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
开封是梁、晋、汉、周和北宋的首都,地形平坦,河流密集,城市供水十分充沛。
开封城址位于豫东平原,北临黄河,城市供水以地面水为主。到了北宋,四大运渠横贯开封城,不仅使开封成为全国水运的中心,而且城市供水也源源不绝。
汴河也就是隋代开凿的通济渠,唐宋称汴河,唐代曾改名广济渠,但一般仍以汴河相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横贯开封城的中部,从外城西墙开远与顺天门之间入城,再入里城,经开封府、大相国寺之南出里城,趋向东南出外城。这是解决西城、东城和里城用水的主要渠道。
五丈河亦名广济河,“自新曹门北入京”,横穿外城东北部,经开宝寺北(今铁塔),从外城东墙北段出城。这是外城东北部供水的主要渠道蔡河亦名惠民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缭绕自东南陈州门出”,环绕外城南部,经过里城朱雀门南,太学之北,贡院之东,繁塔寺之西,曾“展惠民河,欲便修城”,为外城南部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天源河亦名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除供宫苑洒扫和灌溉宫中花竹外,还“南注晋王第”。后来又导引“历天街,东转缭太庙,入后庙,皆甃以硥甓,植以芳木,车马所经,又累石为间梁,作方井,官寺民舍,皆得汲用”。可见天源河是皇宫、里城的主要水源。天源河是从今郑州以西导京、索诸水,水流清沏,故成为皇宫的主要水源。
由于北宋开封城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都城中水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杭州
杭州是吴越和南宋的首都,城市供水主要依靠西湖。
杭州位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隋初始称杭州,州治位于凤凰山麓的柳浦,就是现在的江干一带。今天的杭州市就是在隋代杭州城的基础上向西湖以东的平原不断扩展而发展起来的。隋城所以位于今市区南部地区,就是因为山麓富于井泉,解决了当时湖东平原不易解决的饮水问题。今杭州市区大部分土地是由浅海发展而来,土地咸卤,又易受到咸潮的内侵,当时尚难解决饮水问题。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李泌任杭州刺史,开凿六井,引用西湖水,使西湖成为杭州的主要水源,湖东的大片平原得到迅速开发。大井即小方井(今小车桥附近)、白龟井(今龙翔桥西)、方井(白龟井东南)、金牛井(方井东南)、相国井(今井亭桥西)和西井(相国井西南)。从此以后,六井就成为杭州市区的主要水源。在吴越、南宋建都杭州时期,西湖不仅是主要的名胜风景区,而且是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除专一撩湖外,还“修湖六井阴豆水口,增置斗门水闸,量废水势,得其流通,无垢污之患”。纵贯全城的大河,又称盐桥运河,市河位于大河之西,又称小河,西河位于城西部,茅山河位于城东部,四条南北向的河流,均与西湖和城外运河贯通,既解决了航运问题,又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湖水溢于桥下暗沟,注于曲阜桥下,流出西河”,证明西湖暗沟除供给城市用水外,也为运河提供了水源。
另外,杭州从隋代起就是江南运河的终点,江南运河又与城内诸河贯通,使杭州城的水源更为丰富。
北京
北京是金、元、明、清建都的地方,今天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金代的中都城位于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一带,城市供水主要利用洗马沟水系。金人扩建中都城时,有计划地把发源于城西一片天然湖泊(即今莲花池)中的一条小河圈入城内。同时开凿护城河和引入宫苑,解决城市供水问题。为了漕运,金代又从今石景山重开车箱渠(三国时刘靖开),引芦沟河(今永定河)入北护城河,称为金口河,又从护城河引水向东,注入潞水(今潮白河),称为闸河。这条运河的开通,本来可以解决漕运和为中都提供丰富的水源,但由于芦沟河洪水凶猛,又不得不闭塞金口河口,另找水源。这就是后来高梁河和玉泉山水源的利用。
元代的大都城城址转移到金代中都的东北,使大都城的水源更为丰沛。这就是充分利用了高梁河水系。高梁河水系中的瓮山泊,也就是今天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为明清北京城的水源奠定了基础。
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为了解决大都的漕运问题,实地勘查,由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会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东南流入大都,汇为积水潭(今什刹海),然后循金代运河东至通州(今河北通县)高丽庄入白河。这就是通惠河。今天已在王府井大街东侧发现了元代大都城内南北向运河的遗迹。为保证通惠河有充足的水源,在大都西北修了长达30千米的白浮堰,使西北诸河、泉水尽入积水潭。积水潭位于大都城的中部、红门阑马墙之北,既是漕运的码头,又是大都的人工蓄水库。并与西御园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相通,为宫廷提供水源。
除此而外,为了宫廷园林的用水,还开凿了一条叫金水河的渠道,从玉泉山引水入城,使大都城的供水更加充沛。
明初北京城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由于扩大了皇城,供水渠道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时的白浮泉已经断流,主要靠汇集玉泉山诸泉的瓮山泊供水。自积水潭南下的渠道已被圈入皇城之内,出皇城经南城墙水关,会护城河东注。积水潭仍然为主要的蓄水库,并与西苑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和南海)相通,为皇城、宫成(紫禁城)提供水源。
清代北京城的供水格局依如明代,直到乾隆时才发生了变化。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增加运河水量,开拓瓮山泊,把西山碧云寺、卧佛寺的泉水经玉泉山麓也导引入泊,建成了北京西北最大的人工蓄水库,这就是今天的昆明湖。从瓮山泊到昆明湖,使北京城的水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北京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昆明湖为乾隆皇帝赐名,周30余里,“置桥闸,以时节宣,……万世永赖之利也”。由于乾隆时把西山和玉泉山诸泉水尽导入昆明湖,使昆明湖水量剧增,成为北京城巨大的人工蓄水库,成功地解决了北京城的供水问题,也为今天的城市供水提供了榜样。
地下水供水 中国的著名都城尽管以地面水供水为主,但并不排斥开采地下水,为城市供水提供多种水源,使城市供水更加丰沛。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