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同归于尽

时间:2023-02-28 归属:地理素描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在蒙大拿州的一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掘出 不少恐龙巢穴。在古土壤学家约翰·豪奈尔指导下,发掘出 500 多枚破碎 的和完整的恐龙蛋,后来把这种爬行动物命名为慈母蜥。许多蛋都在窝里, 这就向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恐龙家庭生活的重要知识。虽然这次发掘令人叹 为观止,但是成窝地发掘恐龙蛋,甚至还有正在孵化的或已经孵化出的小 恐龙则并非首次。 大约 1 亿年前,雌角面龙在荒凉的沙漠上(现在的蒙古)扒出一个浅 坑,在里面产下 10 几只蛋,然后用沙把蛋盖上。心满意足的完成这一任务 之后,母角面龙就开始没完没了地忙着寻找食物。毫无疑问,它一般不会 走得离窝太远,而且得不时返回来赶跑偷蛋的其它肉食动物。它的努力都 是徒劳的,因为蛋压根就没有孵化。狂烈的沙暴把这些恐龙蛋盖上厚厚的 一层沙土断绝了空气,最后使蛋变成了化石。 1922 年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博物学家罗伊·查普曼·安德鲁领导 下,一个探险队来到大戈壁发掘火烧崖一带的恐龙巢穴。很显然,上面描 述过的情况发生过许多次,因为在 10 多个窝里发现了数百个恐龙蛋的碎 片。有些蛋被科学家们解剖,发现里面有没孵化成形的小恐龙的骨骼。 100 多个成年恐龙的头骨化石在这一带被发现。仅在一个地区单一品 种的恐龙如此集中,从蛋到成年恐龙都有,说明蒙古的火烧崖地区当年曾 是这一批恐龙栖息觅食之地。很可能每年都聚集数千头,在此交配产蛋。 这个品种的恐龙是迄今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恐龙。 原角面龙在史前时期成群结队地在现在蒙古戈壁中繁衍生息。成年的 原角面龙身长 6.5 英尺,巨头并有像鹦鹉嘴一样的喙,颈部覆盖着大的骨 质鳞片。产蛋以后,雌恐龙很可能返回群体觅食,但是总呆在窝的周围一 带。母性的本能使它不断回到产蛋的巢穴,而且,像现代鳄鱼那样,还帮 助子女破壳而生。
  同时,它这窝子女很可能有自己的天敌,就像小鳄鱼有 自己的天敌一样。 1923 年,美国探险队在发掘恐龙巢穴的过程中,他们震惊地发现,在 恐龙蛋上方 3 英寸有一个 4 英尺长的无齿恐龙的骨架。后来这个骨架被命 名为“窃蛋龙”。很可能它是以食恐龙蛋为生的。这一独特的恐龙正在偷 挖恐龙蛋,被突然而起的沙暴困在马上就要得手的恐龙蛋上,最后美味没 吃上,却被活埋在荒沙之中。 原角面龙还有别的天敌,科学家们知道的是《侏罗纪公园》里出名的 一种跑动迅速的肉食动物——快速肉食龙。 在 1 亿年前,这种面目狰狞的肉食动物想的可不是在电影里当主角。 快速肉食龙的大小与原角面龙差不多,体重要轻一些,但是满口巨牙利齿, 长着巨大的利爪,很敏捷灵活。它们很可能捕食刚孵出的幼龙而不像窃蛋 龙那样偷食恐龙蛋。这种肉食恐龙被吸引到原角面龙的窝里,可能是因为 它看到了,或者听到了幼龙破壳而出的声音。原角面龙妈妈听到窝里动静 异常,会飞奔回窝抢救自己的子女。于是,就跟入侵者厮杀起来。肉食龙 往往是胜多败少。 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原角面龙妈妈回巢发现一头快速肉食龙正在吞 食它的幼仔,一场你死我活的打斗开始了,入侵者终于咬死了这可怜的妈 妈。显然长着鹦鹉嘴似的喙,不可能胜过长满巨齿利牙肌肉强劲的大嘴巴。 当肉食龙抓住角龙妈妈颈下的骨质鳞片,用利爪撕扯时,它自己也同归于 尽了。 1971 年,一支波兰—蒙古联合探险队发掘出上述厮杀者的遗骨。快速 肉食龙的两个前肢还死死的抓住原角面龙的颈下骨质鳞片,恰是亿年前它 们生死搏斗的瞬间场面。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同归于尽
  • 上一篇:动物的军备竞赛
  • 下一篇:精密的眼睛手术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