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为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距北京514公里,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市面积6988平方公里,总人口313.2万。人口中有汉、回、蒙古、满、藏、苗、瑶等民族,以汉族为主。
太原市位于太原盆地北端,东西两面群山夹持,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4/5;中部为汾河冲击扇形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汾河自北而南穿市而过,把整个太原市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诚为“一城分东西,人间尽枕河”。
太原是一座历史名城,古称晋阳,大约创建于公元前497年。殷商为唐国,西周为北唐,春秋为晋阳邑,战国时为赵国都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初置太原郡,从此始有太原之称。之后,北朝、隋、唐时期,太原一直为历代重镇。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加号北京。到了五代,晋阳曾先后为后晋、后汉、北汉之都城。公元960年,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北宋后,派其弟赵光义于979年攻克晋阳,火烧全城,一代名城化为灰烬。公元982年,赵光义又委派部将潘美重建太原城。民国初年反动军阀阎锡山统治山西,并以太原为首府。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这座古城回到人民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古城太原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成了以煤炭、冶金、机械、化工为四大支柱,轻工、纺织、电力、建材、电子、食品、医药及军工全面发展,门类配套齐全,技术比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之一。
太原市的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太原火车站是华北地区第二大客运站;太原东站是山西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境内铁路干线纵横相连,有通往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青岛、武汉、济南、西安、石家庄、郑州、包头等城市的直达列车,太原已成为华北重要的铁路枢纽。公路交通运输客货兼营,以太原为中心,呈辐射状,连接省内外城市、乡村、名胜古迹。
悠久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63米高的西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建成年代还要早162年。那4层楼高由整块黄土雕塑成的土堂大佛历时近500年,丰采依旧。在太原众多的古迹中,最著名的当数晋祠了。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荟萃的名胜。晋祠又名唐叔虞祠。据《史记・晋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诵封其胞弟虞为古唐国开国诸侯。虞到了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唐人拥戴的领主。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即位,因为境内有晋水,就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纪念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一座庙,这就是晋祠。后来经唐宋等朝代的扩建,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群。晋祠背山面水,坐西向东,祠区殿阁巍峨,古木参天,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林立山水之间,胜景不下300处。其中最著名的是“晋祠三绝”:侍女像、难老泉和周柏。
晋祠内有一圣母殿,它是晋祠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姬虞之母邑姜的祠堂,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崇宁元年进行了重修。殿堂雄伟壮观,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代表作。殿前廊柱上,雕有8条木质蟠龙,这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雕艺术品。圣母殿内的宋代雕像,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圣母邑姜在殿内居中端坐,42 尊侍女像分列于圣母像两侧,侍女的造型以职业、性格、年龄、遭遇而异。这些大小近似真人的塑像,比例适度,身段线条优美,神态逼真传神,形象生动,使人流连忘返。
难老泉在圣母殿南侧,是晋水的主要源泉。泉水从山底岩缝中涌出,晶莹清澈,常年不竭。
千年古树“周柏”位于圣母殿右侧,相传是西周初年所种,原为两株,所以又称“齐年柏”,现在只留下了一株。这株古柏干粗数围,树皮皴裂,宛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但树冠仍然枝柯扶疏,翠叶纷披,令人不能不叹服它生命力的顽强。
其实,太原不仅有古、珍、名、特的人文景观,其自然景象同样出色。太原西南、西北山地边缘地带众多风景区,各有千秋。天龙山青松翠柏漫山遍野,山峦起伏,温和凉爽,曾有帝王避暑行宫修建其上。柳林河一线自太原溯汾河而上,谷深崖峻,峡谷间铁索桥高悬崖顶,是一处探险寻幽赏景休闲的好地方。
距太原市区约100公里周围,还有以保护国家一类野生动物褐马鸡为主的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庞泉沟。
自1991年以来,太原市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和环渤海地区开放城市。