。城市的学校课下可组织参观各种建设成就展览、编写地理板报,撰写“我爱中华”、“社会主义祖国在前进”等小论文,举办以国情教育为目的的各种讲座或竞赛等,都是国情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科学的,辩证的向学生传授我国的国情,把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地理教学能更好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出更多的品学兼优的接班人,完成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人民教师的重托,是每个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