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知病因,人们对这种无法治愈的病得出了一个结论:鼠疫是由于一 个怒神到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旅行而引起的。 直到 14 世纪末,人们才开始怀疑老鼠。14 世纪初,老鼠已遍布欧洲 了。它们毁坏庄稼、粮食、财产,袭击婴幼儿。当人们能区分善恶的时候, 动物世界的一方与撒旦等恶魔们结盟,另一方则是家猫之类的好动物。坏 家伙们在欧洲各个国家遭到迫害、猎杀。猫的主人们也要面对宗教法庭之 火的惩罚,所以大多数人默认了法律和宗教法规去消灭猫。极少数偏远地 区养猫的人家和农场没有耗子,也就没有人感染鼠疫。 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死亡率是多少,因为在鼠疫高峰期时的公众记录很 随意。既然记录不十分可靠,现代科学家们只能推算出多少人死亡。权威 人士们认为从 1347~1350 年间,由于黑死病,欧洲人口减少了 1/3。也就 是说,2500 万人死于这种病。 这首押韵的儿歌起源于英格兰,在当时,它当然不是一个儿童游戏时 唱的歌。在鼠疫最猖獗的时候,人们习惯了同死神斗争,于是,各种各样 的歇斯底里症非常普遍。
人们常常聚集在街上,为了“明天我们就要死了” 而歇斯底里地狂舞,还唱一些诗歌来压倒黑死病。不同年龄的人们经常聚 成一大群,又唱又跳,直到他们精疲力竭,倒在地上。但有个疑问就是这 种疯狂的舞蹈居然能放松人们紧张的情绪。 鼠疫过后,人们继续跳舞、唱歌,只是并非所有年龄的人都参加。舞 蹈变得轻松了。孩子们跳舞时围成一个圈,唱词几乎没改变,只是加了韵 文的歌词。这首歌的大意已被人们遗忘了,因为孩子们把它变成了一个舞 蹈歌的歌词。唱到它时,孩子们绝对不会理解他们正在描述一个毁灭祖先 人数并改写了欧洲历史的一场疾病。 由于无知,几个世纪以来,孩子们用一种奇怪的低沉平淡的语气唱这 首歌。1347~1881 年,当这种韵文第一次出现在凯特·格林威(Kate Greenaway)的作品《鹅妈妈》中时,孩子们唱到“玫瑰色小斑点”时突然 停了,因为这句话是 14 世纪英格兰黑死病时期的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游戏 诗文。 第一句歌词“斑点,噢,玫瑰色斑点”,指的是被鼠疫折磨的人们身 上长红疹的地方。“装满鲜花的口袋”,暗指当时的人相信与鼠疫在一起 的魔鬼味道就是引起疾病的恶魔的呼吸气味。因此,草药味和鲜花香味可 以避开死神恶魔的味道。“啊嚏!啊嚏!”表示鼠疫传染者一个明显症状 ——连着打喷嚏。下一句歌词现在被人唱作“灰烬,灰烬”,表示最后的 死亡,它也被唱作“从灰烬到灰烬”。结尾一句歌词做出结论“我们全倒 下了”,它指的是千百万人的死亡。他们全都倒下,死去了! 歌词的一些部分经过几百年后已改变了,但最初的大部分韵文可以写 成以下这样: “斑点,噢,玫瑰色斑点, 装满鲜花的口袋, 啊嚏!啊嚏! 我们都倒下了!” 随着现代修辞手法的改进,很多读者有可能在孩提时代都跳过这个圆 圈舞,唱过“玫瑰色斑点”这首歌,其中也包括本书的两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