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蒙语意为青色的城,始建于公元1581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阴山南麓,黄河北岸,土默川平原上,总面积6079平方公里。人口140多万。有蒙古、汉、满、回、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壮、藏、维吾尔等34个民族。这里“青山如屏,黑水如带,碧野平无”,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城区周围湖泊、水库、池塘星罗棋布。黄河、大黑河等9条河流穿越境内。境内有大青山。地貌主要为侵蚀构造地形和冲积洪积平原。
呼和浩特市有2000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市郊大窑村发现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造场遗址,证明早在50万年前,这里就是我国北方各民族先人劳动生息的地方。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秦汉袭之,从汉末到隋统一的300多年间,这里多民族交错杂居,先后为鲜卑、柔然、突厥等族所占。东晋时期,鲜卑族拓拔氏在这里建立北魏政权,将依附的敕勒族安置在于此,称敕勒川。唐贞观年间,先后设“云中都护府”、“单于都护府”、“云州都护府”。契丹建辽国后,设丰州天德军节度使,称“丰州滩”,延续到金、元。16世纪初,阿拉坦汗于明嘉靖年间率土默特部来此驻牧,这里又名“土默川”。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库库和屯城,明廷赐名“归化城”。后又建“绥远城“(俗称新城)。清代设蒙古默特左右翼特别旗,归绥兵备道,绥远将军衙门。民国元年(1912年)归绥兵备道改为归绥观察使署,归化厅改为归绥县。民国三年(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与山西分治,归绥县归绥远特别行政区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绥远省,归绥县改为归绥市,为省会。1954年,绥远省建制撤销,改名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在明清两代以“召城”著称,市区召庙寺院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等。文物古迹大多带有多民族文化的色彩,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真实写照。
汉昭君墓位于市区南部,占地面积约3公顷。陵园中间是一座并辔而行的古装男女雕像,高大的基座上刻着“和亲”两个大字。雕像把单于和昭君刻画得栩栩如生。墓丘是昭君墓的主要景观,是人工筑成的大封土墓,高33米。墓壁上刻着“青冢”两字,登上墓顶的凉亭可眺望呼和浩特市的全貌。昭君墓已成为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万部华严经塔,又叫白塔,坐落在东郊,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辽代八角七层楼阁式建筑物,全塔高55米,塔身呈莲花瓣状,下面两层塑有佛像、菩萨、天王力士像,每个砖角柱上塑有栩栩如生的蟠龙,线条流畅,形态各异,生动逼真,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
金刚座舍利宝塔又叫五塔,位于旧城东南部。五塔是在一座高台之上建有5个小塔,是佛塔中的一种建筑形式,国内这种形式的塔仅有5座。刻于照壁上的蒙古文天文图是我国现存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石刻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呼和浩特市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矿物资源。水利资源丰富,地表和地下水质较好。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铜等10多种。纺织、机械、轻工等门类比较齐全,有相当基础的工业体系,成为祖国北疆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呼和浩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又与煤炭稀土藏量丰富的准格尔、包头及盛产皮毛等畜产品的草原毗邻。呼市人民利用地理优势,开展边贸、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呼和浩特是首都北京通往大西北的重要的通道,铁路、航空、公路运输都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