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六条中指出:“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由1955 年的150 多斤增加到400 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1955 年的208 斤增加到500 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由1955 年的400 斤增加到800 斤。”“棉花每亩平均年产量(皮棉),按照各地情况,由1955 年的35 斤(全国平均数),分别增加到60 斤、80 斤和100 斤。”“华南各省有条件的地区,应当积极发展热带作物。”《纲要》中第十五条还指出:“按照不同地区把耕地的复种指数分别平均提高到下列的水平:(1)五岭以南地区,要达到230%。(2)五岭以北,长江以南地区,要达到200%。(3)长江以北,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要达到160%。(4)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要求达到120%。(5)长城以北地区也应尽可能地扩大复种面积。”很显然,《纲要》中正是根据五岭、长江、黄河、秦岭、长城等这些地形界线,把全国划分为5 个农业发展要求不同的地区。这5 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指标不同,除了社会历史因素外,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就有着不同的气温、热量和水土等自然资源;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就有着不同的自然生产潜力;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人们对于自然的利用、改造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这个客观规律,人们是不能忽视的。而在自然地理的各个条件中,地形条件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国有3 条明显的自然地理界线,实际上都是3 条东西走向的地形线。
这就是五岭(又称南岭)、秦岭和长城。这3 条地形线是中国气候带的重要分界线。各气候带之间不仅明显地反映着气温、降水的不同,而且还影响到中国水文、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的布局和产量的差异。五岭这一条地形线,实际上是中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1 月10℃等温线通过南岭南侧、广西西部、云南东部和北部。这条线以南的地区基本上属于热带,气温高,生长期长,雨量丰沛,绝少见到霜雪,作物一年可以三熟。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亚热带与暖湿带的地理分界线。1 月0℃等温线通过秦岭和淮河,此线以南属亚热带;秦岭、淮河大致还符合750 毫米年等雨线,为中国湿润区及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和华中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热量仍较充足,全年生长期可达250~300 天,作物一年可以两熟,有的地区还可以三熟,大部分地区可种双季水稻。而且此线以南,江河不冻;此线以北,冬季河水结冰。
长城线向西延至天山,向东北延至吉林与辽宁的交界处,这一条线是暖温带与温带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南,属暖温带,全年生长期有200~240天,一般二年可三熟,或一年两熟。此线以北,包括东北部地区、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北部广大地区,属温带,夏温虽很高,但冬季冷而长,生长期150~170 天,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一年一熟,但这个地区,除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以外,其余广大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畜牧区,农业不占主要地位。不仅东西走向的地形线对气候和农业生产具有影响,而且由于中国东部主要分布着平原和丘陵,西部主要分布着山地和高原,这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同样有着强烈的影响。东半部的平原和丘陵虽然只占全国1/3 的面积,但却是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区,分布着全国2/3 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生产着全国3/4 以上的粮、棉、油和绝大部分经济林产。西半部占全国总面积的2/3,但绝大部分是海拔1000 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平原只限于局部地区,较大的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显然是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