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我国的气候

时间:2022-08-16 归属:地理知识

  复杂多样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在严冬季节,如果我们穿着一身棉衣,从北京出发去东北大庆油田,就抵御不住那里的严寒;如果穿着同样的衣服去广州,那就要边走边脱衣服,到了广州,穿一件毛衣就可以了。假如我们在五六月份去江淮地区,那么,雨衣和雨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去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无论什么季节都用不着带雨具。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台湾省和云南省的南部,特别是南海诸岛,终年高温,四季常青,到处一派热带风光;东北的黑龙江省,夏季短促,冬季漫长严寒,一片冰冻雪封的景象。东部的江淮流域,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而西北的内蒙古、新疆地区,寒暑变化剧烈,雨雪稀少。西南的青藏高原上地高天寒,日照却十分丰富,一些高山峡谷地区,山顶是皑皑白雪,谷底却鸟语花香。

  我国的气候如此复杂多样,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决定于以下三种因素。

  第一,纬度的影响。我国所跨的纬度十分宽广,南部在热带,甚至接近赤道,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多;北部靠近寒带,接受的太阳光热少。这就使我国的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特别是在冬季,纬度的影响最显著。

  第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由于领土辽阔,各地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很大差别,因此受到海洋的影响就很不一样。东南部距海洋比较近,受海洋影响比较大,气候湿润,温差比较小;西北部距离海洋比较远,受海洋影响比较小,气候干燥,温差大。这就使我国的雨雪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气温差异很大,夏天多刮东南风,冬天多刮西北风。这种季风现象,对我国的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地形的影响。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也很大。一般

说来,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一百米,气温降低0.6°。青藏高原所

处的纬度,同长江中下游平原差不多。可是由于地势高,气候就非常寒冷。

此外,高大的山脉常常是气流的屏障。由于山脉阻挡气流的运行,使山脉两

侧冷热、干湿状况都有显著差别。如秦岭的南、北两侧,自然景色就截然不

同。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我国动植物的种类特别丰富。世界上多数地区的动

植物引进我国,都可以找到适当的培育地区。这就为我国发展多种多样的农、

林、牧、副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我国什么地方最冷、什么地方最热,哪里降雨最多、最少?

我国地域辽阔,大部分地区冬季很冷,特别是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

区,冬季十分寒冷。如果以冬季最冷的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来比较,那么最冷

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根河地区,那里一月平均气温低到-31.5°左

右,滴水成冰,整个大地是一片冰雪世界。全国极端最低温度的冠军,却属

于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漠河县漠河镇,那里曾出现过-52.3°的低温。但是,如

果按全年的平均气温来说,最冷的地区要算藏北地区。那里地势高,高原面

宽阔,空气稀薄,地面散热很快,所以无论冬夏都特别寒冷。全年平均气温

在-6°左右,一年四季离不开棉衣,屋子里不能缺少火炉,就是在夏季,有

时候还会下雪呢?

我国最热的地方并不在南方,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也就是古典小

说《西游记》中所描写的火焰山所在地方。那里地势低洼,远离海洋,空气

干燥,雨量奇少,日照强烈。每到夏季,地面强烈增温,气温随着急剧升高,

七月份平均气温达到33.40°,在1941 年7 月4 日,最高气温达到47.6°,

成为目前我国气象观测记录中最高的气温。

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降水量非常丰富。台湾省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

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基隆市东南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

6489 毫米,1912 年,达到过8408 毫米,是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纪录。

距海非常遥远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是非常稀少的。塔里木盆地四周被

高山环绕,地形闭塞,夏季温暖潮湿的东南气流很难到达,成为我国最干燥

的地方。盆地东南部边缘的若羌、且末等地方降雨极少,若羌年降水量只有

16.9 毫米,且末只有9.4 毫米,而盆地东北角上的铁干里克地方,从1951

年到1953 年间,连续三年滴雨未下。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更是干

燥,是我国降雨最最少的地方。

我国“亚热带”、“暖温带”怎样得来?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的各个地区在一年中接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

是不一样的。通常把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地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

带、南寒带。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说,这样的划分显得太粗略了,

还必须划分得更细些。我们知道,农作物在生长发育时期,需要一定的热量,

一般来说,日平均气温持续地等于或者高于10°的时候,植物生长和发育比

较旺盛。把这段时间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总和,通常叫做活动积温,

这就是划分温度带的指标。

我国的气象工作者,根据各地≥10°积温的多少,把我国划分为六个不

同的温度带。

一、寒温带:积温在1500°左右,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可以种植春小

麦、马铃薯和谷类作物。

二、中温带:积温大约1500°~3500°,大致是长城以北地区及新疆境

内天山以北地区。这里的农作物基本上是一年一熟。由于夏季温度稍高,除

了种植春小麦等作物外,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三、暖温带:积温大约3500°~4500°,大致是长城以南,秦岭、淮河

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各省区,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

熟,冬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都生长良好。

四、亚热带:积温大约4500°~8000°,包括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

珠江流域及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这里多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部分地区

可以种双季水稻,再加上一茬越冬作物,就可以一年三熟了。

五、热带:积温大约在8000°以上。包括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岛,

以及台湾、云南两省南部地区。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椰子、橡胶、可可等热

带作物,终年生长良好。

六、赤道带:在北纬10°以南地区,主要是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积

温超过10000°,热量最高。

除了这六个带以外,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特别高峻,气温较低,积温

大部低于2000°,是一个高寒地区,但是日照强烈,对作物成熟有利,主要

种植青稞、豌豆等。前些年试种冬小麦获得成功,并且在一些地区取得了大

面积高产。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这两个温度带包括地区范

围极为广阔,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为什么冬天我国北方与南方温差大、夏天温差小?

如果你有机会分别在夏季和冬季从哈尔滨到广州做两次旅行的话,那是

很有意思的。你会发现,夏天从哈尔滨上车,直到广州,扇子是不能离手的,

从北到南都很热。冬季,哈尔滨是冰天雪地;可是到了广州,就象北方的春

天一样温暖。下列气候资料会更具体地说明你感受的真实性。

这张表告诉我们,哈尔滨与广州纬度相差22°多,直线距离近二千八百

公里,七月平均气温只相差5.6°,天气都相当热;而一月平均气温却相差

33.1°,冷热相差十分悬殊。

为什么冬天我国北方和南方温度相差很大呢?主要是与得到太阳光热的

多少有关系。冬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我国北方大地只受到太阳斜射,

白昼时间很短,得到太阳的光和热就少;南方,太阳照射大地的斜度比北方

要小得多,地面得到太阳的光和热比北方多得多,白昼时间也比北方长些,

这样就造成了南北很大的气温差别。同时,从西北方向来的冬季风和寒潮袭

来,“高天滚滚寒流急”,我国北方首当其冲,气温下降很多。可是,冬季

风和寒潮在向南行进的过程中,受沿途环境的影响变弱,越往南去降温作用

越小。这样就更加剧了南北冬季的气温差别。到了夏季,太阳直射到北回归线附近,我国北方地区接受太阳照射的角

度虽然比南方小,但是差别不大,加上白昼时间长,所以得到太阳的光和热

虽然比南方少些,但是远不如冬季的差别那么大。这是形成我国夏季普遍高

温的基本原因。此外,夏季风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比北方大,使南方云雨

天气比较多,日照时间当然也就减少了,空中和地面湿度大,水分的蒸发也

要消耗一定的热能,这样也相对地降低了南方地区的温度。夏季风在向北移

动的过程中,又会把南方的部分热量带到北方去,也会增加北方地区的温度。

我国的东南部为什么降雨特别多而西北部却很少?

我国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的远近和夏季风的

影响。夏季我国盛行的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那里是水蒸气的故乡,云雨的

发源地。东南季风携带着充足的水气,刚刚登上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时候,非

常慷慨地降下了大量的雨水,越往内陆,势力越弱,降水也逐渐减少。我国

夏季风的另一个发源地是印度洋,西南季风徐徐地吹向我国,成为我国西南

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这两股季风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我国东南部降水

多,西北部降水少的气候特点。

此外,在我国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夏秋季节,特别是七、八、九三

个月里,常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台风带来了滂沱大雨,也增加了我国东南部

的降水量。

在多雨地区中有雨量特别集中的地区,少雨地区中又有相对的多雨区,

这主要是由于地形造成的。例如陡峻高山的迎风坡,往往是多雨地区,这是

因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碰到高山以后,被迫抬升,高处气温低,水气遇

冷凝结,就下雨了。如深居内陆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降雨最少的地区,但

是盆地北面的天山上部,有些地方的降水量却可达到六百毫米以上,成为干

旱区中的多雨区。

“梅雨”怎样形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形象逼真地描述了

江浙一带春末夏初的天气特色。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南部、浙闽丘陵和广东北部地区

所特有的一种天气。在梅雨季节,经常乌云密布,阴雨连绵,时晴时雨的天

气往往延续一个月左右。因为这时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所以,人们就把这

种天气叫做“梅雨”或“黄梅天”。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缺少阳光,湿

度又大,衣物容易受潮发霉,所以,也有人叫它“霉雨”。

梅雨到来的日期叫做“入梅”,结束时候叫做“出梅”。从“入梅”到

“出梅”的这一段时间叫做梅雨期。各地梅雨期出现的迟早是不一样的。根

据统计,正常的年份,浙闽丘陵和东南沿海一带,大致是五月上半月到六月

上半月;江淮流域大致在六月上旬到七月上旬。

为什么每到春末夏初,我国北纬28°到33°之问的地区,会出现梅雨天

气呢?

我们知道,五月中旬前后,东南季风势力不断增强,开始影响我国大陆。

这时候,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减弱,渐渐后退。春末夏初的时候,东南季风带

来的暖湿气流和冬季风的干冷气流,在福建、浙江一带的上空相遇,两股气

流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同时停留在这一带上空。暖湿气流比较轻,爬到上

面,干冷空气比较重,呆在下面。两股气流相交的地方,叫做锋面,因为暖

湿气流中的水气遇冷凝结,便形成了雨,这就是梅雨,所以梅雨是一种锋面雨。到了六月上旬,冷气流进一步减弱,向北退去,暖气流又将有增强,再

向北进,双方又僵持在长江流域一带上空,把阴雨连绵的天气带到这个地带。

直到七月上旬,暖气流变得更加强大,把冷空气赶到华北一带,江淮地区的

梅雨期也就过去了。

最近又有一些科学家发现,梅雨期时间的长短,以及雨量的大小,与北

太平洋冰层的厚薄和面积大小有关。假若北太平洋的冰层厚、面积大,第二

年的梅雨期就会加长,雨量也会增大。相反,北太平洋冰层薄、面积小,第

二年的梅雨期就短,雨量也会减少。北太平洋的海冰为什么与梅雨有关系?

海冰厚度怎样影响梅雨期的长短?这些问题还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冬季的“寒潮”如何形成?

每到冬季,我们常常可以从收音机里听到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寒潮大风降

温警报。什么叫做寒潮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气象部门一

般规定,二十四小时内温度下降10°以上,这就是寒潮。寒潮到来的时候,

常刮五级甚至七级以上的大风。

寒潮是从哪里来的呢?侵入我国的寒潮的发源地,是在北冰洋和西伯利

亚一带。那里,冬季日照时间很短,白天只有几个小时,太阳升不太高,只

在地平线上盘旋,阳光也很微弱;在北极圈以北的地方,一年中有许多日子

甚至完全见不到太阳。因而在冬季,那里的天气十分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

气下,空气体积收缩,气压增高得非常快,高压冷气团越来越强,最后就象

冲破堤岸的洪水,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寒冷的空气从这里向南移动后,

周围的冷空气又向这里补充,这里冷空气聚集多了,就又会发生一次新的寒

潮。

寒潮是通过什么路线来我国的呢?

寒潮是寒冷空气大规模的流动现象,很难划出它的边界和范围。但是为

了方便,人们常把它的来路分成几条,表示在这些路线上,冷空气的势力特

别集中。一般把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分为三条:西路,来自苏联新地岛以西

的北冰洋洋面上,经西伯利亚进入新疆,然后沿着甘肃河西走廊进入华北,

华中广大地区。中路,由新地岛以东,经贝加尔湖、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

国;这路寒潮势力最强大,往往直穿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到达长江流域,

有时还越过南岭袭击华南,甚至可以到达海南岛。东路,由东西伯利亚、鄂

霍次克海,经过东北或朝鲜、日本海到达我国东南沿海。四川盆地由于秦岭、

大巴山的阻挡,寒潮较难侵入。青藏高原地势高峻,云南省位于大高原的南

侧,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秋末春初,寒潮到来的时候,温度突然下降,常常形成霜冻,对农作物

危害很大。目前,我国气象部门对于寒潮和霜冻的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使广大农民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使作物遭受冻害的情况大为减轻。

台风是怎么一回事?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台风一来,天空中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暴风骤雨袭击大地。台风是一种什么风呢?

你看见过江河里剧烈旋转的旋涡吧?台风是一个与水中旋涡相似的庞大

的空气旋涡,直径从几百公里到一千公里,高度一般都在九公里以上,看上

去好象一个活动在海面上的巨大的蘑菇。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上,有的也发生在南

海。这些地区比较靠近赤道,几乎常年处于太阳光的直射之下,海水温度比较高,蒸发出大量水气。当湿热的空气大规模上升的时候,四周较冷的空气

就向这里汇流补充。由于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北半球的气流向右偏转,原来

的南风,转为西南风;原来的东风,转为东南风;原来的北风,转为东北风;

原来的西风,转为西北风;结果就在洋面和洋面上空形成一个逆时针方向的

空气旋涡,叫做气旋。如果条件适当,使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就会造成更加

强大的气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当它中心

附近的风力达到八级以上的时候,气旋就成为台风了。

台风的中心有一个直径约十公里的空心管状区,气象学上叫做“台风

眼”。台风眼的外围是急速旋转的气流,因为这股气流旋转的速度很高,外

面的气流无法侵入台风眼,所以处于台风眼的地区通常是风和日丽的晴好天

气。从台风眼向外,四周是巨大的浓厚的云壁,这里是狂风暴雨最厉害的地

区,台风的外围所在地区,受到外围气流和蘑菇状气旋顶部的积雨云影响,

也会出现大风、阴雨天气。

台风象小孩玩的陀螺一样,自己一面旋转,一面向前运动。影响我国的

台风的发源地,正处于东风气流中,又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所以台风生成

后,一般向偏西、偏北方向移动。我国南起广州湾,北到辽东半岛的沿海地

区,都能受到台风影响。

台风登陆后,得不到热量和水分的补充,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量就减

弱,速度减慢,很快便瓦解了。所以台风影响范围一般在沿海一百公里之内,

最远也只能深入内陆四百公里左右。

台风影响我国的时间一般在五月到十一月间,出现最多的是七、八、九

三个月。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八级以上台风能拔树倒屋,它带来瓢泼般

的暴雨,淹毁庄稼,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但是台风季节正是江南的伏旱

时期,农作物生长迅速,需要大量水分;丰富的降雨,对解除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的旱情又是有利的。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我国 气候
  • 上一篇:我国的河流
  • 下一篇: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