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等诸多因素,还涉及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查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管理学的观点来看,可以把它们归结为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一定任务的过程。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就应着眼于在特定时间内的整个地理教学过程,而不仅仅只看结果。也就是说,要对地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这就需要对反映地理教学质量的各项因素确定相应的标准。
(一)地理教学目的明确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确定其它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由于任何教学活动和一个教学过程,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并为实现这一目的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明确地理教学目的,端正地理教学指导思想,是地理教师评价的首要指标。
(二)地理教学内容正确
地理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地理教学内容正确,即要求教学内容应符合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关键,控制广度深度,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三)地理教学方法适当
地理教学方法是服从于特定的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它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一般而言,评价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目的和最佳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方法的灵活适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正确地贯彻地理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四)地理教学语言得当
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媒介,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地理教学语言应讲究科学性、地理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要求准确、简洁、通俗和规范化。
(五)教具运用恰当
地理教具的选择、运用和制作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应根据地理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选用地理直观教具系列,巧妙自如地运用好各种地理教学手段,使用教学地图、地理图表充分有效,演示操作正确熟练,板书、板图、板画准确规范,各种教具之间、教具与教法之间配合默契。
(六)教学态度端正
地理教学态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和教书育人的表现。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研究,认真备课、编写教案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教师讲课应有针对性、鼓动性和感染力,言传身教,治学严谨;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及辅导等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与学生广泛交流,主动征求意见,做到教学相长;热爱地理专业,以身作则。
(七)教学效果良好
地理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认识交往的统一性而产生的结果,它反映了教学目的达到的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教学效果的分析,首先应以教学目标实现得如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依据,其关键在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是否被学生掌握,也就是看学生学得怎样,是否学会和会学。同时,又要看教师教得如何,能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与学生融洽地交流,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与学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
为了便于更有效的进行教学评价,可以把七项教学质量表11—1 地理教师质量评价表
标准互相联系,看作一个整体,建立指标体系,并确立权重,也就是确定各项指标在教学质量标准的整个系统发挥最佳效益时所处的相对地位和作用。而每项指标的权重可用一定的分值予以表示,以便于相应的计算,但各项指标的权重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不同时期对教学需求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学评价的每项指标又可以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分别用5、4、3、2四个分值予以表示,按照“权重&pide;5%×xi=总积分”这个经验分式(其中xi为评价等级的具体分值)可以将评价成绩数量化,更客观而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实际(见表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